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妍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長春 130000)
提高建筑的外保溫性能是嚴寒地區改造項目的首要任務,包括聚苯板薄抹灰進行外墻外保溫圍護,對原建筑外墻涂料及年久欄桿進行拆除,用砂漿粘貼相應厚度的熱固性聚苯板保溫板,設置相應的防火隔離帶,外飾面噴刷涂料或做外掛石材。根據《居住建筑節能檢測標準》有關規定,測試未改造墻體外墻傳熱系數并對改造后墻體進行測試,加裝外墻保溫系統,明顯提高了被改造建筑的保溫性能,降低了傳熱系數。
建筑外立面改造時,多數已經有不同程度的開裂和破損現象,如繼續噴刷涂料,需要先處理破損開裂地方,如縫隙用聚苯顆粒灌膠填平以后,重新掛網噴涂,當外面改造為石材或鋁板時,要把外保溫系統改成A級保溫材料,否則無法掛石材。
改造案例中,大多數為玻璃幕墻結構,包括豎明橫隱式、全隱式和點式幕墻,局部區域為石材幕墻。項目位于嚴寒區域時,冬季采暖形式為散熱器,夏季并沒有考慮防熱措施,大部分空間沒有條件安裝空調系統,只能采用自然通風和窗簾遮陽方式,這導致夏季南向房間過熱,冬季北向房間過冷,無法達到舒適性要求。改造案例中,可以優化室內自然通風系統。機械通風相對浪費資源,可增加可開啟窗扇或增大可開啟面積,達到優化室內自然通風效果。當無法達到需求時,增設機械通風系統。在玻璃幕墻的內側增設隔熱保溫材料,改善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以改善夏熱冬冷問題。
外立面改造過程中,窗的改造是難點,如改造案例中改造整體為玻璃幕墻與鋁板幕墻,在原有帶形窗外直接做一層玻璃幕墻,做完后室內住戶將會有兩層外窗。針對這種情況,最簡單的辦法是直接拆改原開啟扇,改為向內開啟,但是存在的問題是幕墻層間有防火封堵,窗間墻卻沒有。走訪住戶發現,絕大多數住戶想拆掉舊窗,如果拆除原外窗,整個窗口的中間立框及玻璃是否全部拆除,原窗臺板是否保留,拆除時能否做好成品保護,用什么材料封堵、怎么堵,都需要設計出適應性節點構造,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建筑師需要有更全面的技術知識、更耐心的專業操作,才能做好改造項目。
建筑細部改造難度較大,改造案例中往往建筑外部有結構挑檐,新改建造型尺寸是否能包含原線腳,如果能是否不拆除原線腳,都需要建筑師在前期做好排尺調研,如果不考究細節,將會出現大量的拆改工作,費時費力,浪費資源。
不改變外立面只改造內部功能,以養老建筑和方艙醫院為例。
應提前統籌做好應急場所設計與建造預案,根據設計不同類型,提前建造預留應急水電等基礎設施,應急基礎設施建造規模應結合實際要求,避免浪費。建造除應急要求外,必須滿足建筑防火要求,避免發生安全事故。方艙醫院是解決大量患者在社會上造成傳染的關鍵舉措,其需要防止交叉感染,保證空氣質量,設計應考慮人流動線、床間距、衛生間的使用、醫患潔污分區等情況,應結合使用者的用后評估調查,總結方艙醫院建設經驗,提供可借鑒的模式標準。
《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要求養老設施設置單獨的隔離觀察室,但是很多養老設施內部空間緊張,由于養老建筑污染區與清潔區并沒有隔離,導致公共區易產生交叉感染。養老院是老年人的家,比起住宅,老年人居住、休息、娛樂使用的時間更多,因此在隔離狀態下,如果活動受限、生活條件差,會給老年人帶來負面情緒,需要工作人員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思想溝通,這給醫護人員帶來了更大的工作壓力,因此建議養老建筑中適當增加一些半封閉空間,類似于庭院設施,設置老年人居住空間的通風設施,減少老年人流行性傳染病的傳播。
養老建筑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應加強養老建筑改造項目的應急能力,降低成本,達到改造目的。設計師在提高既有住宅適老化設計水平的同時,還要在設計初期研究住宅服務對象,針對目標人群,從健康宜居標準出發,關注環境適老化要求。
公共建筑建造技術日新月異,標準也發生了變化,如何利用現有的技術,結合建筑使用功能,對這些年代久遠的既有公共建筑進行改造,使其達到新規范要求,是建筑改造的難點之一。防火設計規范已經反復修改了多次,要了解新規范要求,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知曉老規范和新規范的差異,快速找到差異點,按照最新要求進行改造設計。
大多數改造案例中,圖紙成為了擺設,施工團隊主要根據實際現場進行施工,大多并未參照圖紙。改造過程中對照圖紙拆改后發現內部構造不同,這就需要把圖紙作為參考,按照個例工程去做,每一個細部都需要重新測量,重新整改。既有公共建筑建造時間年代久遠,很多都不是電腦設備繪制,以手繪居多,保存圖紙檔案并不齊全,過程資料大量丟失。隨著使用功能的改變,建筑實際情況與竣工圖大相徑庭,導致改造過程中出現反復拆改,產生二次費用,浪費財力人力。建筑師應進行重新測量、繪制圖紙,避免反復拆改,節約資源。
建筑外立面改造后的新舊建筑融合是既有公共建筑改造的難點,新舊功能如何銜接,新風格和舊風格如何呼應,新舊材質顏色和機理的變化如何能產生和諧效果,這些都需要在改造初進行考慮,必要時出效果圖,建筑師不僅需要了解單體建筑,還需要對周圍建筑進行調研考察,把新舊建筑融合考慮進去,打造出一個品質好又實用的設計作品。
既有建筑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因素。對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有利于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建筑的使用壽命和使用效率。既有公共建筑改造過程中會不斷產生新問題,建筑師除了要多次去施工現場把控重要節點構造和施工過程外,還需要對整個項目做到綜合把控。建筑改造設計中,應更貼近建筑主體,使改造更有價值。嚴寒地區城鎮化發展不斷加快,建筑逐步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要對既有建筑進行更新改造,創造出符合新時代需要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