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本刊記者 趙曉夏
2021年12月23日,2022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出席會議并講話。2021年交通運輸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取得了積極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會上,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等單位分享了本省的重要成果經驗。本刊選取會上的重點內容呈現給讀者,以期為大家新一年的工作給予幫助和啟示。
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穩步推進。2021年1月至11月,全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28萬億元,其中鐵路6401億元、公路水路2.53萬億元、民航1050億元。
重大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川藏鐵路及配套公路等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京新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改造完成危舊橋梁8578座。預計全年新改(擴)建高速公路超過9000公里。
預計全年完成脫貧地區公路投資超過8000億元,推動交通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交通運輸部聯合8部門印發《推動農村客運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完成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質量評估整改,優化重點時段農村客運服務供給。
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預計全年新改建農村公路超過16萬公里,已完成5.81萬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聯合有關部門深化“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工作,推動167個單位開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
有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深入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建成1300余個融合站點、900余條合作線路。提高農村地區重點時段群眾出行運輸服務供給,各地共開行季節性班線5000余次,農村地區定制客運線路3861條。
進一步加強運輸服務保障能力。2021年1月至11月,全國完成營業性客運量77.3億人,同比下降12.2%,其中鐵路、水路、民航客運量同比分別增長22.6%、12%和10.1%,公路客運量同比下降25.1%。2021年1月至11月,完成貨運量475億噸,同比增長13.5%,其中鐵路、公路、水路、民航貨運量同比分別增長6%、15.6%、8.5%和9.8%。
出行服務品質有效提升,全國12328熱線集中整改任務全面完成;102個城市開通95128電話叫車服務,網約車“一鍵叫車”功能為老年乘客提供打車服務。
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預計2021年優惠貨車通行費312億元,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減免276億元。
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暨雄安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印發《支撐雄安新區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京雄高速河北段等重點項目建成通車,“四縱三橫”對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網全面形成。
推進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四川沿江高速公路等項目有序推進,武漢青山長江大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通車。
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項目進展順利,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
推進黃河流域交通運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寧夏中衛衛民黃河大橋等項目建成通車,推進呼北等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建設,實施青蘭高速等繁忙路段擴容改造。
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運輸發展,瀘州至永川高速公路等項目建成通車,推進京昆高速成綿段等擴容工程建設。
2021年湖南省累計完成交通投資突破1600億元,創歷史新高。湖南在編制“十四五”規劃時,提前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
湖南梳理高速公路、高等級航道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關鍵節點92個,逐一明確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實行掛圖作戰、交叉作業、壓茬推進。同時,湖南注重強化銜接,搶抓國家統籌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有利契機,提前完成重大項目線位研究,強化規劃深度對接。
湖南交通主管部門爭取湖南省委、省政府支持,獲得一般債資金28億元、專項債資金90億元用于交通建設。
在高速公路方面,湖南通過“打捆招商”“肥瘦搭配”,采用PPP、BOT等模式建設。2020年以來新開工的15個高速公路項目中有14個由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籌資達1722億元。同時,湖南發揮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平臺作用,推進高速公路資產證券化,2021年盤活存量資產109億元;發展高速公路產業基金,全年新增基金管理規模30億元。
湖南鼓勵地方政府創新融資渠道,利用公路兩側土地升值收益和出讓優質資源經營權等方式,發展路衍經濟,解決普通國省道建設資金問題。
此外,湖南省還爭取世界銀行PforR項目貸款4.55億元,拓展“四好農村路”建設、養護資金籌措渠道。
浙江交通運輸系統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全力打造標志性成果,努力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提供先行,為全國探路。
浙江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率先構建“交通共富指數”。
在理念方向上,緊扣人民滿意交通,更加突出“均衡協調”“公平普惠”“群眾體驗”,努力提供精準優質的公共服務。在指標架構上,從設施通達、服務優質、安全綠色、治理高效4個維度,設定22項特色指標,基本覆蓋綜合交通全要素、建管養運全鏈條。在實際應用上,以全省90個縣(市、區)為主要評價對象,建立“數據采集—動態監測—分析評估”機制,出臺一批“小切口”政策舉措,形成工作閉環。
浙江集中攻堅,補齊交通運輸短板。浙江實施3個“1小時交通圈”補短板行動,重點推進總投資4700億元的14個高速公路、高鐵項目建設,加快實現省域、市域、城區1小時直達。到2025年,3個“1小時交通圈”人口覆蓋率將超過95%。實施山區海島縣提升行動,制定專項資金補助辦法,集成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等一攬子支持政策,保障資金、用地。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工作,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更加注重服務大局、服務人民、服務基層,有效保安全、保暢通、穩市場、穩投資、促轉型、防風險,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做好服務和保障,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必須在認識上把“穩”字放在首位,必須在方法上堅持先立后破、統籌兼顧,必須在路徑上堅持做穩存量、做優增量,必須在責任上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必須在成效上做到平穩有效、穩中有進。
服務大局,全力服務保障大局穩定;
服務人民,有效服務促進共同富裕;
服務基層,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有效保安全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敬畏生命、敬畏責任、敬畏制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降低事故總量,確保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有效保暢通
充分發揮國際物流保障協調工作機制作用,按照“保重點、重協作、增韌性、降成本、建體系”的思路,全力保障國際國內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
有效穩市場
落實好保市場主體的任務,推動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提升市場監管能力,完善市場機制,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
有效穩投資
把穩投資擺在交通運輸工作的突出位置,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應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對“十四五”的謀劃,認真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以及“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全面完成交通運輸的各項建設任務。
有效促轉型
深刻把握時代大勢,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借勢轉型,全面推進行業向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
有效防風險
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不折不扣把防風險貫徹到交通運輸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
全力確保交通運輸安全穩定發展;毫不放松抓好交通運輸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保障國際國內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加快建設統一開放交通運輸市場;加快建設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著力提高交通運輸服務供給質量;有力支撐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推動城鄉交通運輸統籌協調發展;加快推動交通運輸創新引領發展;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推進全球交通合作;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交通運輸部將積極加強交通運輸新業態監管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促進新業態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強化新業態運行監測和協同監管
持續健全交通運輸新業態治理體系,明確規則,劃出底線,設置好“紅綠燈”,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同時,落實城市屬地責任和平臺公司主體責任,加快網約車合規化進程,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健康發展,保障用戶資金安全,規范停放秩序。
保障從業人員和消費者權益
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實施新業態平臺企業抽成“陽光行動”,督促主要平臺企業向社會公開計價規則,合理設定抽成比例或者會員費上限并公開發布,在駕駛員端實時顯示每單的抽成比例。同時,加強運營安全管理,督促企業通過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保障消費者的出行安全。
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加強行業運行動態監測,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查處“二選一”、低價傾銷、大數據殺熟等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資本野蠻生長,促進形成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保護好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
推進新老業態融合發展
持續深化出租汽車改革,研究完善出租車的價格形成和調整機制,推動巡游車的轉型升級,促進新老業態融合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加優質服務供給。
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等14個部門和單位成立了春運工作專班,統籌做好春運疫情防控、運輸保障、安全監管、便民服務等各項工作。
努力確保疫情不因春運擴散
指導各地從嚴從緊做好交通運輸疫情防控。督促指導客運和客運場站經營者嚴格查驗旅客健康碼,及時增加進站、安檢通道;按規定落實交通運輸工具分區分級載客率控制、消毒通風等要求,加強在途疫情防控,特別是戴口罩及出現發熱患者的應急處置,嚴格落實公路水運口岸入境運輸“客停貨通”政策,把牢“外防輸入”的關口。
努力讓旅客出行更有序
督促指導各地加強客流高峰時段、易受惡劣天氣影響路段、事故多發路段路網運行監測,多渠道發布路況信息,引導公眾有序出行。嚴格執行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政策。強化對重要通道、重要節點通行管控,保障干線公路暢通有序。同時,倡導出行者錯峰出行,降低旅客在途聚集,保障出行有序。
努力讓旅客出行更安全
指導各地強化“兩客一?!焙椭匦洼d貨汽車動態監管,督促客運站嚴格落實“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制度。指導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加強聯合執法,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優化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做好極端惡劣天氣下滯留旅客服務和轉運工作。
努力讓旅客出行更舒心
指導各地采取更多人性化、精細化、品質化的服務舉措,加強客運樞紐場站、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運力投放和應急調度,強化城市交通與鐵路列車、民航航班的銜接協調,堅決杜絕出現旅客大面積滯留現象。同時,加強與人社等部門的溝通協作,為集中返鄉返崗的農民工提供“點對點”的運輸服務。積極開展聯網售票、電子客運服務,強化老幼病殘孕等特殊旅客的服務。
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節過冬
繼續做好煤炭、天然氣、糧食等重要物資運輸,及時受理和解決重要物資運輸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專班一事一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指導各地深入摸排用能單位能源供需和運輸保障情況,主動靠前服務,強化供需對接。同時,嚴格落實分級分類交通管控,加大對疫情地區民生物資運輸保障,全力確保重要物資運輸車(船)優先通行、優先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