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葉
(沈陽城市學院,沈陽 110000)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如果所有教師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發揮,方可認為當前的高校管理工作具有可靠性、科學性與專業性。教師群體數量和質量方面的需求,日常教學和生活中所產生的資金需求,這兩個管理型的工作項目缺一不可[1]。因此,必須全面恪守新時代的教育工作內容和工作模式,了解在實際教育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師資利用方面的工作缺陷,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優化。
針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落實過程,必須要全面分析管理工作及教育工作成果,只有在所有成果具有良好的科學性、可靠性與完善性時,方可認為當前所建立的新型管理工作制度和相關工作方法具有專業性。針對成果的管理階段,要預測和分析今后一段時間內所取得的行業工作素養和工作準則,只有確定最終所取得的工作結果和設定的工作標準完全相同時,才可認為所建立的管理工作制度科學有效。
資源管理不僅包括教師和資金方面的管理,也包括對學生群體的管理。學生群體作為重要的資源庫,一方面可直接通過與學生交流,分析學生是否認同當前高校采用的師資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直接反饋教師在個人能力、個人思想以及教育資源提供等方面的情況,為后續師資管理工作的提升奠定基礎。
當前一些學校并未建立高效的數據和信息獲取平臺,完全依靠原有的管理工作體系和管理工作思想,從現有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內部直接獲取信息。相關信息的后續落實無法和專業教學工作體系建立良好的互通和對接關系,使得取得的各類數據無法真正用于教師素質考核和教育質量分析,不利于專項信息的后續使用和分析。此外,無法第一時間對信息進行處理和利用。
要科學選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方案,同時對于所有方案在當前和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體現的重點和教育管理方法進行梳理[2]。目前,教育工作管理方案以及現有的資源使用方案仍存在不夠完善的地方,導致高校無法實時跟蹤教師的教學情況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只在每學期期末進行階段性考核,難以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對接不夠及時,問題無法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在新的教育體系中,高校必須根據該體系的具體管理方法進行相應的統籌協調和規劃處理。在工作中發現,無論是原有的教育資源管理工作體系,還是整個體系的具體建設過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各類信息掌握不充分,借助小范圍的信息了解其他各類項目,最終形成一種管中窺豹的作用機制。缺乏對于各類工作制度和體系的建設管理,導致各類問題長期存在無法解決。
要實現對高校教育資源投放方法、教育效果以及具體工作建設情況的全方位分析和了解,并根據當前所取得的信息類型、作用表現,協調所有資源和數據。目前的工作實踐中,對于所有數據來源、數據使用模式以及各類信息的處理方法,不具備良好和明確的效果,導致新的工作思想、工作理念和工作現實之間存在無法互動和交流的問題,取得的監管結果與期望值之間存在差距。
大數據時代,可利用信息技術獲取所需的專業化數據。比如,針對師資力量的教育數據,在當前教師成員的配置中,將所有教師的工作表現和工作內容等信息和數據都納入到專業化管理工作中,重點關注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學生立德樹人的體現以及課程知識的講解方面。一方面,可以讓教師通過設置相關習題,針對學生的反饋結果,了解當前取得的教育成果。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直接反映教師在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精準有效地分析教師存在的不足,為師資的優化調整工作奠定基礎。
在方案監管過程中,必須了解當前教育管理過程中相關資源的使用效果,并科學分析取得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比如,在師資管理過程中,借助大數據技術平臺,從所有的學生群體以及教師群體內部獲得各類反饋性的數據和信息,并將這類結果納入到后續的專業化分析中,針對每個教師的工作能力、道德水準以及工作績效建立評價模型。針對道德水準方面,將原有的輔助性管理信息轉變為核心監管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高校自身和學生群體所反饋的相關數據。監督教師群體能否在一段時間內,從根本上做到針對個人思想方面的調整和優化,對我國的具體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產生認同感與使命感,以提升教師的工作能力、道德水準,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質量。
在體系的構造過程中,應建立專業的PDCA循環式管理工作機制,該機制根據教育工作體系的相關要求,建立一套獨占性的專業管理工作機制,并將該項機制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推廣,通過大數據技術,從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內了解該體系的構造結果,同時以專業數學模型的形式作出評價[3]。當兩個體系之間的實際工作參數和預期值之間完全契合才可以繼續推行,如果發現兩者之間在數據上存在明顯偏差時,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調整當前方案,進而真正建立有效的循環管理工作機制。此外,在監管過程中也要全面分析教師和學生反饋的信息能否得到及時有效處理,以更好地解決當前教育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要依托大數據技術建立數據反饋信息平臺,使所有學生在登錄校園網客戶端時,可以直接選擇以匿名或者實名的方式,向學校說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高校針對相關教師的教學行為展開調查并在校園網平臺公示處理結果,做好信息的即時反饋。如果某學生實名舉報,則直接以站內信的形式將反饋結果提供給學生,同時該學生被默認為相關教師后續教育時間內的監管者,在一學期課程結束后,以調查問卷的形式,詢問該學生對于教師的新看法,以了解新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信息的取得問題、數據的分析問題、資源的整合問題等。在新時代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要依靠大數據技術,科學獲取、歸納并處理學校內的教育管理工作信息,提升教師的工作能力、道德水準,提高管理工作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