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思雅
2022年已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年,黨的二十大順利召開,中國共產黨正帶領人民邁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時代與世界不斷翻新,神州大地煥發著新氣象,也為蕓蕓眾生注入“新”的力量。
新發展承于改革,繼于創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鄉村醫療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醫共體改革,由政府主導,將醫療資源打通統一配置,為解決基層就醫難題提供了新的方案,破解了農村“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在政府主導改革的同時,受到發展瓶頸和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也在數字化轉型中謀求新發展。改革與轉型讓現有資源煥發新生機,而新發展理念則推動中國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綠色低碳成為關鍵詞。氫能作為清潔能源,正在引領著新的能源革命。對鋰電池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讓“鹽湖提鋰”受到新關注。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釩電池也成為新寵。改革與創新共同推動著高質量發展。
新作為始于機遇,成于實踐。時勢造英雄。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科技的進步、人才的支撐,這是科技工作者的機遇,也是挑戰。廣大科技工作者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進行科學研究,為科技創新貢獻力量。思想理論大時代也為新聞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千千萬萬的媒體人扎根群眾,在新時代中展現新作為。時代的課題最終要落在實踐。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勞動課的回歸。教育工作者們積極探索,力爭讓學生在勞動教育里得到充分的成長。勞動課程建設也將在探索中不斷完善。環保人士張一凡,不僅自己致力于環保行動,也帶動朋友一起加入,努力用環保實踐鑄就綠水青山。時代創造了新的機遇,勞動者們奮發作為,以實踐回應。
新生活源于追求,歸于感受。疫情的影響,人力市場的變化,讓很多人面臨著工作的調整,生活的變化。面對生存的挑戰,生活的問題,很多人及時調整心態,積極追求,并尋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如“被迫”轉行的周小寧,在被裁員之后,勇敢走進心理學這一新領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新幸福。個體的感受是生活的起點,亦是生活的歸宿。劉卡妹在斷舍離中收獲了新的生活方式。屋子漸空了,內心卻更充實了。而遠離城市喧囂的新農人春陽,則在農場生活中感受到寧靜與幸福。新生活的美好不僅在于物質的豐盈,更在于精神的富足。
新,是一種昂揚向上的面貌,一種噴薄而出的力量,一種引人奮進的精神,一種豁然開朗的心境。這是時代賦予每個人的陽光。
小康新媒體互動
@小康雜志社:最短的旅程,最長的期待#東航首駕C919飛行圓滿成功#
@@kai0853:?又是一個四十年。
@小康雜志社:近幾日,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爆發了大規模的群眾抗議游行,抗議活動曾一度失控,人群試圖對機關大廈發起沖擊。
@愛歷史的小鴿子:?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市大游行,這是真的出大事了!
讀者觀點
非常喜歡《小康》雜志的文化欄目,能夠了解到很多新的行業動向,認識其中的頂尖人物。
——洛陽?許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