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生,周劍輝
(1.全州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541500;2.桂林市畜牧站 541000)
新時期,規模化養殖逐漸成為了水產養殖的主要模式,且在水產養殖行業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由于技術等因素的限制,水產養殖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制約著養殖工作的發展,還需在發展過程中做好對規模化水產養殖技術及其影響因素的分析工作,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保障水產養殖的產量與質量。
集約化程度逐漸提高是現階段規模化水產養殖較為突出的特征,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產業發展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整合行業資源,對各種資源實現最大化的利用,同時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切實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能夠顯著降低水產養殖的成本,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規模化水產養殖有助于實現養殖效率的提升,眾多水產養殖商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可對共同的基礎設備進行應用,通過對先進技術與設備的應用,有助于更好的進行管理工作,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另外,集約化生產可以降低對環境污染的影響,促進養殖人員工作積極性的提高,養殖人員可以通過共同學習,進行養殖經驗的分享與借鑒,拓展銷售市場,創造更高的養殖效益。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的背景下,高度集約化的水產養殖工作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還需進一步發揮出政府以及相關漁業部門的重視,且部分地區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集約化程度不足的現狀,需要及時進行改善[1]。
水質對水產養殖的質量起到關鍵作用,水質優劣直接影響著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當前養殖工作進行時,雖然養殖人員的環保意識和污染防控意識不斷提高,但養殖工作的進行依然面臨較為嚴重的污染。
首先是養殖工作自身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像漁藥引發水體污染以及餌料可能造成的污染。水產養殖人員在養殖過程中,可能會應用藥物防控疫病,促進水產的健康生長,降低病害可能對養殖造成的不利影響。若是使用的藥物不夠科學,再加上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極有可能造成漁藥引發的較大污染問題,威脅生態環境以及食品安全;還有一些餌料,其中可能含有各種添加劑等物質,一些餌料易溶于水,進入水中就失去了穩定形態,若是沒有被各種水產食用,長此以往,可能在水中堆積,威脅水環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不僅不利于水產品的生長,還可能會為一些有害生物提供生存條件,導致有害生物大量繁殖。
其次是工業發展以及人類生產生活可能造成的污染。新時期更多化工廠得以建立,雖然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更高的經濟效益,但是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不利影響。若是工廠排出的污水或是人們的生活污水排入到水產品生活的環境中,均可能對威脅水產品的健康生長,威脅水產品品質。所以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水質污染的治理,同時重視整個生態環境污染的優化和治理,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水質污染現狀,避免規模化水產養殖的受到更為嚴重的影響,促進水產養殖獲得更好地發展[2]。
規模化水產養殖需依靠水產品牌的打造,依靠規模化的經營方式,去進一步提高水產品的生產效率,使得水產品可以在市場上更好的流通,切實降低水產養殖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
首先,打造富有特色的水產養殖品牌,切實提高市場占有率,當前市場上知名度比較高的陽澄湖大閘蟹、太湖八仙等,其對于規模化水產養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其次,要切實轉變傳統養殖管理理念,進一步加大水產養殖的宣傳與推廣力度,不斷拓寬水產品營銷渠道,引導廣大水產養殖戶積極應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實施科學化的管理,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另外,還需不斷完善產業鏈條,企業間應強化聯系,構建完善的水產品分銷機制,促進水產養殖規模化生產,并積極拓展市場渠道,提高水產養殖的發展廣度與深度。
規模化水產養殖的優勢較為明顯,其中一大特征是對先進水產養殖技術的應用。做好技術的應用,是提高養殖質量和拓展養殖規模的關鍵,同樣有助于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養殖人員要樹立一定的學習意識,積極做好養殖技術的學習與應用,提高養殖質量。相關農業部門應該加強技術的推廣,科學運用多種途徑,幫助廣大水產養殖戶掌握更多養殖技術,保證水產養殖的質量。
規模化的水產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其與第三產業的發展之間的聯系,像旅游行業、服務業等,均可以在規模化水產品養殖的帶動之下獲得新的發展,一個響亮的水產品品牌,其可能造成的品牌效應是非常大的,像太湖規模化的水產養殖業帶動了區域旅游業的發展,為人們創造了更高的養殖效益。其他地區的水產養殖業發展過程中可以進行借鑒,實現更好地發展。
由于規模化水產養殖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相關養殖人員為實現該目標,應該首先解決養殖技術和養殖環境可能對養殖工作造成的影響,任何養殖工作進行時,均需要做好養殖技術的應用并創造良好的養殖環境,以保障水產品養殖效益,提高水產品的成活率和生長質量。養殖人員需掌握一定的養殖技術,為水產品提供一個良好的養殖環境,養殖技術與養殖環境均是規模化養殖工作發展過程中所需要重視的因素[3]。
例如,水產品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氧氣。相關養殖人員應該掌握一定的制氧技術,增加水環境中的氧容量,為水產品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增加氧容量,有助于提高水產養殖的質量,降低各種疫病的發生幾率。提高環境中氧容量是規模化養殖同傳統養殖存在的重要區別。增氧時應該對增氧設施進行科學的應用,應用水車的方式進行增氧成本低,但是效果同管道充氣等方式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勢。可以應用管道充氣、高壓輸氧等方式提高水環境中的氧氣含量,當前會廣泛的應用高壓氧氣輸送的方式,去進行供氧工作。
水作為水產品養殖的基本載體,是其生長生存的必要條件,水的質量決定著水產品的質量,水質因素是關乎水產品存活質量的關鍵因素。所以養殖工作進行時一定要多關注水質的提高,降低水質可能對養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響。這應該從源頭上積極轉變養殖人員的思想觀念,引導其善于學習和應用先進的管理理念,保障水質。水質需滿足一定的水產養殖水質標準,結合相關標準,做好水質的改善工作。除了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的增加氧氣外,還可以控制好水的pH值,pH值過高會導致水產品腮部受到嚴重腐蝕,出現大面積的死亡的情況。pH值下降則可能影響水產品自身的載氧能力,出現缺氧癥,即養殖時存在“浮頭”現象,影響其新陳代謝,且食欲嚴重下降。所以需要及時改善水質,使得pH值恢復到適合水產品生長狀態,pH值較低,可投加生石灰。較高可加入漂白粉,日常還需定期做好水質監測。亞硝酸鹽會對水產品生長造成不利影響,還需在養殖工作進行時,適時清淤,學合理使用餌料,避免餌料浪費或是餌料過多導致微生物迅速分解。可以適時的引入新水,結合實際情況,提高水質[4]。
疾病是制約水產養殖工作獲得發展的關鍵因素,實際養殖工作進行時,還需加強病害防控能力,結合養殖實際,建立科學完善的病害防控機制,降低疾病的發生幾率。首先,科學養殖,保障水質且為水產品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即能夠促進水產品的生長,降低疾病發生幾率。其次,還需要通過藥物使用去進行防控工作。在這其中,要注意做好藥物的科學選擇,禁止濫用抗生素。藥物要選擇高效、無殘留的藥物,以免對養殖環境或是水產品品質造成不利影響。日常還需結合水產品的生長實際,加強疾病的預測,藥物應購買國標漁藥,并嚴格結合說明書規定的劑量進行使用,以獲得預期的治療效果。
水產品的生長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投喂不科學可能會制約水產品的生長質量。實際工作進行時,飼料的投喂種類、投喂量等均需要結合具體的養殖規模以及養殖密度做好控制,提高投喂的科學性。還可以結合養殖季節進行科學的調整。從正規的途徑購入飼料,保證飼料不存在發霉變質的情況,且耐水性要好。飼料的粒徑應該結合水產動物的規格進行選擇,不僅可以保證水產動物有效攝食,還能較好地避免出現飼料浪費的情況。還可以構建科學完善監控體系,對養殖工作做好監控,較好的規避養殖風險[5]。
綜上所述,當前規模化水產養殖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就現階段養殖工作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很多的影響因素制約著工作的發展,相關養殖人員需要對各類影響因素做好科學分析,制定科學且有針對性的解決處理對策,提高水產養殖的效率和質量,避免污染等因素可能對養殖工作以及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進一步促進我國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創造更高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