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丹丹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畜牧服務中心 274000)
近年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畜禽養殖一度成為很多地區的主要經濟來源,畜牧業也已經成為了農村經濟發展中增長最快的一項產業。畜牧生產規模也逐漸開始朝著集約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但是與此同時,畜牧生產的快速發展也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尤其是不經處理的污水排放、糞便堆積等問題,不僅對空氣、土壤、水體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而且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無論是養殖戶還是相關政府部門,都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問題,畜牧生產的發展不應該以環境作為代價,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解決措施,通過選擇合適的畜牧生產場地,無害化處理技術,加強畜牧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管理,加強廢棄物利用,來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畜牧生產的規?;⒁幏痘瑢崿F畜牧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畜牧生產是很多地區的主要產業之一,也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但是在畜牧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浮沉漂浮物有毒氣體等,對大氣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且畜禽的糞便和尿液因為排放量大和有害物質含量大,所以一旦任之堆積發酵便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不僅空氣中散發著惡臭,而且環境污染度非常高。尤其是到了夏季,溫度較高,正是很多病疾病的高發期,更容易增加病原種類,造成病毒肆意傳播,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另外,在畜牧生產過程中,浮沉漂浮物也是造成大氣污染的因素之一,例如畜禽食用的草料、飼料以及其他草料加工物等,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浮沉漂浮物漂浮在空中,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再者,畜禽的生長環境如果不能保持干凈衛生,便會有很多細菌、微生物等潛伏在糞便里,甚至有很多寄生蟲通過水、食物等進入畜禽體內,畜禽糞便沒能進行無害化處理,反而隨之棄之,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后便會有很多殘渣漂浮在空氣中,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不說,還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1]。
由于養殖人員環境保護意識淡薄,為了貪圖便捷,導致養殖戶隨地丟棄未經過處理的病死動物尸體的現象經常發生。沒有經過正確專業處理的病死動物尸體如果隨處丟棄,不僅會嚴重污染環境,還會導致動物疾病的傳播與擴散,對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嚴重危害。
近年來,盡管畜牧業的發展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很多地區的畜牧養殖技術并不成熟,導致在養殖過程中仍然采用較為落后的飼養技術,對畜禽的糞便排泄物和廢棄物等處理能力較差,將其隨便堆積在空地里,或者大量翻種在田地里,土壤中的空隙很容易被堵住,一旦土壤中缺乏透氣性,農作物根系便會無法正常呼吸,長此以往會使得土壤出現板結化,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再加上畜禽糞便并沒有經過處理,會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不僅會增加土壤中的鹽性成分,而且還會破壞土壤結構,降低土壤的自我進化能力;而且由于土壤受到了污染,土壤內的有機質便會增加,這也是變相的為很多微生物、害蟲等產卵繁殖創造有利條件,即便是在較為寒冷的天氣里,這些微生物、有害害蟲等也能進行大量繁殖,對土壤,尤其是農田土壤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嚴重阻礙著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
動物排泄的糞便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一個重要來源,規模化養殖場每日產生大量糞便,這些糞便如果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就會散發出惡臭氣味,嚴重影響養殖場周圍的空氣,造成環境污染。空氣污染嚴重時會影響動物的生長發育,隨意排放到大氣后會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危害人類健康。
在畜牧生產過程中必然會有很多污水排放,一旦污水排放到水域里,便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污染。畜禽糞便作為主要的畜牧生產排污物,如果沒有完善設備進行無害化處理,那么糞便中含有的大量污染物質和有害物質便會直接導致環境污染。未經處理的污水中會含有大量的病毒微生物,一旦流入水中或者滲入到地下水中,便會迅速惡化水源,破壞水質結構。如果污水流入到生活用水區域,流入到附近的河流中,不僅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會使水體營養過度,也就是富營養化,會破壞生態平衡,對于河流內的生物也會造成致命的打擊。
2.1.1 清糞工藝存在問題
無論是大規模的畜禽養殖還是個體養殖,都沒有認識到清糞工藝的重要性,而在我國,清糞工藝主要有水沖式和自流式兩種,但是這兩種工藝會導致排出的污水和糞便混合在一起,對于后期處理非常困難。但是日本采用的干清糞工藝可以有效避免這些缺點,而且在西方國家也已經開始普及使用。干清糞工藝就是將畜禽排出的糞便和尿液進行分流處理,干糞由機器或者人工統一進行處理,尿液從專門的排尿渠道流走,然后再進行下一步處理。而且這種清糞工藝具有非常大的優點,不僅可以保證飼養環境干凈衛生,而且產生的污水少,易于處理。但是盡管如此,在我國仍然只有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在逐漸試用,大部分地區的養殖場仍然采用水沖式和自流式的處理方式[2]。
2.1.2 廢水與糞尿處理設施存在的問題
很多地區因為畜禽規模化養殖改善了產業結構調整,而且畜禽養殖業一度成為了很多地區養殖戶的主要經濟來源,國家在大力鼓勵和發展的同時,卻忽略了污染防治工作,導致畜牧生產與環境治理嚴重不平衡。在養殖過程中,并沒有建設足夠容量的廢水處理設施,導致大量的養殖廢水無處排放,只能隨意排放到一些空地或者廢棄地區,不僅設施處理效果很差,而且許多因糞便堵塞而停用,造成大量的環境污染,臭氣熏天。拿一線城市北京來舉例,大多數的養殖場并沒有專門設計廢水綜合處理設施,僅有的也就是一些簡單的工藝設施,通過過濾加沉淀的方式進行處理,這也導致了有害物質還是能通過空氣傳播等方式來造成環境污染[3]。其次,管理水平差,很多畜禽養殖場不僅專業設施差,而且學習能力較低,管理水平差,既不了解專業的糞便污水處理工藝,也沒有相應的處理能力,又無法進行專業技術學習,致使清糞不及時,造成設施不能有效使用的現象時有發生。其次,養殖戶并沒有認識到糞污處理設施的重要性,甚至很多養殖戶為了節省安裝糞污處理設施成本,而選擇視而不見。再加上環境監管部門并沒有定期對養殖戶的糞污處理設施進行檢查,監督力度不強,也是導致廢水與糞尿處理設施不全的因素之一,大多數的養殖戶仍然采用露天的方式任由糞尿堆積發酵,晾糞場設施簡陋,而且也沒有沒有防滲、防淋措施,致使環境問題進一步加劇。
2.1.3 布局存在的問題
有調查發現,越是大規模的畜禽養殖越是集中在人口集中、水系發達的沿海城市,這也直接導致了環境污染的加劇。這些地區大都種植業和養殖業分離,所以畜禽糞便可用于農業種植作為田間肥料的少之又少,養殖廢水超標排放。尤其是我國并沒有明確的畜禽養殖污水、廢棄物等排放標準,大規模的畜禽養殖,導致大量的污水糞便集中排放到周圍土地上,導致周圍土地無法完全消化進而造成污染。再加上很多地區并沒有將糞便轉化為農田肥料,導致大量畜禽糞便堆積,處理起來十分困難。
近年來,畜牧生產越來越朝著集約化、規模化的方式發展,生態養殖不僅成為了目前最受歡迎的養殖形式之一,而且也是促進畜牧業發展的有效措施。發展生態養殖不僅具有物質資源再利用,減少養殖廢棄物、污染物排放,保護生態環境等優勢,而且還能促進畜牧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在畜牧生產的過程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變廢為寶,也就是將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然后轉化為農田肥料資源,這樣不僅可以用有機肥料替代化學肥料降低種植成本,還能避免因為糞便堆積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當然,還可以將畜禽養殖排泄的糞便及廢棄物進行發酵,產生的沼氣、沼渣等可以用作種植業的肥料也可以用于人類的日產生活。一方面可以解決污水、廢棄物帶來的環境問題,另一方面也能推進畜牧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維持生態平衡。由此可見,在以后的畜牧生產過程中,生態養殖必將會成為最主要的養殖方式[4]。
只有加強衛生管理,才能推動畜牧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衛生管理對環境污染的重要意義,只有衛生管理做到位了,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畜牧生產過程中對衛生管理牽扯到很多方面,例如飼料種類、飼養環境、飼養排泄物處理等。合理選擇期間種類能夠有效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飼養環境時刻保持清潔衛生,保持良好的通風,可以有效避免空氣中滋生細菌和微生物等;對畜禽的排泄物以及飼養污水等進行科學處理,避免糞便堆積等,可以改善空氣環境,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5]。
畜牧生產應該符合生態化養殖的標準,尤其是在畜牧生產場地的選擇上,應該遠離水域、遠離住宅區、遠離交通樞紐,盡量選擇林地、農田等地,這樣一方面能保證畜牧養殖能夠保障市民的生活環境,而且符合生態養殖的標準。此外,畜禽養殖過程中對水的需求比較多,對水質的需求比較高,所以應該充分考慮用水問題,保證水資源充足能滿足飼養需求,當然不僅如此,畜牧生產場地的合理選擇還應該考慮廢棄物、污水排放等問題。
加強廢棄物利用與改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畜禽糞污作為主要的畜牧生產廢棄物,放對了地方就是重要的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嚴重的污染源。加強糞污廢棄物資源利用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糞污還田,糞便堆肥,糞水肥料,糞污能源等,都是通過對畜牧養殖產生的糞便,污水集中收集,然后經過一些列的氧化、無害化處理后,要么化作肥料用于田間,要么通過建設沼氣工程,利用沼氣提純生物天然氣。節省了一定的成本不說,還提高了農田的質量,改善了環境污染的問題,為人們的生活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加強糞污廢棄物利用是一項漫長的工程,為國、為家、為社會、為環境都是意義重大的,因此,不僅要加快、加大糞污廢棄物的利用力度,還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科學規劃和布局,促進綠色生態畜牧生產發展[6]。
改善畜牧生產環境問題,不僅要從思想出發,更要借助科技力量來實現。尤其是政府部門應該加大科技專項資金投入,給予一定的設備支持,讓畜牧生產能通過科技化手段來改善污染問題。例如可以利用生物手段和科技手段,將畜禽排出的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已經被破壞的環境進行最大限度的修復。同時還要轉變飼養方法,避免不科學的養殖方式進一步加劇環境污染。推動畜禽養殖朝著集約化、規?;姆较虬l展,推廣污染物質排放小的新型養殖方法,發展生態農業。
在畜牧生產過程中,因為很多養殖戶無力購買昂貴的排污設備,所以盡管他們知道不規范的畜牧養殖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也與生態養殖的理念相違背,也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在現代化的養殖過程中,應該發展規?;男竽辽a,建立統一的、科學的、符合標準的排污處理設施,以滿足實際需求;并逐步完善排污處理體系,對生產污水、生產廢棄物等科學處理,實現畜牧生產的規?;⒖萍蓟痆7]。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畜牧生產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的管理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畜牧生產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管理。要對畜牧生產活動進行管控,尤其是已經完成環境污染的地區,避免造成二次傷害;設置必要的污染處理設備,對符合排污標準的給予排放,最大限度消減畜禽糞便隨意排放造成的環境隱患。
畜牧生產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地都在面臨的嚴峻挑戰,轉變畜牧生產方式,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在推進畜牧生產的過程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只有社會各界聯系起來,積極配合,共同應對環境治理難題,并逐步建立起完備的環境治理監督體系,不斷研發新技術,才有助于畜牧生產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