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映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城中畜牧獸醫站 226400)
就當前而言,導致生豬疾病頻發的因素繁多,其中防疫措施不到位是一大主因,可見,就幾種常見疾病做好分析和調研,事先擬定好防治規劃是勢在必行之舉,具體如下:
豬瘟無疑是最為頻發的豬病類型之一,本身呈現出強烈的傳染性,且發病較急,很難確定特定的發病時段,若是相關人員未能即刻采取相應措施,便容易延誤治療契機,一經擴散開來,很容易引發大范圍的疫情。豬瘟是受病毒入侵所致,通常以空氣為傳播介質,蔓延速度快、涉及面廣,感染后的病豬身體部分器官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感染初期主要表現出狀態不振、行動緩慢,隨著病情的加重,還會出現發燒、厭食等問題[1]。對于豬瘟的防治,關鍵點在于消好毒、殺好菌,抓好日常的消殺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截斷病毒的擴散,豬場必須擬定全面細致的消殺方案,在消毒藥劑的選取上秉持毒性小、效率高的原則。此外,染上豬瘟的病豬一般在初期便會有較為明顯的癥狀表現,因此豬場人員平時要注意留心觀察,一旦察覺到病豬的異常表現,便要立即將其隔離開來,并尋求獸醫進行檢測,及早發現、及早防范、及早治療。
生豬一旦感染口蹄疫,身體多個部位皆容易出現水皰亦或潰爛問題,在感染初期,會出現一定的發熱癥狀,口腔內的結膜顏色發紅或,腫脹明顯,病情嚴重之后,口腔內慢慢出現水泡,蹄部則出現真皮發炎問題。作為一種由病毒感染引發的疾病,口蹄疫發病急切、蔓延迅速、危害性大,抓好診斷與治療是關鍵所在,
需及時縮減口蹄疫病程,防范更多繼發性癥狀,降低病死豬的數量。除了要抓好前期的預防隔離事宜外,還要有針對性地基于病豬的病癥表現和病患部位采取相對治療措施,以期讓病豬可以盡快恢復至健康狀態:對于口腔部位感染的病豬,可以取適量高錳酸鉀溶液或者食醋來清洗干凈,在潰爛部位涂抹一些冰硼散;以臭氧水仔細清洗病豬蹄部,等藥液徹底陰干之后,再涂抹適量魚石脂軟膏,必要時可以用繃帶來纏繞;對于乳房部位感染的病畜,第一步先以肥皂水將病患部位洗凈,第二步用青霉素軟膏進行涂抹[2]。
該病不但病發速度快,蔓延速度也很快,在染病初期病豬體溫升高、身體各處出現一些小紅點,中后期紅點會擴散為更大面積的紅斑,在病豬發病期間,若是豬場人員未能進行嚴格防護,也有很大概率感染病毒,尤為危害人體健康。對于該病的防治,預防的重要性遠大于治療,應事先做足防護準備,將病毒及時扼殺:一要保證日常通風,可以在豬圈內建造腳窗、大窗,定期打開門窗,注意通風換氣,將含有病菌的氣體及時排出,讓生豬呼吸清新潔凈的空氣,創設衛生潔凈的空氣環境;二是要保證日常清潔,除了必要的消毒措施外,圈舍清潔工作亦不可落下,平時產生的養殖廢物必須即刻清理,如若不即刻加以清理,不僅容易滋生細菌、傳播病菌,也會產生諸多氣味刺鼻、成分有害的氣體,危害頗多;三是要保證常規免疫,免疫接種是防范病菌侵襲最有力的途徑,事先注射好疫苗,可以在體內形成一定的抗體,繼而更好地抵御豬丹毒絲菌的侵擾,豬場必須基于養殖實際事先做好免疫準備。
生豬感染腸胃炎病菌之后通常會出現頻繁的嘔吐、腹瀉癥狀,嚴重時很可能還會引發脫水問題,很多基層養殖戶未形成較好的防疫觀念,也未掌握科學的防疫手段,在豬傳染性胃腸炎防治上多有疏忽,稍有不慎便容易引發嚴重的疫情問題。對于這一疾病,在采取治療措施之前,需基于前期觀察到的病癥情況及病理變化,同時參考本地歷史病例情況,就病豬的患病情況進行判斷,并基于病癥表現、輕重程度確定具體的治療方案和用藥計劃,以提高用藥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際用藥時,應當立足于不同病豬的年齡確定具體的用藥類型,包頭翁散可以作為輔助藥物使用,針對病癥表現嚴重的病豬,可以以將頭孢、穿心蓮等藥物按劑量注射至病豬體內。考慮到細菌本身的耐藥性特征,用藥之前可以先做好藥敏測試,以確定最佳用藥方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藥物應激問題,另外,考慮到部分病豬的脫水問題,需提前備好足量的葡萄糖溶液,以避免病豬因為脫水而死亡。
綜上所述,豬場生豬養殖數量日愈增加,一旦出現疫病問題很容易大范圍擴散,抓好對常見疫病的防治管理首當其沖,除了上述提及的針對性防治措施外,還要注意強化平時的養殖管理,將疾病防治貫徹于日常養殖的點滴之處。在將各項消毒、清潔、通風、免疫措施逐一執行到位的同時,還要注重飼喂管理,確保各類營養物質的供給和補充,讓生豬保持健壯的體魄,如此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常見疾病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