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剛 晉 迪 張 磊
(1.運城學院體育系,山西 運城 044000;2.運城學院文化旅游系,山西 運城 044000)
北京冬奧會舉辦對我國冰雪旅游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在促進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新業態的形成、區域經濟結構轉型發展、冰雪運動的普及、冰雪文化的傳播等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產業起步較遲,但也有具有明顯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區域、自然環境、人文情懷等方面,但與冰雪旅游產業發展較好的東北三省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在山西省經濟轉型發展和國家大力發展冰雪產業的背景下,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基于此,文章運用定性與定量的方法對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產業的現狀進行系統分析,總結其在發展過程中的優勢、劣勢以及存在的機遇和面臨的挑戰,將SWOT 分析與AHP 分析相結合,對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發展情況進行科學的評價與分析,研判出有針對性的發展戰略,為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根據研究的目的,采用直接和間接訪談的方式就研究的邏輯、內容分別訪談相關專家,建立“SWOT-AHP”模型并對指標賦予權重。
通過專家訪談確定問卷的訪談內容。隨后將問卷發放給相關專家25 份,回收25 份,其中有效問卷22 份,有效率88%。問卷的信度檢驗使用重復測試進行檢驗,對兩次問卷的問題采用相關軟件進行處理得R=0.85(R>0.7),證明所獲得的數據具有較高的可信度。效度檢驗結果如表1。

表1 問卷效度檢驗(n=22)
選用層次分析軟件(yaahp 層次分析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運用層次分析法(AHP)將問題進行定量分析,可將復雜的問題的各影響因素分為有關聯的有序層次,文章擬通過SWOT 的指標進行定性分析對單個指標排序,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依據。
2.1.1 地理位置優越,旅游資源豐厚
首先氣候方面:晉南地區位于黃河中上游,四處環山受海洋氣候影響較小,屬于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氣溫均在0℃以下[1],為冰雪項目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5 個半月的冰雪期為晉南地區開展冰雪旅游提供了基礎保障。其次在地理位置方面:晉南地區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地處晉、陜、豫三省交匯處。與鄭州、太原、西安大城市相鄰,交通便利,目前已經形成了高鐵、公路、航空相交織的交通網絡,能滿足冰雪旅游愛好者的出行需求。其中運城張孝機場不僅是晉南地區航空運輸的重要地,也是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的空中樞紐。
豐厚的旅游資源是實現冰雪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前提,也是新業態形成的基礎。晉南地區的歷史文化作為山西乃至中國的縮影,旅游資源豐厚,自然景觀秀麗,擁有像壺口瀑布、洪洞大槐樹、鸛雀樓、關帝廟等全國知名旅游景點數十處。為晉南地區發展冰雪旅游產業、提升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強力的支撐。
2.1.2 民俗與體育融合度高
產業之間的關聯性是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產業之間融合而形成新業態是其發展的關鍵[2]。在山西省加快旅游資源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為夯實晉南地區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傳統的旅游資源與體育資源互融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旅游資源,例如,與自然資源相結合的黃河壺口瀑布河津禹門口漂流,與晉南民俗活動相結合的高蹺社火表演等。具有地域特色的體育旅游資源為晉南地區體育旅游提供了基礎和保障,同時也為晉南地區冰雪旅游資源提供了寶貴經驗。
2.1.3 群眾基礎扎實
豐厚的自然資源、適宜氣候特征以及五千年中國歷史文明,為晉南地區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山西省政府轉型發展需求的引導下,冰雪旅游產業作為冬季旅游最受歡迎的一項體育旅游項目受到了大力支持。據統計,晉南地區目前擁有滑雪場地10 個,2019年晉南地區參與冰雪項目人次達到60 萬。良好的群眾基礎推動晉南地區冰雪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2.2.1 缺乏綜合性人才
綜合性人才在冰雪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能夠促進冰雪運動項目發展,也能夠帶動其關聯產業的綜合發展,是決定冰雪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通過對晉南地區滑雪場的調查發現,目前滑雪場工作人員存在服務意識缺乏、管理能力偏弱、相關專業知識匱乏的現狀。進一步了解發現,山西省內高校沒有開設與冰雪旅游相關聯的專業,制約了其冰雪旅游產業發展。
2.2.2 配套設施不齊全
目前晉南地區冰雪旅游開發形式是在原有的“旅游景點”進行冰雪運動場地建設,或者是在冰雪運動場地外進行“旅游景點”的開發。介于目前晉南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和旅游業的現狀,旅游景點現有的冰雪運動設施存在專業性差、管理混亂等現象,滑雪場附近開發旅游項目存在與主題脫節等現象,亟需深入開發。
2.2.3 缺少普適性的冰雪賽事
普適性的冰雪賽事不僅可以豐富冰雪旅游的產品,也能夠刺激受眾參與冰雪旅游的動機。晉南地區的冰雪運動發展較為緩慢,不具備舉行大型賽事的條件。而節日性的冰雪賽事能增加區域文化交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同時也能夠提升城鄉規劃水、增加資源要素的流通。據調查可知目前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缺乏普適性的賽事來打造冰雪旅游的區域知名度,群眾參與度提升乏力。
2.2.4 宣傳力度不足
晉南地區的冰雪旅游項目以“體驗式”“參與式”為主,尚未形成冰雪運動的競技運動項目,冰雪運動產品的屬性致使晉南冰雪旅游項目所輻射到的受眾以附近居民居多。目前所構建的服務交流平臺仍處于基礎消費群體,缺少冰雪運動特定群體的交流平臺,且所構建平臺均處于初期階段,各項功能均有待完善。從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產品和交流服務平臺看,晉南地區冰雪旅游傳播力度仍處于初級階段,傳播力度較小。
2.3.1 國家政策的引導
為促進全民健身,推進冰雪運動的發展,提升冰雪運動的普及。國家體育總局分別在2016年頒布《國家體育總局積極推動“三億人上冰雪”》,2021年頒布了《體育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為冰雪運動設定了發展目標和發展的依據。山西省政府為促進冰雪運動的發展,督促相關部分頒布相關政策、方針共同促進山西省、各地區的冰雪運動項目的普適性發展。國家及地方政府所頒布的政策和任務不僅推動冰雪旅游在晉南地區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對冰雪旅游項目走進民眾生活有積極的影響。
2.3.2 產業融合發展的需求
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是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實現山西省經濟轉型發展的需求。作為能源大省的山西省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等第三產業也是實現其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山西省“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跨界融通培育新業態的要求,冰雪旅游產業是冰雪產業與旅游產業二者融合發展所形成的新業態,能夠滿足冰雪愛好者和旅游愛好者各自的需求。發展晉南地區冰雪旅游項目不僅能夠促進山西省冰雪運動的發展,亦能夠填補晉南地區冬季旅游項目薄弱的劣勢。山西省經濟轉型升級是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發展的大機遇。
2.3.3 大型賽事舉辦的輻射
山西省第二屆青年運動會冰雪項目的舉辦為大眾普及了冰雪運動的基礎知識,調動了大眾參與冰雪項目的積極性,為冰雪運動旅游產業在晉南地區發展奠定了基礎。北京冬奧會的舉行帶動冰雪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冰雪旅游消費、專業人才需求、冰雪知識普及等新業態發展的需求提供更專業的知識理論,也為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產業在冰雪運動、社會效益等相關聯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2.3.4 經濟增長與人口紅利的推動
晉南地區處于晉、陜、豫三省交匯處,其中河南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晉南地區是山西省人口最多的地區,渭南市是陜西省中人口最多的地區。龐大的人口基數勢必會給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創造新的機遇,助力冰雪旅游產業的繁榮。另外,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國家對旅游產業、體育休閑產業的引導,加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健康生活理念的加深,這些都為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基礎保障。
2.4.1 省內外冰雪旅游資源競爭
晉南地區開展冰雪旅游既是夯實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需求,也是推動山西經濟轉型的必由之路。晉南地區開展冰雪旅游項目有自身的優勢,但也受省內外各方資源的競爭。在省內相較于大同、太原等地,晉南地區存在冰雪期較短、設備不夠完善、規模不大等劣勢;相較于省外的河北省、東北地區,晉南地區在冰雪文化、經營模式、冰雪設施的專業度、冰雪項目的種類等方面都處于劣勢,這些地區雖距晉南地區較遠但仍存在受眾分流、服務滿意度對比等現象,對晉南地區的冰雪旅游產業構成威脅與挑戰。
2.4.2 政府導向性缺失
北京冬奧會激起了全國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的浪潮,國家體育總局、文化旅游部等相關部門出臺了促進冰雪運動、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各省市也響應全國號召印發與該地域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相適宜的政策、法規,助力當地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例如為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和提升本省冰雪運動的普及,河北省結合張家口作為冬奧運舉辦地這一情況印發了《河北省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除了提到發展冰雪產業外,還指出打造張家口冰雪產業聚集區,建設京張體育旅游帶等。與此相比,晉南地區在政策上缺乏具體指導性文件。
2.4.3 資源要素分配失衡
晉南地區的冰雪旅游產業資源豐富但起步較遲,經營形式、冰雪文化構建仍不成熟,從人才、財力等資源要素的流動上看,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發展的資源要素分配上面臨挑戰。在政策和市場的驅使下晉南地區的冰雪旅游業開發處于火熱狀態,相關冰雪旅游資源的爭奪也必然成為白熱化狀態。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有效整合各方的資源優勢,做強做大冰雪旅游產業,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旅游項目是晉南地區在發展冰雪旅游產業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
3.1.1 AHP 層次結構圖及判斷矩陣的構造
依據對晉南冰雪旅游發展的S、W、O、T 的分析,建立AHP 層次分析結構圖,包括目標、準則、方案三個層次(見圖1)。

圖1 基于SWOT 的層次結構分析圖
依據AHP 的衡量標度(見表2),對層次結構圖中S、W、O、T 中的要素進行兩兩比較,經過4 個輪次的信息反饋得出每個組重要程度數值。以S 組為例,將該組各個要素進行相互比較,判斷所得矩陣(見表3)。

表2 AHP 衡量標度

表3 S 組的比較判斷矩陣
3.1.2 各因素指標權重及一致性檢驗
通過表2計算可以得出CR=0.025<0.1,故可以認為S組指標的判斷矩陣符合檢驗要求。經過對上述結果的整理可以得出矩陣的權重(表3),以此可以計算得出S、W、O、T各組指標權重和一致性檢驗結果(見表4、5、6、7)。

表4 S 組指標權重及一致性檢驗結果

表5 W 組指標權重及一致性檢驗結果

表6 O 組指標權重及一致性檢驗結果

表7 T 組指標權重及一致性檢驗結果
影響因素對目標層的作用大小為力度[6],力度=估計強度×權重(估計強度按照0-5 的分數表示,其中S、O 使用正值表示,W、T 使用負值表示,力度絕對值越大強度越大)。據此可以得知:∑Si=3.370、∑Wi=-2.479、∑Oi=4.364、∑Ti=-3.532,影響因素力度絕對值大小為∑Oi>∑Si>∑Wi>∑Ti(如表8所示)。

表8 各指標因素力度計算結果
3.2.1 SWOT 路徑四邊形
分別將S、W、T、O 的力度總和作為4 個變量的半軸,在坐標系的半軸上標出S′、W′、O′、T′,依次連接形成SWOT 發展路徑四邊形(如圖2)

圖2 SWOT 發展路徑四邊形
3.2.2 晉南冰雪旅游發展路徑確定型,通過路徑強度系數ρ預測路徑的強度。在路徑類型與
SWOT-AHP的模型中,通過路徑方位角θ判別戰略的類路徑強度的坐標中,以坐標(θ,ρ)形成θ的方位角和ρ的路徑向量,進而判別路徑類型和路徑強度,從而選擇合適的發展戰略。
通過計算可知坐標(θ,ρ)=(72°,0.6268),位于第一象區(由圖3可知),說明晉南冰雪旅游的發展機遇較大,同時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發展的優勢也很明顯。故晉南冰雪旅游發展戰略應當選擇開拓型戰略。

圖3 戰略類型與戰略強度
開拓型戰略是將晉南地區冰雪旅游優勢和發展機遇相匹配,將晉南地區的冰雪資源優勢和旅游資源優勢與社會環境機遇相結合,以達到利益最大化的戰略。
在冬奧會的影響下冰雪旅游項目深受旅游愛好者和冰雪愛好者的喜愛,在經濟利益的趨動下和專業技術條件的受限,所開發的冰雪旅游項目呈現出了同質化嚴重、區域特色不鮮明的特征。民俗體育項目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傳統,極具地域特色,晉南地區民俗體育項目包含著晉南地區人民大眾勤勞奮進、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經久不衰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將民俗體育項目融入到冰雪旅游中,不僅能夠彰顯出晉南地區冰雪旅游的特色,避免冰雪旅游項目同質化的現象,還能夠通過“冰雪+旅游”的模式打造出晉南地區的城市名片,吸引更多的冰雪旅游愛好者參與晉南地區冰雪旅游中來。
發展冰雪旅游項目是以“受眾”為核心,通過挖掘冰雪文化為發展路徑,將冰雪旅游所特有的冰雪資源內涵展現出來,使“受眾”感受到冰雪旅游的魅力。首先,晉南地區應充分運用自身的地理優勢,從“受眾”的特點出發全面分析,從歷史遺跡、民俗特色、自然資源等各方面著手,構建能夠滿足不同受眾群體需求的冰雪旅游文化。其次,將所形成的冰雪旅游文化優勢轉換為產品優勢和區域優勢,增強區域冰雪項目的影響力。
冰雪旅游產業是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產業之間融合發展所形成的新業態,晉南地區理應順從市場需求的變化,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在國家、省、市政策的引導下開創新的格局。處于新業態發展初期的晉南地區,發展的過程中需對現有的條件進行科學的研判,揚長避短,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實現快速、高效的發展。通過打造自身區域冰雪旅游的名片,實現以點帶面夯實晉南地區旅游軟實力,助力山西省經濟快速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