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陳德昌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重癥醫學的開拓者、締造者和奠基人,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陳德昌因病于2022年12月10日23時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作為國內重癥醫學的領軍人物,陳德昌曾歷次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力挽狂瀾。1979年,他被醫院外派到法國巴黎第五大學科欽醫院學習現代重癥醫學知識,兩年后學成回國。1984年,參照國際先進的學術理念和組織模式,北京協和醫院建立了中國第一家規范化的綜合性ICU,有7張床位,陳德昌被任命為首任重癥醫學科主任,其團隊在嚴密的監護和高強度的治療中,于白駒過隙的一瞬間抓住生命的轉機。
誠信者?陳金英
近日,“92歲奶奶10年還清2077萬債務”登上網絡熱搜,主人公是浙江麗水的“誠信奶奶”陳金英。30多年前,退休后的陳金英開始創業,生產中老年羽絨制品。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事業高峰期,她熱心公益,曾捐贈善款57萬多元以及價值幾十萬元的羽絨制品。81歲那年,陳金英公司資金周轉出了問題,有人勸她申請破產,她果斷拒絕:“這哪成啊,欠了別人錢是一定要還的。”她變賣廠房抵債,開始去街頭、老年公園擺攤叫賣羽絨服,10年時間共還清了2077萬元。因為守信重諾,她獲得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助人者?陸肖梅
10年前,陸肖梅在昌邑市文山小學擔任班主任,了解到班上一位叫劉雅軒的女生家庭困難。于是,她說有一位“好心人”想資助她們,從那以后,每個月都定期往雅軒銀行賬戶里打錢,她說,“當時我家里條件也一般,拿不出更多錢,不好意思說是自己,也不想讓孩子有心理負擔。”2021年,劉雅軒考上大學,提出想要見一見那個默默資助她十年的“好心人”,在她一遍遍請求下,陸肖梅終于告訴了她真相。得知真相的雅軒十分感動,她寫了一封感謝信寄到自己曾經的小學,向所有人揭開了這塵封十年的“秘密”。
圓夢者?昕瞳
9年前,18歲的昕瞳因車禍失去一只眼球。后來,她偶然間看到一位外國博主給自己做了一個鈦合金的眼片,于是就開始研究義眼,成為一名義眼制作師,為更多單眼群體找回自信。她不斷嘗試,用切身感受提高義眼眼球的逼真性和舒適度。在經歷幾年的學習和訓練后,今年,昕瞳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除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制外,也會在網絡上科普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義眼片。最近,昕瞳在義眼中植入了一個磁吸燈,配有控制開關,可以令義眼保持發光。她說,“要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果有想法,就要去嘗試,說不定會成功。”
匠心者?曾華榮
近日,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入伍30年的“兵王”曾華榮光榮退休了。30年前,他帶著從軍夢想來到部隊,白天跟著帶教師傅學習飛機維修和保養技能,晚上按照自己的讀書規劃鉆研,逐漸成長為機務大隊的業務骨干,至今仍保持著某機型3分鐘拆裝輪轂、28秒默畫試車曲線圖的全團紀錄。他維護的飛機曾連續8年被評為“樣板機”,多年來他安全保障飛行2200多小時,被東部戰區空軍授予“一級強軍工匠”稱號,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榮獲“優秀士官人才獎二等獎”,被空軍評為“優秀機務工作者”……一項項榮譽的背后,是一名機務老兵的熾熱初心和極致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