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君,郭文潔
(沈陽工學院 113000)
貓泛白細胞減少癥(Feline panleucopenia)簡稱FP。是一種由無包膜的貓細小病毒(細小病毒屬于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屬的一種病毒)引起的急性病理性腸炎,是貓科動物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1]。
此病在國外呈暴發式流行,傳播迅速。目前國外對于該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該病的發病機理,對于該病主要的對抗方法為預防[2]。病毒通常的感染方法是易感貓之間的直接接觸或暴露到環境中的病毒感染,但糞-口傳播更為常見[3]。
患貓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前中期時會出現不愿意進食進水,直到病程的后期才可出現液體狀腹瀉,伴有特殊的刺鼻氣味,其中可能含有血液或者組織的脫落[4]。
在接診后,在確定患貓有不主動進食進水、嘔吐或腹瀉、精神沉郁的貓瘟典型癥狀后,詢問患貓的年紀、購買途徑、疫苗接種情況,有無既往病史,并測量體溫。觸診腹部,是否腹痛。根據皮膚的回彈狀況,判斷脫水狀況。若有發生應激反應的可能、疫苗未接種或接種不完全、接觸過流浪貓等。綜合上述,可以懷疑就診貓患有貓瘟,進行進一步地確診。
FPV試劑盒主要是通過膠體金免疫層吸技術檢測貓瘟病毒。在潛伏期(感染后24~48h),糞便中可脫落大量FPV,直到恢復后幾周,試劑盒主要測試感染貓糞便中的細小病毒Ag。
采集的方法:用稀釋液稍微濕潤一次性棉簽,輕捅入待檢貓的肛門,輕微旋轉后拿出,可取得待檢貓的新鮮糞便;將取得的樣品與稀釋液充分混合;用滴管吸取取樣瓶中的上清液,將液體滴入檢測卡s孔內。
判斷方法:液體滴入檢測卡中后等待5~10min(超過十分鐘則視為無效)。若檢測線(T)與對照線(C)均呈現紅色,則為陽性,表示可能存在病毒;若只有對照線呈紅色時,則為陰性,表示不存在病毒;若沒有紅色線出現,只有T區有紅線,則表示此次化驗失敗,是無效的。
在經過FPV試劑盒檢查后,確定為陽性的就診貓可通過血常規檢查進一步確診。血樣采取就診貓全血將采取的血樣放入獸用血常規分析儀。
若血常規結果顯示,就診貓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大幅度降低,紅細胞、血紅蛋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則可以確定該就診貓患有貓泛白細胞減少癥。
治療該疾病的原則應該是控制繼發性細菌感染,對抗脫水,恢復電解質平衡。貓未接種FPV疫苗會處于易感染的危險階段。
由于白細胞大量減少,感染本病的貓容易發生嚴重的全身性感染,所以在治療時會百分百使用廣譜抗生素。在臨床上,會使用氨芐西林配比鹽水進行靜脈注射。
由于該病毒會主要攻擊影響腸道,長時間的嘔吐會引起體液失衡,從而導致患病貓出現黃疸。故在接診后,需要首先為貓止吐,如奧美拉唑等藥品,臨床上常用的藥為止吐寧,可皮下注射。
患有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的貓咪會發生大量嘔吐和排稀便的情況,從而導致體液失衡,補充體液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步驟。平衡電解質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
由于病毒攻擊腸道會引起劇烈嘔吐,所以治療初期不應采用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未發生持續性的嘔吐,則可適量口服補充水。如果有合適的條件,應盡可能飼喂一些腸道營養餐,盡早恢復正常濕軟飼喂,配合藥物治療,則臨床癥狀可迅速得到改善。
該治療方法經??捎糜谂R床治療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王玉良,博永剛的貓咪感染貓瘟如何治療中用貓細小病毒單克隆抗血清,以1~2 mL/kg體重劑量,每日或隔日一次肌肉或皮下注射,連續注射2~3次,患貓表現出良好的恢復情況[5]。
幼貓購買途徑要選擇可靠的。減少可能引起貓應激反應的事件,貓的籠舍要常打掃常清潔,家里保持良好通風。幼貓45日齡后要為其接種疫苗。
貓泛白細胞減少癥是在我國臨床十分常見的一種貓科動物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在臨床檢查時可以通過患貓臨床癥狀的表現結合特異性的檢查方式進行確診。治療時一般藥物為輔助治療,患貓自身恢復情況為是否能夠痊愈的重要標準。預防方法主要為環境消毒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