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瑾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畜牧獸醫站 226400)
伴隨畜牧養殖產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羊肉產品的需求量正在不斷增多,形成了規模化的羊群養殖產業,但是養殖密度過高,會為病菌提供多渠道的傳播方式,因此需要采取科學的防制措施,對羊疫病進行有效防控,以便提高飼養人員的經濟效益。
首先,飼養人員需要選取合適的養殖場地,規模化羊養殖場會產生較多的糞便,具有濃厚的氣味,為了減少對周圍居民的影響,在建場選址時,需要盡量遠離居民住宅區,通常建立在500m外。同時,嚴禁在鄉鎮的上風位置建立養殖場,防止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干擾,且需要遠離工業園區,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污染廢水等、羊群在這種環境下,易受到感染,對羊肉的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選址時需要選取通風良好、陽光充足的地區構建養殖場,在夏天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在冬天可以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還需要對養殖場進行嚴格的消毒殺菌,由于養殖場需要來回運輸一定的物資,所以需要選取交通便利的位置進行建場,不但可以讓飼料的運輸工作更加便捷,有助于向外銷售羊群。
飼養人員為了對羊疫病進行有效防控,需要提高羊群的免疫抵抗力,對羊群接種免疫疫苗。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疫病接種方案,并且確定疫苗來源于正規的銷售廠家,其次,由于羊的免疫疫苗分為很多種,獸醫需要采取合適的方法,對羊群接種對應的免疫疫苗,包括肌肉注射等,在注射疫苗時需要檢驗疫苗的出廠信息,是否存在疫苗過期、包裝損壞等狀況,最后,在接種疫苗時,需要依據羊的實際養殖狀況,選取合適的時節進行接種,保證羊的健康。
對于規模化的羊養殖場,飼養人員需要綜合實際的養殖狀況,構建科學的疫病防控機制,對養殖場的疫病進行有效管制,例如疫病防控方案、日常的消毒管理、引種計劃、免疫策略等。只有實行科學的管理機制,才能對羊養殖場開展有效的飼養管理,但是,在管理過程中,需要明確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確保其可以高效完成自身的工作,同時制定相關的獎懲機制,對于沒有執行或是沒有認真完成工作的人員,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
首先,飼養人員需要在養殖場的入口位置建設消毒池,不僅對進出養殖場的車輛進行消毒,同時需要建立人工消毒的消毒室,通常采取噴霧消毒或是紫外線消毒等,避免其把病原微生物帶到羊養殖場,致使羊群感染疫病。除此之外,需要對羊養殖場的地面、墻壁以及飼料用具等進行統一的消毒處理,降低羊養殖舍中的病毒和細菌,且需要對放牧場地進行消毒,降低飼養環境中的病原,保證羊的健康,減少羊發生疫病的概率[1]。
由于規模化的羊養殖場會生產大量的污水和糞便,因此養殖場需要引進相應的污水處理設備,對污染物進行科學處理,降低污水中的微生物含量,防止其對羊的生長造成影響,同時需要對糞便和病死的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然后進行資源化的利用,防止糞便中的寄生蟲對羊群進行感染,造成流行性的傳染疫病,提高養殖人員的經濟效益,降低養殖成本。
對于已經確診的病羊,需要采取隔離治療的方式,防止其對周圍的羊群進行感染,擴大感染面積,一般在羊養殖場生產區間的下風100m的位置,同時建立病畜的隔離觀察,防止羊群之間發生交叉感染,并在引進新品種時,可以利用隔離室進行觀察,保證健康以后進行混合飼養。
在規模化羊養殖場的發展過程中,飼養人員需要綜合每年的疫病流行狀況,綜合樣抗體滴度的衰減狀況,制定出科學的免疫程序,并且選取對應的疫苗,以便疫苗可以在免疫過程中發揮出最大程度的保障作用,提高羊群的免疫抵抗力[2]。
在發展規模化羊養殖場時,飼養人員需要盡量采用自繁自養的模式,可以保證養殖場內的羊群不受外界病菌的侵害,但是如果需要進行引種,則需要依照相關的流程進行辦理,首先需要到監管部門辦理引種手續,經過審核合格以后,才可正式引種,引進的種羊需要接受監管部門的檢疫,在檢疫合格以后,隔離觀察一段時間,確定其是健康的才可以進行混合飼養,盡量從同一家進行引種,確保飼養人員可以對其進行有效管理,降低飼養的難度,便于優化管理。
總而言之,在發展規模化羊養殖場的過程中,通過制定嚴格的管理體制,以及相關的疫病防控機制,可以對羊疫病進行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