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世榮,歐念海,李石桂
(平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37300)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影響之下,國內養雞行業的發展規模正在不斷擴大,因此對于雞瘟的防治逐漸成為了影響養雞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問題。實際工作中,應當指導養殖戶對雞瘟建立起系統全面的認識,之后才能夠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精準防治,從而保障自身的生產效益。
其實“雞瘟”一直都是人類對于禽類疾病的統稱,因此既包括禽流感,又包括與禽流感癥狀相似的禽類疾病。進一步分析可知,其實雞瘟還可以分成真性雞瘟和偽雞瘟兩種類型。這里所指的“真性雞瘟”也就是我們常規認識中的禽流感。禽流感最早被發現于20世紀初期,因為最早發現的地區名為“新城”,因此造成禽流感感染的病毒也就被命名為了“新城疫”。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新城疫”和“禽流感”都被混淆在了一起,但其實“新城疫”應當屬于前文中提到的偽雞瘟[1]。雖說兩者的感染病毒均為RNA病毒,但其實新城疫病毒只屬于“副粘病毒科”,而禽流感病毒卻才真正屬于“正粘病毒科”。
臨床表現方面,一般感染禽流感的病雞會出現全身感染的癥狀,而新城疫病雞則主要分為是嗜肺型、嗜內臟型以及嗜神經型3種類型。其中,嗜肺型的癥狀與禽流感癥狀基本類似。發病幾率層面,新城疫的發病率要遠高于禽流感的發病率,而且新城疫還具有點狀、散發以及區域性發病的特點,所以說新城疫的影響規模較大,但其危害卻要弱于禽流感。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對于新城疫已經實現了經由疫苗的精準防控,因此應當將雞瘟防治工作的重點內容放在禽流感上。
實際工作中,先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宣傳引導措施幫助養殖戶全面認識雞瘟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從而為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地實施掃清障礙。在挑戰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嘗試通過成立定點幫扶小組的方式對養殖戶進行上門走訪,并且配合發放宣傳冊和舉辦雞瘟防治健康知識講座的方式幫助養殖戶科學有效地學習雞瘟防治知識,讓其在后續養殖工作中把握好雞瘟防治的重點,用科學的方式規避不必要的財產損失[2]。在將上述工作落實到位的基礎上,需要指導養殖戶做好日常飼養管理,重點在于控制好養殖密度、雞舍溫度和濕度,并且指導養殖戶做好雞舍的衛生清潔以及雞群的飼料管理工作。
在宣傳之余,還需要指導養殖戶做好疫苗的注射工作。應當讓經過系統培養的獸醫完成雞瘟疫苗的注射工作,要注意控制好疫苗注射的時間間隔。通常情況下,雞瘟疫苗一般需要一年注射兩次,具體的注射時間可以選在6月和12月。主要是因為這兩個時間段內養殖戶擁有較多的空余時間并且小雞數量較多,所以可以進行大規模集中防疫。在注射疫苗時,要根據雞群種類以及生長情況確定疫苗的實際用量,而這一點則需要專業人士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
雖說近幾年針對獸醫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改革正在不斷推進之中,但其實基層獸醫薪資福利待遇過差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鑒于上述情況,獸醫只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出診費用或是相關藥品的價格,而這無疑會增加養殖戶的生產成本。今后,其實可以嘗試由各地政府主管部門通過發放補貼的方式給獸醫支付必要的勞動報酬,從而減輕其經營成本、分攤其經營風險。這之后,也可以幫助養殖戶控制好養殖過程中的成本投入,提高其生產經營效益。此外,還需要做好駐村獸醫等培訓教育工作,引導其正確認識全新的雞瘟防控形勢、新興防控技術和防控藥物,幫助其更好地開展防控工作。
由于疫苗質量會直接影響到防控工作的整體效果,所以說要從疫苗的生產、運輸以及儲藏等環節著手做好監督把控。在給養殖戶的雞群注射疫苗之前,需要明確本地雞瘟傳染病的流行情況。如果確實存在雞瘟流行的現象,那就應當停止疫苗注射并且從其他方面著手指導養殖戶做好雞群防疫。在正式開始疫苗注射之前,需要根據雞群的種類以及生長情況完成疫苗的前期稀釋工作,要正確認識不同種雞對疫苗吸收可能會出現的差異,提高雞瘟防治工作的有效性。日常儲存方面,需要指導獸醫做好疫苗的冷藏儲存工作,以免因為環境溫度的變化而影響到疫苗的實際效果。注射疫苗期間,要注意按照流程做好針頭等器械的消毒工作,從而避免使雞群出現交叉感染的問題。
在國內養雞行業發展規模不斷增大的大環境下,需要指導養殖戶做好雞瘟的防治工作,進而幫助其用科學嚴謹的方式保障自己的生產效益。前文中筆者參照實際工作經驗就這類問題進行了研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