張佩佩 孟梅芝 李瑞君 張玉涵


摘要:目的 了解晉城市流感的流行特征,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參考。方法 分別對流感和病毒株型別的流行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2010—2020年晉城市流感樣病例主要為0~14歲兒童;共分離出869株流感病毒株,陽性率為15.99%;檢測高峰期從11月至次年3月;5~14歲年齡組的陽性率最高;3種毒株A(H1N1)、A(H3N2)和B呈現混合流行;ILI百分比的時間分布與流感病毒陽性率的變化趨勢密切相關(s=0.286,P<0.001)。結論 2010—2020監測年度晉城市流感的流行呈冬春季高峰,各型別混合流行,學齡期兒童和60歲以上老年人是流感防控的重點人群。
關鍵詞:流感;流感樣病例;病原學監測
流行性感冒主要通過呼吸道、易感者與感染者之間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人群普遍易感,極易造成暴發和流行,是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嚴峻挑戰[1~3]。流感監測是掌握流感活動強度和流行趨勢,發現病毒流行株、新毒株或變異株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為流感防控、推薦疫苗株和大流行預測提供科學依據[4~5]。本文通過了解和分析晉城市2010—2020年流感的監測情況,為我市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數據來源于全民保障疾控信息系統之流感監測信息子系統。晉城市自2009年開始建立以哨點醫院和網絡實驗室為基礎的監測系統,由晉城市人民醫院和晉城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構成。監測對象為流感樣病例(ILI),指發熱(體溫≥38℃),伴咽痛或咳嗽癥狀之一者。ILI%是流感樣病例占門/急診病例總數的百分比。監測年度為當年4月至次年3月。
1.2 方法
1.2.1 ILI監測
晉城市人民醫院在內、兒內科門(急)診和發熱門診設立監測點,逐日登記和統計各監測診室的ILI和就診人數,并按年齡分組及時錄入流感監測信息子系統。
1.2.2 病原學監測
晉城市疾控中心網絡實驗室利用Real-Time PCR法對流感病毒開展分型鑒定。
1.3 數據處理
用Excel2013整理數據、繪制圖表,用SPSS 25.0軟件進行χ2檢驗、相關性分析。
2結果
2.1 ILI監測結果
2.1.1 一般流行病學特征
2010—2020年晉城市哨點醫院共報告ILI 22978例,ILI%為1.35%。2010—2011年最高,為2.56%,2011—2012年最低,為0.85%。
2.1.2 年齡分布特征
各監測年度報告病例多為15歲以下兒童。0~4歲、5~14歲和25~59歲年齡組報告病例數居前三,分別占報告病例總數的41.65%、36.32%和16.18%。見表1。
2.1.3 時間分布特征
2010—2020年度各周ILI%變化較大,ILI%在0.40%~9.20%之間波動,基本上在第40周有所升高,短暫回落后漸趨平穩,至50周又開始逐漸升高,直至次年的3~8周達到ILI報告的高峰。
2.2 病原學監測結果
2.2.1 各亞型檢出情況及時間分布
2010—2020年共采集流感樣病例標本5435份,陽性標本869份,陽性率為15.99%;2011—2012年陽性率最高(33.01%),其次為2012—2013年(25.38%)。流感病毒陽性檢出時間集中在11月~次年3月。
各監測年度流感病毒呈現不同型別混合流行的特征。2010—2011年甲型H1N1、H3N2混合流行,2014—2015年和2019—2020年乙型、甲型H3N2混合流行,其他監測年度乙型、甲型H1N1和H3N2亞型并存。
各監測年度流感病毒優勢型別變化明顯。2010—2011年和2018—2019年甲型H1N1成為主要流行株;2014—2015年和2019—2020年甲型H3N2成為主要流行株;乙型基本上呈間隔一個監測年度流行。
2.2.2 人群分布
不同性別之間流感病毒陽性率無統計學差異(χ2=0.086,P>0.05)。不同年齡組之間陽性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0.772,P<0.001)。其中,以5~14歲學齡期兒童陽性率最高,為29.28%;
2.3 ILI占比與病原學監測陽性率的相關性
晉城市2010—2020年度ILI%時間分布與流感病毒陽性率的變化趨勢關系密切。見圖1。
3討論
監測數據顯示,晉城市流感的流行高峰為11月~次年3月,符合我國北方省份流感的流行特點,與高雪芬等[6~7]研究結果一致。
2010—2020年,晉城市流感病毒各型別呈季節性、周期性流行。甲型H1N1、甲型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多以2種或3種亞型混合流行,三者交替成為優勢毒株的流行特征。晉城市自2013年開始對乙型流感病毒兩大譜系進行監測,結果顯示:除2015—2016年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同時流行外,其他監測年度以Victoria系或Yamagata系單一流行為主,且兩個譜系之間呈現間隔1年流行或增強的趨勢,與國內有關文獻報道基本一致[8]。
通過統計學分析,ILI%與流感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率變化趨勢大體一致,提示哨點醫院ILI監測能較好反映流感病毒的活動情況,可為預測本市流感的流行趨勢提供一定的依據。
晉城市2010—2020年度流感樣病例各年齡段均有報告,主要以5歲以下嬰幼兒為主,但流感病毒陽性率不高,可能是與嬰幼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抵抗力較低,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出現癥狀或疾病[9],ILI監測為一種癥候群監測,敏感性高以及家長關注程度、就診率高等因素有關;其次為5~14歲組,主要為幼托兒童和中小學生,流感病毒陽性率最高,有關研究表明,可能與該年齡段呼吸道衛生習慣不好,流感疫苗接種率低,所處幼托機構、學校等聚集性場所導致的交叉感染有關[10],提示5~14歲組ILI的變化能更好的預測流感的流行趨勢。因此,在流感流行季來臨前,應對15歲以下學齡期兒童積極采取以流感疫苗接種為主,自我防護、健康宣教等綜合預防措施;同時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要加強晨午檢與因病缺課追蹤登記,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為流感暴發提供早期預警。
此外,≥60歲的老年人在監測人群中所占比例較低,這與老年人感染流感后癥狀不典型、缺乏正確的診療觀念、出行不便、大醫院醫療服務費用高等原因有關。相比之下,中國傳統的育兒觀念和行為顯示,大多數家庭以老年人為兒童的主要看護者,這可能會大大增加流感在家庭中傳播的機會。相關研究表明,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罹患流感后,發生重癥與死亡的風險增加,60歲以上老人不僅占流感相關呼吸系統疾病超額死亡人數的80%[11~12];流感經濟負擔也是全年齡組的數倍。以上情況提示,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該年齡段人群,在積極推廣流感疫苗接種的同時考慮醫療服務的可及性,促進老年群體及時、科學就醫,并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健康教育,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養,加強疾病預防意識。
綜上所述,冬春季是晉城市流感發病的高峰期,以學齡期兒童發病為主,流感病毒多以2種或3種亞型混合流行并交替成為優勢毒株,因此加強流感監測,對預測流感流行趨勢、及早采取防控措施、保護重點人群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Monto A ,Fukuda K.Lessons From Influenza Pandemics of the Last 100 Years[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20,70(5):951-957.
[2] 秦穎,趙夢嬌,譚亞運,等.中國流感大流行的百年歷史[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8,39(8):1028-1031.
[3] 朱愛琴,鄭亞明,秦穎,等.中國流感經濟負擔研究系統綜述[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9,53(10):1043-1048.
[4] 國家衛生計生委.全國流感監測方案(2017年版)[Z].2017-3-30.
[5] 陸瑩,邵慶峰,陳葉,等.沈陽市2011—2012年流感監測結果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4,20(4):29-31.
[6] 高雪芬,李國華,李曉清,等.山西省2014—2015年度流感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6,16(11):1669-1670.
[7] 舒暢,石鑫,冷焱,等.黑龍江省2012—2016年度流感監測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7(4):500-502.
[8] 梁紅梅,李國華,高雪芬,等.2005年10月至2019年3月山西省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183-185.
[9] 張玉梅,張曉麗.白銀市區兒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1):57-58.
[10] 吳杰,孫喆,顏偉.濱州市流行性感冒監測結果分析[J].預防醫學,2019,31(9):917-920.
[11] 楊娟,馮錄召,余宏杰,等.積極應對季節性流感:2016年全國季節性流感防控研討會會議紀要[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6(9):641-645.
[12] 朱愛琴,鄭亞明,秦穎,等.中國流感經濟負擔研究系統綜述[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9,53(10):1043-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