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鈺,吳蕓慧,黃斌發
(1.平南縣同和鎮農業農村中心 537317;2.平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37300;3.平南縣思旺鎮農業農村中心 537321)
在我國農村地區,主要采取小群體散養方式養雞,這種養殖方式飼養周期較長,但是所養雞營養價值較高、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愛,已成為當前活雞銷售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實際養殖中,因飼養環境不佳、養殖技術水平較低等多種因素,導致散養雞疫病頻發,不僅雞群健康受到了嚴重威脅,養殖戶亦面臨著巨大經濟損失。基于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農村散養雞疫病防治技術水平,強化其技術推廣以及應用。
在養殖過程內,疫病防治技術的推廣工作意義重大,基于此一方面需要對相關防疫知識推廣工作加強重視,另一方面還需做好傳染病的控制工作,由專業角度實現對疫病防治技術的推廣。為切實掌握養殖過程中疫病發生的主要因素,相關工作人員需積極參與基層診斷及治療工作,切實為養殖戶提供專業的保護方案以及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1]。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需積極引導各地養殖戶,以幫助當地養殖戶做好散養雞疾病防治工作,對相關疫病防治方法大力推廣,將疫病防治措施、防疫員聯系方式等公布于養殖戶,保證養殖戶有效防治各種散養雞疫病,協調相關技術以及服務工作。
在日常養殖中,養殖戶應當全面掌握正確的養雞方法。然而,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農村養殖戶對散養雞缺乏正確認識,并未掌握雞群疫苗接種方式,從未接受專業的知識培訓。基于此,相關主管部門需要對養殖戶強化培訓,幫助其建立科學有效的養殖體系,以切實提升養殖戶散養雞養殖技術水平[2]。在農村地區,相關村干部可定期組織養殖戶系統性的學習散養雞養殖步驟,幫助其豐富養殖專業知識,充分認識到散養雞疫病防治技術的價值,同時針對培訓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獎勵政策以及等級評比政策,以提高養殖戶養殖積極性。
當前,絕大多數養殖戶在散養雞養殖中,采取的是過于單一的飼養方法,很難達到標準的飼養要求,導致散養雞存在著嚴重的營養不全問題,散養雞疫病抵抗能力較低,這為相關病原的滋生提供了一個有利的環境條件。在散養雞養殖中,養殖戶需科學合理的配制雜糧以及飼料,以幫助散養雞最大程度的滿足自身生長需求。與此同時,應當盡可能降低各種病原的感染概率,幫助散養雞提升其機體免疫能力,推進散養雞飼養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發展。
在農村地區,養殖戶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在散養雞養殖中,因養殖戶對各種疫病的控制能力有限,專業知識不足,導致其很難科學地判斷雞群內有無疫病,這樣極容易導致疫病的大范圍傳播,造成雞群錯過最佳的疫苗接種時間,對疫病防治中免疫接種的重要性有所忽視。另外,部分養殖戶并未充分認識到疫苗的真正價值,未準確掌握疫苗接種類型以及最佳的接種時間。尤其是當前市場內疫苗種類繁雜,養殖戶無法分辨真偽疫苗,無法保障所購買疫苗的質量,一旦為雞群接種偽劣疫苗,輕者會影響疫病防治效果,重者可能引發雞群的死亡。基于此,需要幫助養殖戶提升自身疫苗識別能力,豐富其散養雞養殖專業知識,使其充分認識到免疫接種工作的重要性。
作為散養雞的主要責任人,在日常養殖中,若雞群養殖前后環境發生較大變化,雞群常突發疾病或者感染病毒流行性疾病。基于此,養殖戶需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養殖戶可將適量維生素、抗生素添加至雞群飼料或者飲水當中,以避免病原入侵雞體,提升散養雞抵抗力[3]。同時,養殖戶還需對自身日常行為加強重視,定期落實相關消毒工作,以避免流行病病原滋生,提升雞群生活質量。
待雞群感染疫病后,部分養殖戶會因多種原因而錯過病雞最佳的治療時間,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引發繼發感染,導致病雞喪失治療價值。此外,部分養殖戶對感染后病雞缺乏專業化的處理方式,對眼前利益過于重視,隨意售賣病雞,導致疫病范圍逐漸擴大。基于此,一旦發生上述情況,相關主管部門必須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科學合理的制定防護方法,以盡可能避免疫病擴散,對感染雞及時做好處理工作,以避免病原二次傳播,盡可能幫助養殖戶減少經濟損失。
綜上所述,在農村散養雞養殖中,各種疫病的發生會對散養雞的產量以及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為切實落實相關疫病防治工作,養殖戶需對科學的散養技術以及疫病防治技術積極學習,同時相關政府部門也需要對疫病防治技術推廣以及應用工作加強重視,引導養殖戶采取科學的養殖管理方式,以其認識提升養殖效果,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散養雞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