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芬,卓明銘,朱 瑜
(1.平南縣丹竹鎮農業農村中心 537313;2.平南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537399)
近年來,在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之下,我國的生豬養殖產業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產能下降,供應緊張,價格逐漸升高,因此,相關領導部門十分關注非洲豬瘟下的生豬產業發展,注重協同配合、綜合施策、多措并舉的促進生豬產業發展。當前疫情得到比較有效的控制,產能逐漸恢復,存欄量明顯升高,價格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是依然不能忽視防疫防控工作。
生豬調運頻繁是導致非洲豬瘟疫情大范圍傳播的重要因素。在非洲豬瘟疫情高發的背景下,很多區域禁止進行生豬調運,部分生豬主要產地則通過屠宰檢疫后運輸至各地區進行銷售,這使得部分屠宰場其代宰費得到提高,并且冷鏈運輸行業需要獲得發展,但是當前我國的生豬冷鏈物流產業發展還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之下,我國的生豬存欄量明顯下降,同時養殖過程中生豬產業產能進一步下降,對于養殖結構造成了一定不利影響,部分養殖戶缺乏養殖動力,規模養殖企業僅僅是能維持穩定補欄,這導致價格不斷上漲。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大的養殖場其重新開展養殖工作面對的難度非常大,供需問題是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項重要問題[1]。
生豬養殖過程中,依然存在養殖密度不科學等情況,不利于防疫工作的進行。同時生豬疫病發病不單一,呈多種疾病同時發生的態勢,各種疾病同時出現,給養殖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防治難度越來越大。很多疫病徹底根治非常困難,未來是否還會暴發是未知。
由于養殖工作進行時所造成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因此環境保護部門結合養殖實際,頒布了各項政策制度,采取了禁養限養等政策,生豬養殖工作在政策實施下出現減產。當前有很多地區在生豬養殖方面缺乏充足的資金與政策支持。
非洲豬瘟疫情背景之下,要關注做好生豬產業鏈的升級工作。發展過程中,完善豬肉的供應鏈,將傳統生豬運輸產業鏈升級成冷凍物流產業鏈,將生豬調運改變成為“調肉”,嚴格做好檢疫工作,保證調運的豬肉質量符合相關標準。生豬冷鏈物流產業鏈的升級工作需要相關產業的工作人員進一步完善冷鮮肉的流通運輸和配送體系,冷鏈物流需要符合國家食品安全和監管要求,實現養殖、屠宰、冷鏈物流發展的一體化。
其次要不斷的完善生豬養殖結構布局,做出積極地調整,改善區域間養殖和供需不平衡的現狀,改變養殖結構區域,并且改變養殖主體。新時期,生豬養殖門檻不斷提升,生豬養殖企業在積極的提高養殖水平,更為關注生物安全防控工作,做好生豬安全的防控與保障,提高整體養殖水平。
控制好生豬疾病風險要做好生豬安全保障,嚴格控制疫情,把控好生豬的養殖、屠宰等各個環節,做好生豬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防護工作,全面切斷非洲豬瘟疫情的傳播途徑,并對病死豬做好無害化處理,避免疫情二次傳播。對于各運送車輛,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做好備案,做好監管工作,營造良好的運送環境。養殖場自身要定期做好生豬疾病監測工作,及時的發現患病生豬,一旦出現豬瘟疫苗免疫失敗、生豬不明原因死亡的情況,要及時上報,尋求相關部門的幫助,降低養殖風險,避免疫情大范圍傳播,以免影響養殖收益[2]。
當前要積極做好原有的生豬政策的改變,結合非洲豬瘟實際,制定新的生豬養殖政策,從基礎設施、養殖補貼等多方面做好落實,完善養殖基礎設施,給予規模生豬養殖場一定的經濟補助,同時落實好動物防疫、糞污處理等養殖場基礎設施的建設;金融補貼即政府給予生豬養殖場非洲豬瘟防控費用的補貼以及生豬良種補貼。
綜上所述,雖然現階段非洲豬瘟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其影響之下,生豬產業的穩定發展依然面對較大壓力,還需關注生豬產業鏈的升級工作,完善養殖結構,結合發展實際,保證供需,促進生豬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