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以來,黃河濕地濟源段實行黃河沿岸濕地恢復性建設,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前后實施了黃河濕地生態恢復一期、二期及濕地保護項目等工程,拆魚塘、收網箱、填砂場,修復濕地面積830畝,為水鳥打造了一方天堂。
站在濕地觀鳥臺上,遠眺蘆葦叢一片金黃,與廣闊的水域相映生輝,候鳥成群結隊地在靠近蘆葦叢的水面上覓食嬉戲,為冬日的黃河濕地增添了靈動。
2022年1月上旬,國有濟源市南山林場開展黃河濕地鳥類調查研究工作,全面掌握水鳥的種類、數量、分布的變化情況,水鳥重要棲息地及其保護和受威脅的情況等,為進一步加強水鳥資源保護提供依據。監測表明,越來越多的候鳥遷徙到濟源濕地后并沒有離開,鸕鶿、鳳頭潛鴨、白骨頂成為了濕地種群數量最多的候鳥。
據統計,目前黃河濕地保護區濟源段內有各種鳥類206 種,其中黑鸛、白鸛、金雕、玉帶海雕、大天鵝、小天鵝等列入國家重點一級、二級保護的鳥類共36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