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海霞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苴鎮畜牧獸醫站 226400)
生豬養殖對于當今的養殖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疫病給養殖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需要國家、社會、人民不斷改善當前的防控情況,幫助產業發展壯大。
生豬疫病的種類在這幾年時間里面不斷增多,這使得豬病發病率有所提高,且常用的疫苗有效保護率有所下降,不利于疫病防控。不僅先前存在的疫病持續發生,而且一些新型疫病也開始不斷增多。同時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傳統豬病中的一些方式改變了,非典型癥狀的豬病也正在增多,并由大范圍的疫病暴發變為區域化流行,慢性疾病多于急性病,還可通過垂直方式進行傳播。豬病的診斷和治療越來越麻煩,給養豬產業帶來了嚴峻的考驗。
大部分基層養殖戶都是采用自家小規模養殖的方式,沒有一個系統的養殖環境消毒的理念,對于養殖人員的消毒工具配制不夠完善,在進出養殖場所的時候沒有進行徹底消毒,對于養殖場來說一旦暴發疫病,就容易造成病情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危害[1]。
集約化大規模養豬在場地上要比個人養殖更大一些,但是專業化水平不一定能夠達到合格標準。養殖觀念不夠先進、環境衛生臟亂差、免疫消毒流程不完善、技術不能適應大規模養殖的需求等,導致疫病的防控更加難以實施。
大部分的養殖戶沒有經過一個系統的學習,對于疫病的藥物使用非常不規范。養殖戶盲目得在飼養過程中使用了過多的抗菌藥物,反而會造成豬的腸道菌群被破壞,從而導致病變。同時,因為抗菌類藥物被濫用,病情治療情況就會更加的不理想,同時可能造成藥物中毒,危害養殖牲畜的健康。
首先,養殖人員要意識到豬病發生的嚴重性,積極學習相關知識,認識到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養殖模式建立的優勢,對于養殖場養殖管理要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對于日常的疫苗接種和藥物使用要遵循獸醫給出的建議進行相關工作。各個地區的地方政府要積極進行相關宣傳,可以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養殖戶了解相關知識,可以在手機上使用微信等通訊軟件發放疾病防控方案,也可以利用廣播的形式或定期開展相關座談會的方式,讓養殖戶與專家面對面,或專家進行實地考察的方式解決疫病問題。
規范化養殖要從外部和內部兩方面進行,外部環境要求在飼養過程當中改變臟亂差的情況,每日對養殖場進行通風換氣和消毒殺菌的工作,同時在不同的季節注意對養殖場內的室溫進行把控,確保豬群不會因為換季原因而生病。另外養殖人員也要注意自身的消毒,在進入養殖場之前可以利用建立的消毒防疫房間進行徹底的消毒之后才可以進入養殖場內部,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人為從外界攜帶病菌感染豬群,或者不同的豬群之間由于同一個負責人管理而導致原本范圍較小的疫病逐漸擴大。
內部因素則是要對飼料等方面進行改良,科學調制飼料,同時合理利用藥物,提高豬群整體的免疫力。
通過注射疫苗的方式是進行疾病預防最有效的措施。接種免疫疫苗可以讓豬群產生相應的抗體,而后形成強有力的保護措施,有效避免感染病原,幫助豬群提升自身的存活率。所以對于大規模的養殖場需要定期了解疫苗相關信息,并支持豬群進行接種工作,有效控制病情大規模暴發。當然,除了養殖戶需要進行相關培訓,該區域的獸醫防疫站也需要進行相關的培訓,不斷增加自身的知識庫,更高效且精準地找出病因,幫助養殖戶解決豬病問題[2]。
綜上所述,現代化的養殖管理工作當中,規模化的生豬疫病防控是一個復雜且容易出現問題的過程,需要對多個領域進行概括總結后進行相關流程的實施。只有將各種措施綜合運用,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建設,才能夠從真正意義上形成一個完善的規模化養殖體系,推動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