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燕
(甘肅省景泰縣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 730400)
保育豬是豬生長中一段比較特殊的成長階段,在保育時期的生豬需要進行斷奶,開始日常的進食,這也促使了這個階段的豬消化系統發生改變比較大,因此,在這個階段的保育豬,相對于其他階段的豬非常容易感染非洲豬瘟,一旦感染了非洲豬瘟,如果不做好相對應的措施,那么很可能導致其他的生豬也感染上非洲豬瘟。因此一定要重視保育豬的養殖,加強對于非洲豬瘟的防疫以及治療。
處于保育時期的生豬,各方面變化會比較快,因此養殖戶一定要重視保育豬的養殖,加強對于保育豬的飼養,減少保育豬患病,最大程度上保障保育豬的健康生長,具體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1 保育豬斷奶的時候,易受到環境和食物的干擾,外界一點點的刺激,可能就會造成保育豬的相關問題,因此一定要重視環境和食物問題,幫助仔豬度過保育時期。
1.2 保育豬對營養的需求很高,因此養殖戶一定要重視保育豬的營養情況,如果發現石槽缺少飼料,一定要盡快地進行補充。
1.3 仔豬斷奶后進入保育時期,會有很多仔豬無法習慣保育時期的群體飼養,因此養殖戶一定要加強這一期時期保育豬的照顧,幫助進入保育時期的仔豬適應當前環境。
1.4 保育時期的生豬,對外界各種細菌、病毒的抵抗能力較差,養殖戶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強對保育豬的日常照顧,定期開展保育豬養殖區的消毒,確保保育豬的環境衛生安全。
非洲豬瘟在過去的幾年里不斷蔓延,我國各個地區的豬肉價格出現了很大的差異,生豬的養殖基地一般集中我國的東北地區,自從非洲豬瘟進入后,這一地區的價格曾發生大幅度降低的情況。生豬的銷售主要地區集中在我國上海、山東、江蘇等區域,由于生豬調運出現問題,導致當地的生豬供不應求,因此豬肉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增加。有很多人在聽到非洲豬瘟發生后,就以為非洲豬瘟也會傳染給人,這就導致了疫區無法完成生豬的調運,進而導致了我國豬肉市場大面積的供應不平衡[1]。
出現非洲豬瘟后,我國相關部門需立刻采取相關措施,對疫區現存生豬進行大規模封鎖和消毒處理,嚴格控制非洲豬瘟,做到不放過任何一只患病的生豬。同時,還要嚴格禁止非洲豬瘟出現的地區進行豬肉的兜售。造成養豬戶對生豬養殖心存擔憂,導致當地生豬市場出現嚴重的混亂。
想要確保育豬的養殖健康,就一定要建立豬場的安全體系,養殖人員需要嚴格地按照生豬養殖安全體系的規定進行日常的飼養和管理,嚴格控制保育豬的外運,避免保育豬運輸過程中感染疫病。同時還要加強生豬的免疫,定期給生豬進行疫苗免疫,開展豬舍消毒工作,提前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構建科學合理的防控機制可以確保生豬傳染病的預防,比如生豬出現疾病的時候,按照相關機制,及時使用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療。同時要切實做好整個養殖場的多方位管理,配備齊全的專業儀器設備,幫助實現生豬的進一步管理。
處于疫區的有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快的控制當地非洲豬瘟的發展,避免其他地區遭受非洲豬瘟。在日常的防疫工作中,每一位防疫工作人員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明確自己崗位的重要工作內容和意義,在出現非洲豬瘟的疫情后,一定要依據實際情況,果斷的采取相對應的預防措施,杜絕非洲豬瘟的蔓延[2]。
很多養殖戶都忽略了飼料的重要性,事實上,好的飼料可以有效地提高生豬的免疫力,因此一定要重視生豬喂養的飼料問題。尤其是處于保育時期的生豬,各方面發育還不夠完全,剛剛離開母乳喂養,亟需各種優質蛋白,所以必須重視保育豬的飼料喂養工作,只有為保育豬提供營養價值較高的飼料,才能夠確保保育豬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尤其是對非洲豬瘟的抵抗。
非洲豬瘟自從出現在我國后,就一直陸陸續續的蔓延著,給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和挑戰,尤其是保育豬的養殖,想要確保保育豬的健康成長,就必須加強對保育豬免疫力的提高,并重視做好非洲豬瘟的預防和檢疫等方面工作,不斷加強管理,堅決杜絕非洲豬瘟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