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 宇
(阿壩州若爾蓋縣科學技術和農業畜牧局 624500)
作為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養殖業在當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肉牛養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疫病控制環節更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落實更加完善的技術手段。與此同時,有必要針對當前常見的問題展開分析,并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為提升肉牛養殖水平奠定基礎。
現階段,肉牛養殖中人員問題依舊比較突出,其具體的表現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一般養殖區域的選址都比較偏僻,加上總體的工資較低,因此難以吸引專業技術人員進入到養殖行業工作;第二,現階段很多養殖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術與經驗,一旦發生疫病無法在第一時間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從而延長了疫病的處理時間[1]。
當前,養殖戶對于疫病的處理仍然不夠科學,當存在肉牛病情的時候沒有第一時間采取相應的控制手段,胡亂丟棄以及宰殺食用病、死牛的現象依然存在,這將會大大提升疫病傳播可能性。與此同時,很多養殖戶在出現疫情的時候會選擇隱瞞不報,沒有對病牛確診或采取解決措施,從而留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養殖戶在購買肉牛的時候并沒有嚴格遵循相應的檢疫規范進行隔離觀察,而部分雖然做了隔離工作,但只是將其飼養在生產區的空牛舍內,難以真正起到隔離的目的。部分肉牛在運輸的時候還會出現一定應激反應,如果沒有及時處理難免會造成牛抗病能力下降,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群體發病或傳染病暴發,造成養殖戶的經濟損失。加上很多養殖戶并沒有樹立起防重于治的觀念,同時對相關技術的掌握不足,進而難以在預防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養殖戶沒有及時根據牛的情況調整飼料和飼喂方式,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疫病的蔓延。
要想提升肉牛養殖水平,就需要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肉牛養殖戶應充分加強與技術部門以及防疫機構的聯系,并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引進機制。在建立專業人才隊伍的過程中,應有效組織相應的專業培訓來提升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與綜合能力;同時可以定期邀請防疫部門的養殖技術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加深相關工作人員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保證其具備足夠的防疫工作專業能力,充分加強肉牛養殖人才建設水平[2]。
管理人員與醫療人員應具備足夠的法律責任意識,一旦出現疫病情況應及時落實有效的治療措施,而對于群發性疾病則應及時向當地管理部門報告。在疫病確診的情況下,養殖戶應積極做好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的配合工作,嚴格按要求處理病死牛,落實完善的隔離與撲殺機制,進而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加強對肉牛常見疫病的防制是優化肉牛養殖的重要內容,以口蹄疫為例,口蹄疫是現階段肉牛養殖過程中十分常見的疫病,具有著傳染性強、蔓延廣、影響惡劣的特點,因此養殖戶應重點加強對口蹄疫的防控。養殖戶一旦發現確診病牛應在第一時間進行隔離,并將疫情上報給管理部門,對牛就地撲殺,防止疫情蔓延。在日常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要樹立正確的飼養觀念,更好地將先進的養殖方式與現代化防疫手段引進到牛群科學化管理中。在春秋季的時候應安排口蹄疫疫苗注射工作,做到從源頭上杜絕牛口蹄疫病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口蹄疫病診斷和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基礎設施的配置情況,良好的基礎配套設施可以為牛口蹄疫病的診斷、防制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充分提升整體管理流程的系統性與高效性。除此以外,現階段很多養殖戶依然沿用著傳統的養殖觀念與養殖模式,同時也沒有樹立起科學的防疫意識,對牛疫病的認識程度不高,這會導致在發生疫病情況的時候不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不僅會對牛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開展肉牛防疫工作的過程中,應有效做好相關知識的普及與宣傳工作,幫助養殖戶轉變傳統的養殖觀念,為防疫工作的科學運行與肉牛養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作為我國畜牧養殖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肉牛養殖水平將會對農牧業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應不斷提升對疫病處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實際開展肉牛養殖的過程中,應充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保證其樹立科學的疫病防范與消毒預防意識,進而形成完善的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