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繼紅小學 溫與寒
哈爾濱市繼紅小學(以下簡稱繼紅小學)始終致力于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徑,經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于2020年6月申請到“以益智課程為載體,提升小學生高年級思考力的實踐研究”的省教研專項重點課題(課題編號為JYB1320025),持續深入地研究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以益智課程為載體的研究旨在將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由學科與課堂延伸至課外,益智器具有豐富多樣的典型問題解決初始情境,每款器具以各自獨特的幾何特征和復雜的內在聯系,構成亟待破解的難題,引發學生思維困頓,借此達到刺激深度思考,激發思維潛能的目的。當對每款器具進行更為科學與系統的研究整理后,就形成了系統的益智課程,以“自主探究——嘗試發現”為教學活動的主導模式,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核心目標,通過開展系統、持續、有效的思維訓練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豐富多樣的思維經驗與方法,提升思維品質,養成思維習慣,為思維能力的充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校構建完備的研究體系,從益智課程構建、益智器具實操、益智教師培養、思維提升策略等方面整體推進,闡釋實踐脈絡,累積研究成果。
益智器具脫胎于中外經典益智玩具,有學生熟知的七巧板、孔明鎖、魔方等經典器具,也有經過改進的五色對板、沖擊三角洲等新器具,共計80余款,根據其玩法的不同,分為巧解、巧放、巧拼、巧推、巧算、巧組六個系列。很多器具的玩法依托于數學學科思維,考驗思維的邏輯性與靈活性,但又不需要特定的知識基礎,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都可以在思考中破解。同時益智器具具有豐富的層級拓展空間,為實現思維訓練的多重目標提供了廣闊的平臺。益智課程作為研究的重要實踐途徑,很好地落實了理論與實踐的對接。教師在研課、磨課的過程中及時總結方法,逐漸摸索提煉出初級探究課、互助研習課、延展探索課、成果展示課四類課型。教學中,體現玩、思、解、融四個層次的思維目標;圍繞問題導入、操作體驗、探究發現、延伸遷移四個側重點進行教學設計;通過問題導入、初識器具——明確規則、嘗試操作——分析實踐、思考點撥——探索規律、總結策略的“四步教學法”,讓學生經歷完整的探究過程,厘清“四何”問題(是何、為何、如何、若何)。
初級探究課主要是了解器具特點、拓展文化傳承。引導學生挖掘器具操作過程中的數學知識及思維支撐點,破解器具操作關鍵節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常規操作、變式操作的層次訓練,最終進行策略總結。互助研習課在初級探究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互助發現問題,在生生交流中受到啟發;力求學生合作有語境,教師梳理有支撐;采用合作的形式,達成解決真問題,學生真思考的目的。或是在研習過程中采用兵教兵的方式,加強操作熟練度,進而提升器具操作速度。延展探索課針對一些一課時無法完成的難度較高的器具,在初級探究的基礎上,將變式操作作為重點,針對突破點展開延續性探究。成果展示課則是在學生掌握器具操作的基礎上進行比拼,誰的最復雜,最可借鑒,變化最多,在鑒賞中提煉操作經驗。
以上四類課型梯次遞進,相輔相成,形成了一款器具從初識到熟練的學習閉環。教學時要先定位課型,針對同款不同級、同級不同款的器具進行分析,采用遞進式方法先后有別,還是采用并列式的方法發散延伸各有不同。根據器具本身的特點選取其中相應的課型,掌握技能的同時,體味解決問題中的邏輯關系,研習蘊含其中的思維路徑。
學校益智課程的構建以學校“創新杯”教學大賽和多媒體資源研發為兩大渠道,通過賽事引領進行課堂教學研究,據此累積成熟的課程資源,由孫欣校長牽頭出版《益智校本課程指導用書》投入使用。同時,益智團隊教師研發多媒體資源共計14大類、150余個微視頻供學生自主學習,每周在繼紅云課堂定時推送。
學校進行頂層設計,結合學生思維水平和器具的難易,形成了繼紅小學以“年級專屬、選修協同、梯次漸進”為特色的培訓體系,每學年有三項必修內容,在全部操作熟練的基礎上加入解鎖新技能的練習。班主任在班級中采取拜師爭章、器具PK賽、益智小達人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有層次的延續推進,輔以資源的使用,使得器具實操在學校大面積鋪開,并科學有序地發展。
器具實操并非研究目的所在,研究之初學校就把目標定位在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上,研究過程中也一直依托課堂實踐,總結指向思維力提升的策略與方法。參研教師在大量課堂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一些值得推廣的教學法:路徑依賴阻斷法,即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總是會形成思維定式,教師通過問題介入、階段任務達成等方式阻斷學生的思維路徑依賴,從而跳脫出定式思考,破解思維節點。反思試錯修正法是指器具操作過程需要多次試錯,在嘗試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不斷反思,通過關鍵性的加工問題修正錯誤想法,使得后續操作不再盲目。觀察對比分析法是器具操作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利用“比較—分類”的思維技能,對照組塊間相同與相異的特征,通過比較把混雜的組塊按照不同屬性分類,在個性下尋找共性,進一步認識器具本質,為后續拼擺做必要鋪墊。利用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有目標的靶向訓練,指向思維發展的不同維度:針對包含“遞歸”思想的器具,采用遞進式訓練,培養思維的條理性;針對破解玩法連貫性強的器具,縱橫聯通,培養思維邏輯性;針對玩法變式多的器具,進行定向訓練,培養思維靈活性,進行逆向訓練,培養思維深刻性。此外,器具操作過程中還可以進行反慣性訓練,培養思維批判性;進行拓展訓練,培養思維廣闊性與創新性。從全新的角度,豐富與延展了最初對于學生思考力提升的研究初衷。
在研究實踐與反思總結的過程中,參研教師理論水平不斷提升,并形成了一些工作經驗成果。階段性研究成果《智慧靈動云端擂臺思維助力網絡課堂》2020年入選全國優秀作品資源庫;研究成果《益智課堂啟迪靈動思維知行合一助推特色發展》于2021年被評為黑龍江省教育學會科研成果一等獎。明確的方向引領,給予研究個體足夠的空間,使課堂研究成為益智課程的生長點,同時與數學學科深度融合,促師生思維素養與學科素養的全面提升,推動學校教研走向科學、特色、可持續發展的科研軌道。
學校在課題研究的進程中始終不忘益智文化的學校定位,將益智元素進行全局滲透。籌建益智功能教室,益智互動體驗區,打造多維度的益智校園生態;將學校不同主題活動融入益智元素。如:體育節組織繼紅棋王爭霸賽;讀書節組織益智故事會;元宵節組織益智燈謎會等活動。益智元素與學科教學、校園文化、主題活動、傳統節日的無痕融通,豐富與延展益智研究的體系,使益智教育核心理念成為學校文化的底色。
在定期組織的益智課堂教學比賽中,教師針對30余種器具進行了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的研究實踐,2020年國培黑龍江省小學實驗教學專項培訓活動走進繼紅小學,活動中9位教師為培訓學員準備了6節精彩的益智實驗課和3節思維實驗說課,5個年級共計千名學生展示了大型“益智創意秀”,驚艷了與會領導。同年筆者在山東聊城舉辦的全國“益智課堂與思考力培養的實踐研究”現場會上進行現場教學觀摩展示,在國家級平臺上分享繼紅智慧。學校連續3年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國育杯”思維運動會,實現團體成績從第六名到第一名的蛻變,共計40余人次進入單項全國百強。豐富的賽事經驗和教研活動引導和激勵教師將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進而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促進學生素養全面提升。
益智文化深耕還體現在評價改革中,2019年末學校出臺《益智闖關爭章手冊》投入使用,對學生進行激勵性長效評價。同時對研究實施情況,以多種方式進行多元評價,引領教師研究、學生成長、課程建設的科學發展。
益智課堂啟迪靈動思維,知行合一助推特色發展。兩年的實踐研究,益智課堂帶給教師和學生新視野、新思考,為學校的發展開辟了新方向、新路徑。學校始終秉承“追求優質教育實踐主動發展”的辦學理念,在新認知、新實踐中競進求索,以益智課堂作為突破口,著力于學校的創新特色發展,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學生思維素養形成,并形成具有推廣價值的教育經驗,真正實現了學校的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