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龍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龍山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426100)
在進行生豬養殖的時候,豬腹瀉病出現的頻率非常多,使豬群的健康生長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因為該病的致病因素比較復雜,有管理、營養原因等,所以該病并不會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不管是什么季節都有出現的幾率,而且對于哺乳期的母豬有著嚴重危害。特別是養殖密度進一步增大,豬群間的接觸使豬腹瀉疾病不斷蔓延,給生豬養殖帶來了巨大打擊。
一般來說,在所有患病豬里面乳豬死亡率最高。資料顯示,乳豬患病后大部分都會死亡,概率達到了90%以上。病豬會出現不同顏色糞便,還有腥味以及臭氣。在病豬出現病情早期階段,若是糞便乳塊沒有消除干凈,就會導致豬出現惡心和腹瀉等。這時排出的物質是液體的,或者比較粘稠。若是肛門失去控制,會導致豬的水分全部流失。病豬會發生以下癥狀:一體重變輕;二極度缺水;三營養缺失;四無法進食;五脊背疼痛;六體溫忽高忽低,往往是先高后低。部分病豬調理失衡后,運動功能出現問題,同時體表出現青紫。對病豬研究時,可以發現其膽囊腫大,該癥狀和瘀血癥狀通常為肝臟病變引起[1]。
要想使豬群能夠健康生長,飼養管理是至關重要的環節,若是管理沒有到位或者飼養不夠合理,就會使豬群飲食受到影響,從而使發病的幾率提升。其中,豬腹瀉的出現和飼養息息相關,因此,為了避免豬腹瀉疾病的出現,就一定要做好飼養管理。在進行生豬養殖的時候,要保證水源以及飼料足夠,還要保證水源干凈健康,飼料質量高。通常豬飼料的溫度要保持在20℃~25℃,水源干凈衛生。在保存飼料的時候,要架空離地面10cm,同時保存的環境要干凈,防止飼料變質。對于仔豬來說,感染豬腹瀉疾病的幾率較大,所以要對仔豬的飼養管理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
豬腹瀉疾病的出現和環境也是息息相關的。比如環境不干凈的時候就會使致病因子出現,從而引發疾病。因此,做好環境管理,是預防豬腹瀉疾病的重點內容。在進行生豬養殖的時候,消毒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大部分的養殖戶通常都是出現疾病之后才開始進行消毒。實際上在養殖的時候,要堅持消毒。若是豬群比較健康,可以和季節的變化相結合,進行定期消毒,冬季的時候消毒1~2次/周,夏季的時候2~3次/周。若是豬群里面出現患病豬,就要每天消毒一次,連續一周,同時進行隔離。在環境管理上,要對豬群進行分群管理。
通過進行疫苗接種的手段來預防豬腹瀉疾病是非常有效的。母豬在懷孕的前后階段各注射一次大腸桿菌疫苗,能夠使大腸桿菌感染幾率顯著下降。母豬在生產的時候,可以通過肌肉注射二聯苗,預防出現腹瀉疾病。當仔豬斷奶、進行圈舍轉移的時候,可以喂其一些抗菌藥物,或者補充適量微量元素,能夠使仔豬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從而預防出現豬腹瀉疾病[2]。
豬感染豬腹瀉疾病后,大便次數會提升。隨著病豬的不斷腹瀉,體內營養物質就會快速流失,從而出現營養不良情況。特別是生豬出現病毒性豬腹瀉疾病的時候,在病毒的作用下,病豬發生胃腸道黏膜出血以及嘔吐等一系列情況。在這個發病過程中,病豬體重直線降低,嚴重的時候還會由于過于虛弱而死亡。所以,要第一時間對病豬補充營養液,從而使病豬的營養得到保證,減少腹瀉造成的不利影響。比如仔豬,要對其斷乳,繼而喂食葡萄糖水以及葡萄糖甘氨酸溶液,能夠使病豬腹瀉得到顯著的緩解。如病豬的腹瀉十分嚴重,使用皮下注射高免血清的方式進行治療,使病豬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得到增加,同時使病死率下降。在進行營養液補充的時候,以口服補液鹽為主,口服補液鹽里面有葡萄糖以及氯化鈉,對于補充病豬的水分和營養上有著不可或缺的效果。在使用口服補液鹽的時候,要科學稀釋,25g口服補液鹽和1500mL水混合。當病豬癥狀較輕的時候,劑量保持在50~80mL/d,若是病豬的癥狀嚴重,就要增加劑量,上升到100mL/d。
當豬出現腹瀉疾病的時候,可以對其使用停食的手段開展治療,這樣能夠防止病豬的病情進一步加重。需要注意的是,停食不是所有病豬都可以使用,通常用于嚴重腹瀉和由于飼料不干凈而腹瀉的豬。對于這種病豬而言,停食之后還可以使用瀉藥治療,從而讓病豬體內的不干凈物質得以排出去。
在治療豬腹瀉疾病時,抗生素是一種手段。其適用細菌感染導致的生豬腹瀉,能夠抑制病豬體內致病菌,從而改善病豬腹瀉,加快病豬康復。但是抗生素有一定副作用,會導致病豬器官功能出現損害,因此在用抗生素時要慎重,要按照病因以及癥狀選擇抗生素,同時控制劑量和用藥時間。
綜上所述,豬腹瀉疾病對于養殖戶的效益、生豬健康生長以及肉制品品質等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所以,養殖人員一定要對豬腹瀉疾病給予高度的關注和重視,按照該病的癥狀和特點,進行科學地預防和治療。當豬感染豬腹瀉疾病的時候,就要第一時間進行治療,保證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