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軼偉,遲桂軍,鮑衍冀
(1.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排球運動學院,北京 100084;2. 唐山師范學院體育系,河北 唐山 063000)
體教融合背景下,大學生排球聯賽對高等院校排球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具有促進作用,為排球職業聯賽培養、輸送優秀人才提供了契機。但目前國內科研人員對大學生排球聯賽的關注度要遠遠小于高水平國際級比賽,研究成果不足,難以為大學生排球聯賽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科研助力。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曾有著輝煌的歷史,但從未站到過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的領獎臺上。2019年,以年輕教練員和低年級隊員為班底的新一屆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在2019—2020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北方賽區男子組)比賽中獲得了第12名,拿到進入總決賽的最后一張門票,也是全國唯一一支進入24強男排總決賽的體育院校代表隊。最終在總決賽上,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以5勝4負的戰績獲得了第11名的成績。排球比賽中,發球、扣球和攔網水平能直接反映一支隊伍的進攻能力,對比賽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9—2020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男子組總決賽)為例,對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隊員在比賽中發球、扣球、攔網3項技術得失分情況進行分析,找到與強隊之間的差距,以期為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訓練提供參考。
以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比賽對手得失分對比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數據庫,查閱與排球比賽得失分相關的文獻,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1.2.2 實地觀察法通過現場觀看2019—2020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男子組總決賽),對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比賽對手的9場比賽進行現場統計,獲得相關數據。其9場比賽的8個比賽對手分別為復旦大學男排代表隊(第2名)、中山大學男排代表隊(第5名)、陜西師范大學男排代表隊(第9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男排代表隊(第10名)、北京交通大學男排代表隊(第12名)、武漢大學男排代表隊(第14名)、海南師范大學(第17名)和湖南工業大學男排代表隊(第22名)。其中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男排代表隊共進行了2場比賽,分別是在小組賽和交叉賽。
1.2.3 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檢驗。
1.2.4 對比分析法對統計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比較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對手隊伍在比賽中發球、扣球、攔網等技術的得失分情況。
隨著排球運動的發展,排球比賽不僅體現在技戰術方面的較量上,還體現在隊員身體形態方面的抗衡上。身高、體重和克托萊指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隊員的身體形態。在本次比賽中,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只與進入總決賽前8名的復旦大學男排代表隊和中山大學男排代表隊進行了比賽。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這2支球隊在名次上差距較大,因此將復旦大學男排代表隊和中山大學男排代表隊劃定為第1~第8名階梯(第一階梯)球隊,也就是實力高于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的球隊。在本次比賽中,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獲得第9名的陜西師范大學男排代表隊、第10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男排代表隊和第12名的北京交通大學男排代表隊共進行了4場比賽,這3支球隊的名次與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接近,因此將陜西師范大學男排代表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男排代表隊和北京交通大學男排代表隊劃定為第9~第12名階梯(第二階梯)球隊,也就是實力與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相當的球隊。在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中,只有第1~第12名球隊才能獲得比賽證書,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本次比賽獲得第12名以后的武漢大學男排代表隊、海南師范大學男排代表隊和湖南工業大學男排代表隊各進行了1場比賽,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均戰勝了對手,因此將武漢大學男排代表隊、海南師范大學男排代表隊和湖南工業大學男排代表隊劃定為第13~第24名階梯(第三階梯)球隊,也就是實力不如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的球隊。
由表1可知,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球隊相比,在身體形態各項指標方面均不存在差異。但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三階梯球隊相比,在身高和體重均呈現了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在克托萊指數上也呈現了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相比第三階梯球隊,在高度和力量方面占有優勢。當今排球比賽中,精彩的對抗往往表現為網上高度的較量,隊員的身高優勢是提高網上高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扣球高度高,隊員往往可以居高臨下地進行超手扣球;攔網高度高,隊員手臂可以離球更近,縮小對方扣球的過網面積,給對方扣球隊員造成心理壓力;力量素質好,隊員在扣球進攻時可以不過于考慮扣球線路,靠力量優勢就可以把攔網手打開,造成打手出界得分;發球進攻時,可以靠力量優勢破壞對方接發球的效果,減輕本方攔防的壓力。因此,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在高度和力量方面的優勢,是戰勝第三階梯球隊的因素之一。

表1 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比賽對手身體形態情況統計表
2.2.1 得分情況排球比賽的得分由本隊主動得分和對手失誤送分組成,其中主動得分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重要的得分手段。由表2可知,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各球隊主動得分的技術依次為扣球、攔網和發球,其中扣球得分占總得分數的70%~80%。扣球作為得分的主要技術,其質量及成功率的高低是比賽勝負的關鍵。研究數據也充分驗證了扣球技術是中國大學生男排代表隊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
統計顯示,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一階梯球隊和第二階梯球隊相比,雖然在各項技術得分能力方面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場次和局數相同的情況下,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的整體得分還是低于第一階梯球隊和第二階梯球隊的,說明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一階梯球隊和第二階梯球隊的差距并不大。在比賽過程中,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一階梯球隊共進行了2場比賽,在2場共8局的比賽中,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比賽對手3項技術總共相差20分,平均每局差2.5分;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二階梯球隊共進行了4場比賽,在4場共17局的比賽中,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對手3項技術總共相差33分,平均每局差1.94分。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在6場比賽中,有2場打滿5局,3場4局,1場3局;在6場25局比賽中,有14局打到20分以上決出勝負,14局中有9局在2~3分決出勝負,9局中有4局勝5局負。數據充分反映出,如果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在負的5局中多抓住1~2分的機會,就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名次。
在防反體系中,攔網成為抑制對方進攻的重要環節之一。由表2可知,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三階梯球隊相比,在攔網得分方面呈現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戰勝第三階梯球隊的比賽中,在攔網環節給對手造成了較大的壓力,這與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的身高優勢密不可分,特別是三點進攻時,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的身高優勢更加集中,3輪攔網給對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攔網優勢減輕了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后排防守的壓力,爭取了更多的防反進攻的機會,為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在防反階段擴大比分優勢,奪取最終比賽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表2 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比賽對手得分情況統計表
2.2.2 失分情況排球比賽以發、扣、攔3大技術為主要的得分手段,但是如果對手失誤,也是本方得分的有效手段。
從表3可以看出,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各球隊主要失分技術為扣球和發球失分,占比均較高,攔網失分占比均最低。但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各球隊相比,失分總數均低于對手。經統計學檢驗,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球隊的扣球失分、攔網失分、發球失分相比,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一階梯球隊相比,在扣球失分方面明顯高于對手,呈現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雖在比賽中自身失誤較對手少,但若想早日進入第一階梯球隊的行列,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還應減少扣球失分。通過對比賽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分析發現,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扣球失分的主要位置是主攻隊員,扣球失誤占全隊總失誤的48.39%。主攻隊員扣球失誤較多,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主攻隊員在比賽中承擔了大量的接發球任務,對方隊員為了破壞主攻隊員的進攻節奏,往往采用讓前排主攻隊員先接發球后進攻的發球戰術,主攻隊員的進攻助跑節奏受到影響,就會導致彈跳高度或人球關系不理想,增加了扣球失誤的概率;另一方面是在接發球或防守起球不到位的情況下,主攻隊員承擔了更多調整進攻的任務,特別是在起球效果較差的情況下,二傳隊員往往很難進行背傳球,而是更多地選擇傳或墊調給正面的主攻隊員,在面對對方集體攔網的情況下,這些困難球對主攻隊員的個人能力要求更高,主攻隊員承擔的心理壓力也更大,經常出現怕被對方直接攔死而過于追求扣球線路的現象,導致扣球出界或下網的失誤較多。

表3 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比賽對手失分情況統計表
此外,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一階梯球隊相比,在發球失分方面明顯低于對手,呈現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自身發球失分少,因此對手必須依靠大量的主動得分才能贏得比賽勝利。相反,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努力從對手身上去拼防反過程的每一分,最終沒能讓一個對手球隊以3∶0輕松取勝,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充分珍惜了這次難得不易的比賽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了比賽分數,增加了比賽局數,延長了比賽時間,為自身積累大賽經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1.1 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雖獲得本次比賽位居第11名,但在身體形態方面與第一階梯球隊不存在差距,特別是在身高、體重和克托萊指數方面要優于第三階梯球隊。
3.1.2 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一階梯球隊相比,在扣球、發球和攔網3項技術得分能力方面均不存在差距,在攔網得分方面優于第三階梯球隊。
3.1.3 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與第一階梯球隊相比,主要差距是扣球失分較高,但發球失分要少于對手球隊。
3.2.1 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在今后的訓練中,要著重加強主攻隊員接發球進攻和調整進攻的訓練,改善主攻隊員扣球技術的控球能力,降低扣球進攻失誤率,縮小與第一階梯球隊的差距。
3.2.2 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在今后的訓練中,在保持發球失誤率低的前提下,要加強隊員發球的攻擊性,提高發球得分率和破攻率,以提高發球攻擊性來帶動攔網得分率。
3.2.3 北京體育大學男排代表隊要樹立能夠站到領獎臺上的信心,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在訓練中取長補短,力爭在每次比賽中盡最大努力創造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