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勇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科 226400)
生豬養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的背景之下,多種傳染性疾病呈現高發態勢,這些疫病會在短時間內大范圍傳播,還可能引發疾病混合感染、繼發感染,臨床表現更復雜,給診斷和防治帶來了更大挑戰。導致傳染性疫病高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些疫病的出現會對養殖工作造成非常大的打擊,像近年來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給養殖工作的發展造成較大阻礙,還需結合養殖實際,做好養殖工作,做好傳染病的預防與治療。
由于養殖管理方式不夠科學、免疫接種工作沒有做好等因素,容易對生豬的免疫力產生影響,再加上很多養殖人員對于傳染性疾病的忽視,其在養殖過程中忽視了很多的養殖細節,使得養殖工作進行時,環境中各種病原菌滋生傳播,大大增加了傳染病滋生和傳播的可能性。當前養殖工作在不斷的發展,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部分養殖人員為獲得更高的養殖效益,自身養殖場的養殖密度設置不夠科學,很多傳染病類型能夠通過生豬間的密切接觸或是通過糞便等方式進行傳播,生豬傳染病交叉感染的幾率更高,若是不及時采取防范措施,必然會導致傳染性疫病大范圍傳播,制約生豬的生長發育,嚴重時還可能造成死亡,制約養殖工作的發展和養殖效益的提高。另外,近年來生豬傳染病發病呈現多樣化趨勢,長期應用單一藥物進行治療或是用藥不科學,不僅可能出現耐藥的情況,還難以獲得有效的效果,容易貽誤病情,耽誤最佳治療時間,最終會影響治療效果。非洲豬瘟等疾病當前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需要做好防治工作,且傳染病發生時,一些規?;B殖場還存在至少兩種致病菌繼發感染病例,上述諸多因素混合到一起,就導致現階段生豬養殖過程中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式[1]。
對于生豬傳染性疾病的預防,首先需要養殖人員提高思想認識,充分意識到傳染病可能對生豬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及其對于養殖工作的打擊。相關動物防疫部門需要充分利用多種途徑,做好生豬養殖傳染病知識的宣傳工作,使得更多養殖人員明確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防治技術。只有從根本出發,切實讓更多養殖人員明確傳染病的危害,改變錯誤的認知,才能更好的做好動物疾病防疫工作,降低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幾率,提高養殖質量,落實健康養殖。
嚴格做好仔豬的挑選工作,能夠保障仔豬自身的機體免疫力較強,能夠有效的抵御各種疫病。養殖人員可堅持自繁自養的養殖方式,進行仔豬引進時,需關注仔豬是否來自傳染病高發區,提前做好各項檢疫工作。剛剛引進的豬要提前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隔離一段時間后,確定沒有攜帶疫病的可能才可以進行混群飼養。
良好的生長環境是促進生豬健康生長的重要前提,日常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要為生豬生長創設良好的生長環境,尤其是在各種傳染病高發期,更需要做好通風等工作,保證圈舍中空氣流通。同時控制好圈舍中的溫度、濕度,保證溫度、濕度適合生豬的生長。避免由于晝夜溫差過大或是濕度不合理等造成疫病高發,
做好疫苗接種工作能夠有效預防各種傳染病。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需結合養殖實際以及區域疫病流行情況等,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制度,結合制度有序開展各項接種工作。要保證疫苗的質量,同時保證接種的劑量和時間合理??蔀樯i建立免疫接種檔案,落實好接種工作,避免出現重復接種或是遺漏接種的情況。保證疫苗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起到有效的免疫作用[2]。
做好衛生消毒工作,能夠有效避免各種病原菌的滋生和傳播,降低傳染病的發病幾率,縮小傳播范圍。養殖場要采取全進全出的養殖模式,結合養殖實際,構建科學的衛生消毒制度,定期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同時保證衛生消毒工作及時徹底。除了做好養殖環境的消毒之外,還需做好養殖器具的消毒工作,并且定期更換消毒劑,以免出現耐藥的情況。保證消毒劑的使用配比科學合理,發揮出應有的消毒作用,不得隨意改變配比濃度。傳染性疾病流行的高峰期,可適當的增加消毒清潔頻率。養殖人員進出養殖區都需要做好消毒工作,穿戴好防護衣物,戴口罩和手套等,避免傳播或是感染流行性疾病[3]。
日常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還需重視做好飼喂工作,結合生豬各個不同生長階段實際情況,做好飼料配比,滿足其各個生長階段對于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這有助于提高生豬免疫力,增強其對于各種傳染病的抵御能力。不僅要保障飼料中蛋白質充足,還需及時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流行病高發期還可以飼喂一些中草藥,能起到預防流行病、增強體質的作用。
生豬生長的各個不同階段,養殖人員都需要落實好檢疫工作,對于生豬的進食情況、飲食飲水情況、排便情況、精神狀況等進行密切觀察,同時還需要及時關注生豬的體溫、體表皮膚狀況等,保證能夠及時發現生豬的異常,及時進行隔離消毒,并采取治療措施。
藍耳病是嚴重威脅生豬生長的一種常見傳染病,各個生長階段的豬都可能患病。對于該疾病,可選擇青霉素進行治療。若是存在發熱癥狀,可肌肉注射安乃近、地塞米松等要藥物,配合注射葡萄糖溶液,每天一次,連續用藥3-5d,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該疾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會對生豬呼吸道和扁桃體產生較大的威脅,治療過程中可應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可肌肉注射鏈霉素、慶大霉素、阿莫西林等藥物。同時注意及時補充維生素C。中藥治療可選擇蒲公英、地丁草各30g,混合加水煎服,每天2次,連續服用3d能夠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豬瘟是對生豬威脅較大的傳染病類型,其死亡率非常高,該疾病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療藥物,還是需要通過接種滅活疫苗或弱毒疫苗的方式去獲得抗體。發現疫情,要及時上報尋求幫助,封鎖疫區。對于沒有治療意義的豬,需要及時進行撲殺,并對尸體進行無害化處理。
該疾病在感染后徹底根治比較困難,所以日常養殖過程中需做好免疫接種工作,科學飼喂。治療過程中同時可應用雙黃連、慶大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或是地塞米松鈉1mg、阿托品0.2mg二者混合進行靜脈注射。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
綜上所述,隨著養殖工作的發展,養殖人員若是想要提高養殖效益,必須要注重生豬養殖中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落實好各項養殖細節,加強管理,關注生豬免疫力的提升,有效預防各種疫病。對于傳染性疾病的治療,要在精準確診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用藥品,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創造更高的養殖效益。促進生豬養殖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