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郁茹,郭文潔
(沈陽工學(xué)院 1130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貓這種動物由于飼養(yǎng)時相對來說比較方便,在人群中越來越受歡迎。而貓泛白細胞減少癥是嚴重危害貓科動物的一種傳染病。貓泛白細胞減少癥(FPV)又被稱作貓瘟熱、貓傳染性腸炎、貓細小病毒感染。家貓更容易患貓瘟熱,斷奶不久的幼貓是最容易患貓瘟熱的貓,一歲以下的貓發(fā)病率較高,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在急性期,一些吸血昆蟲也都可以可傳播本病,成為傳播媒介[1]。原因不明的發(fā)燒、持續(xù)嘔吐、脫水和白血球(白細胞)嚴重減少是臨床表現(xiàn)的主要特點。貓瘟熱以出血性腸炎為特征,病理變化主要在體現(xiàn)在消化道,腸系膜淋巴結(jié)水腫、出血,切開后可見紅、灰或白相間的大理石樣花紋[2]。
收集在2020年7月1日-2021年3月1日期間在太原某寵物醫(yī)院的疑似貓瘟熱病例。疑似病例通常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廢退,嘔吐,拉稀或便血等癥狀,共收集到30例疑似病例。
對寵物主人詢問發(fā)病時間,精神狀態(tài),飲食情況,吃喝大小便情況,有無免疫程序以及一些基本情況如年齡、飼養(yǎng)時間、病貓來源等。觸診時可以摸患貓腹部是否被氣-液體所充滿,測量體溫看是否有發(fā)燒或者體溫降低的情況出現(xiàn)。
貓細小病毒抗原檢測試紙:用棉簽取糞便作為樣本,然后將棉簽浸入緩沖液充分攪勻,靜置,用自帶吸管吸取上清液,慢慢的一滴一滴加入樣品孔三滴或者四滴,等待3~5min。若檢測線(T)和對照線(C)同時出現(xiàn),則顯示結(jié)果為陽性。
血常規(guī)檢查:分別取每只病貓的靜脈血0.2 mL,將樣本放入EDTA抗凝管里,上下?lián)u晃均勻,進行檢測。
糞便檢查:取糞便樣品直接涂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看視野內(nèi)是否有卵囊。
在收集到的30例疑似貓瘟熱病例中英國短毛貓有11例,美國短毛貓8例,布偶貓4例,中華田園貓3例,加菲貓2例,銀漸層貓2例。檢測結(jié)果為陽性的共有15例,陽性率為50.0%,其中英國短毛貓6例,陽性率54.5%,美國短毛貓5例,陽性率62.5%,布偶貓2例,陽性率50.0%,中華田園貓1例,陽性率33.3%,加菲貓0例,銀漸層1例,陽性率50.0%。
在收集到的30例疑似貓瘟熱的病例中,疫苗接種程序未完成、月齡為2~4月齡的貓患貓瘟熱的幾率為66.7%(11/16);疫苗接種程序未完成、月齡為4~6月齡的貓患貓瘟熱的幾率為25.0%(2/8);疫苗接種程序未完成、月齡為6~8月齡的貓患貓瘟熱的幾率為33.3%(1/3);疫苗接種程序未完成、月齡為>8月齡的貓患貓瘟熱的幾率為33.3%(1/3),綜上所述,疫苗接種程序未完成、月齡為2~4月齡的貓患貓瘟熱的幾率最大。
在收集到的30例疑似貓瘟熱病例中糞便檢查出球蟲卵囊的有10例,檢出率為33.3%(10/30),其中陽性貓占6例,檢出率20%(6/30),檢查出蛔蟲卵囊的有4例,檢出率為13.3%(4/30),陽性貓占2例,檢出率為6%(2/30)。
在收集到的30例疑似貓瘟熱病例中,試紙板結(jié)果為陽性的有15例,在15例陽性病例的血常規(guī)檢測結(jié)果中,患貓白細胞總數(shù)(WBS)在正常范圍(5.5~19.5×109/L)內(nèi)的有5例,明顯減少的有9例,增加的有1例;淋巴細胞總數(shù)(LYM)在正常范圍內(nèi)(0.8~7.0×109/L)的有7例,明顯減少的有8例,中性粒細胞總數(shù)(GRAN)在正常范圍(2.1~15×109/L)內(nèi)的有1例,明顯減少的有14例。
貓瘟熱發(fā)病初期應(yīng)禁食禁水,對癥治療,根據(jù)患貓癥狀相應(yīng)給予其皮下注射止吐寧、止血敏,皮下注射貓瘟熱核酸抗體,貓重組干擾素-ω。根據(jù)情況可口服緩瀉藥胃潰寧。補充丟失的體液防止機體脫水以及電解質(zhì)的丟失,防止繼發(fā)感染,補充能量,抗菌消炎,調(diào)理胃腸道。百球清對處于生活史中各階段的等孢球蟲均有較強的殺滅或抑制作用,并可以增強動物的免疫記憶[3]。一些腸道驅(qū)蟲藥就可以用來治療蛔蟲。
在飼養(yǎng)寵物貓的過程中,尤其是幼貓,要隨時做好防護工作,及時接種疫苗,一般在2個月時,吃喝大小便都正常,無打噴嚏流鼻涕的情況出現(xiàn),以及在家飼養(yǎng)半個月以后便可以帶去寵物醫(yī)院接種疫苗。本病的死亡率很高,這個時候就需要主人提高對自己寵物的注意力,做好防護措施,對它們的異常表現(xiàn)提高警惕,這樣自己家的寵物才會不容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