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亞飛
(河南省三門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472000)
生豬養殖的保育階段是指仔豬在斷奶之后到開始育肥養殖之前的階段,在這個養殖階段中,生豬的各項器官和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對于飼料原料和環境的轉變適應能力較差,若沒有做好飼養管理措施很容易導致保育豬出現疾病問題,對后期生豬的養殖育肥帶來不利影響,進而導致生豬養殖經濟效益的下降。保育豬養殖管理過程中主要可以通過改善飼養環境條件,做好保育豬養殖中的分群管理工作,通過完善保育豬養殖中疾病防控工作等方面進行。
生豬養殖中飼養環境條件對于豬只的機體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均有關鍵的影響。隨著現階段生豬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保育豬養殖的密度和數量不斷提高,飼養管理人員需要嚴格控制保育豬養殖中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在不同的養殖季節做好溫濕度調節工作。保育豬養殖過程中若環境溫度過高很容易導致豬只出現熱應激的情況,影響保育豬的生產性能,若環境溫度過低將導致豬只的大量能量攝入用于機體保溫,同樣也會導致保育豬生產性能的下降。當保育豬養殖環境濕度過高的時候將導致溫度難以獲得良好的控制,而當濕度過低的時候容易導致欄舍內粉塵數量增加,誘發保育豬出現呼吸道疾病。保育豬養殖中欄舍內的通風工作對于保障欄舍內空氣質量有關鍵作用,同時可以有效避免保育豬出現呼吸道疾病[1]。
保育豬養殖中飼養管理模式對于保育豬生產性能的發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做好保育豬養殖的分群工作。主要可以通過考察保育豬的生長發育狀況,將同等體況的保育豬放置在同一欄舍進行飼養管理,同時科學控制保育豬養殖中欄舍內的養殖密度,注意避免同一欄舍中養殖密度過大而引起的疾病狀況。保育豬養殖的分群工作中養殖密度同樣需要考慮環境溫度條件,當環境溫度較低的時候可以適當提高保育豬同一欄舍中養殖的密度,而環境溫度較高的時候需要適當降低保育豬養殖的密度。將保育豬進行分群養殖之后飼養管理人員需要時刻關注保育豬的機體狀況,考察保育豬的采食量和生產性能,對于出現異常情況的保育豬及時處理[2]。
生豬養殖中飼料品質的保障對于改善生豬的生產性能和機體健康狀況有非常關鍵的影響。飼養管理人員首先需要做好保育豬養殖中飼料衛生的保障,嚴格禁止給保育豬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原料。霉變飼料的飼喂很容易導致保育豬出現消化道疾病,影響保育豬的機體健康。保育豬養殖中飲水的衛生保障也是保育豬健康生長發育基礎,飼養管理人員需要對保育豬養殖中水的來源進行嚴格的把控,同時定期檢查水質安全,保障保育豬獲得充足、安全的飲水。飼養管理人員需要結合保育豬養殖的季節對水溫進行合理的調節,在環境溫度較高的時候供給保育豬清涼的飲水,而在溫度較低的養殖季節可以適當提高飲水的溫度,避免涼水對保育豬的腸道造成應激。還可以通過在保育豬的飲水中適量添加使用維生素或水溶性的飼料添加劑,以提高保育豬的機體免疫能力和抗應激能力,改善保育豬的生產性能[3]。
由于保育豬階段養殖中,豬只的各項機體器官和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對于疾病的耐受能力較差,做好保育豬養殖中疾病的防控工作尤為重要。(1)做好保育豬養殖中欄舍環境的清潔衛生狀況,定期消毒保潔,每天清理保育豬欄舍內的糞便和積水,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2)飼養管理人員在每天養殖管理過程中需要仔細觀察每只保育豬的機體狀況,對于出現異常情況的及時處理。(3)保育豬養殖中需要做好飼料營養物質的供給,以保障豬只機體免疫功能的正常發育,進而獲得疾病預防的效果。同時還要維持豬只機體的體表的衛生狀況,定期驅蟲,避免寄生蟲疾病的出現。(4)做好常見疾病的疫苗注射工作,避免疾病在豬群中大面積的暴發。
保育豬階段的養殖對于生豬后期的育肥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育豬良好的生產性能和機體健康狀況可以有效改善后續育肥工作,提高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通過做好保育豬的飼養管理措施獲得良好的效果,促進生豬養殖產業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