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成
(資陽市雁江區(qū)伍隍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641300)
采食量過大,蛋白含量過高,消化不良,食糜大在十二指腸形成堆集,溶血性大腸桿菌大量繁殖,排出毒素造成的。
主要是適度規(guī)模養(yǎng)殖戶和小散養(yǎng)戶的豬圈環(huán)境條件差,表現為環(huán)境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控制不好。冬天一般很難控制在25℃~33℃左右,隨著仔豬的生長逐漸降低,造成初生仔豬失溫。為保溫,通風不暢,空氣質量差,豬圈濕度過大,易滋生病菌。
仔豬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完善,胃蛋白酶分泌不足,對蛋白質的消化力弱,對粗蛋質的消化吸收要求高,哺乳期一般容易控制,在仔豬使用教槽料、乳豬料和仔豬料過程中,飼料質量、投喂數量和次數控制不好易引起仔豬拉稀,誘發(fā)水腫病。
本病無明顯季節(jié)性,冬季和陰雨季節(jié)更易發(fā)病。該病主要發(fā)生于斷奶前后的仔豬,常突然發(fā)病,大多數是生長快、體質好、個體大的仔豬發(fā)病。實踐中采食量過大引起。病程短,迅速死亡,高致死性,致死率高達90%以上,帶菌母豬和病豬是本病主要傳染源。
按病程長短、臨床表現將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三類。
突然發(fā)病,個別仔豬常不見癥狀即突然死亡。初期食欲廢絕,精神沉郁,共濟失調。四肢劃動,似游泳狀,眼結膜高度充血,心跳加快,發(fā)病幾小時內就死亡。
病初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體溫一般不升高,大便干燥,而后排惡臭的黃綠色或血色稀糞。眼瞼、頸部、耳部、鼻部水腫,嚴重的全身水腫。典型癥狀是運動失調,盲目沖撞或轉圈,全身顫抖,抽搐或口吐白沫,觸摸時其反應敏感,興奮不安,叫聲嘶啞,最后四肢麻痹,臥地,嗜睡或昏迷,病程1~2d,少數豬能存活。
食欲廢絕,精神沉郁,體溫大多正常,眼瞼、頸、鼻、耳、下頜、胸部、腹部水腫,耳朵水腫最明顯。四肢無力,共濟失調,站立不穩(wěn),行走搖擺,盲目前進或轉圈運動,倒地后四肢劃動,后肢麻痹,臥地不起,興奮不安,叫聲嘶啞,觸摸皮膚反應敏感,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
外觀病豬皮膚大多泛紅。主要癥狀是眼瞼、面部以及頜下淋巴結水腫,面部皮下有無色透明的膠凍樣水腫液蓄積。解剖可見胃壁水腫,胃大灣和賁門部水腫特別明顯,水腫部明顯增厚,從切面可見肌層和黏膜層之間有無色透明的膠凍樣水腫液,胃底部彌漫性出血。腸系膜,特別是結腸系膜水腫,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充血,切面濕潤多汁。十二指腸和空腸黏膜彌漫性出血,大腸黏膜呈卡他性腸炎變化。全身淋巴結充血、水腫。
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五點:一是觀察臨床癥狀,頭部、眼部、耳朵是否發(fā)紅,出現水腫、充血。站立行走是否有供濟失調方面的神經癥狀。同群豬只之間發(fā)病死亡是否是體況好,個體大,吃食多的豬只。二是詢問飼養(yǎng)方式,特別飼料是否是膨化飼料,粗蛋質是否在20%,一天投哺次數和投喂量是多少。三是看仔豬的生長階段。仔豬是否處于斷奶前后,因為采食量過大誘發(fā)。四是圈舍溫度是否保持在25℃,出現脫水現象。五是解剖。主要看十二指腸內有食糜,是否出現充血和水腫,肝臟是否腫大和壞死點。
一是保持母豬清潔衛(wèi)生。進入產房前全身進行一次清潔,用0.1%高錳酸鉀消毒,特別注意后軀。二是保持產房清潔衛(wèi)生干燥,產房必須徹底清掃、清潔之后嚴格消毒。常用消毒藥可選用聚維酮碘、季氨鹽絡合物、苯扎溴胺、戊二醛、復合酚、三甲氯胺,福爾馬林,次氯酸鈉(漂白粉)、三氯異氰脲,燒堿等。產前,可封閉的產房每立方米用福爾馬林20~30mL,高錳酸鉀10~15g高錳酸鉀熏蒸消毒。三是保持產房適宜溫度、濕度。應保持在25℃~33℃,隨著仔豬日齡的增加逐漸降低,每周降低2℃左右,濕度保持在60%左右。管控好用水,切忌低溫高濕。四是注意通風換氣。冬天選擇中午,夏天選擇早晚進行,有條件安裝水簾和冷暖風機、配套自動控制設備。
在臨產前40d和15d分別肌肉注射仔豬大腸桿菌K88、K99、987P三價滅活苗,每次每頭2mL。仔豬斷奶前后皮下注射1/3頭份K88和K99基因工程苗,可降低腹瀉和預防仔豬水腫病發(fā)生。
一是早期補食。初生時口服益生菌液。產仔數較多的,3~7d可以輔以代乳料。使用膨化的教槽料,喂料堅持定時、定量、少給、勤添,維持七八分飽為宜。二是是適時斷奶,適度規(guī)模戶,有產房,有保育舍的,可以21d斷奶,主要是以斷奶體重達7kg為標準。農戶散養(yǎng)以35~40日齡斷奶為宜。三是斷奶前后,飼料保持品種、質量不變,可在飼料、飲水中按標準添加中藥類預防藥如:四黃散顆粒、頭翁散、烏梅散粉、硫酸黏菌素和硫酸氨普素、大蒜素進行預防和治療。
早預防、早發(fā)現、早診治,母仔同治,藥物治療與補體液同舉。一是治療可采用對大腸桿菌敏感的抗生素,如環(huán)丙沙星、恩諾沙星注射液。二是使用含透皮劑的乙酰甲喹類噴劑進行體外治療。三是哺乳期在母豬飼料中選用上述中藥類預防藥。四是補充電解質,嚴防脫水。發(fā)病仔豬可按使用說明口服含葡萄糖、氯化鈉生理補液鹽、多種維素制劑。
仔豬營養(yǎng)性水腫病的發(fā)生與氣候變化、豬舍環(huán)境衛(wèi)生以及哺乳仔豬飼養(yǎng)管理、飼料營養(yǎng)、預防措施等息息相關。做為基層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宣傳培訓,讓養(yǎng)殖業(yè)主明白,現代養(yǎng)豬業(yè)需要的是標準化生產、規(guī)模養(yǎng)殖,是設施畜牧業(yè),只有在科學選址,配套建設先進的生產和環(huán)境控制設施,使用優(yōu)質的飼料,科學飼養(yǎng),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辦事的基礎上,這才是防制仔豬營養(yǎng)性水腫病的關鍵。預防為主,一旦發(fā)生水腫,有條件的結合實驗室檢測,科學施治,減少損失,提高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