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藍 陳青青

香港社會一直期待能在1月8日國家全面開放入境措施的同一天,實現與內地恢復通關。如今愿望成真了,這也是港人收到的最好的春節禮物。
預約平臺開放后瞬間爆滿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5日發布通知稱,自8日起優化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措施,包括取消對港澳來往內地航班客座率限制,逐步有序增加航班數量;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游、商務赴港簽注;有序恢復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旅游。通知表示,自香港入境人員憑行前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入境,不再對自香港入境人員實施全員核酸檢測。
5日下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召開記者會宣布,中央已通過通關安排并將于8日恢復,屆時將有7個口岸開放,其中深圳灣、文錦渡、落馬洲支線口岸為確保安全、有序及順暢,將設人數限制,北上、南下人次各設5萬個配額,兩地人士須經網上平臺預約;空、海及港珠澳大橋也岸占1萬個配額,入境內地后無須檢疫。為方便及保障身處內地的港人回港以及在港內地人士,兩地政府同意相關人士不納入配額。換言之,香港每天最多6萬港人經海陸空口岸北上。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高鐵停運已3年,需要進行演練、重新熟悉系統,不遲于1月15日復運。
北上人士除了內地居民,須事先網上成功預約口岸及時段才能過關,其中深圳灣口岸每矢名額1萬人、文錦漫5000人、落馬洲支線口岸3.5萬;經港珠澳大橋北上的司機及乘客,每日上限1000人。5日傍晚6時,預約系統一開放,就有大批市民涌入,塞爆平臺。
通關之后如何防疫受關注
通關之后防疫該怎么辦,一直是香港社會關注的焦點。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在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香港現有756種中成藥含撲熱息痛,主要品牌供應穩定,有足夠五六個月的存貨。特區政府不排除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對買賣這些藥物進行規管;至于疫苗,短暫來港的非香港居民不能在港接種特區政府提供的房費疫苗。李家超表示,目前香程度已接近百分之百,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確保入境人士的風險可控,加上本港疫苗接種率高、感染數字已超過250萬,顯示已建立抗疫屏障,又有足夠藥物,醫療體系也已優化,“整體認為通關帶來的風險都是可控的”。
5日這一天,澳門特區政府也召開記者會宣布調整入境措施,自8日零時起從內地、香港或臺灣地區入境澳門的人士,無須出示任何新冠病毒檢測證明。
通關消息發布后,香港入境處四個協會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已積極做好通關后的應對方案,管理層靈活調配人手,在管制站進行演練,務必全力配合恢復通關。國泰航空將增加前往內地的航班數量超過一倍,自14日起每周共有61對航班往返于香港和內地13個城市。
為經濟復蘇打下強心針
香港東方日報網稱,香港2022年11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估計為295億港元,按年下跌4.2%。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5日在電臺節目表示,去年全年零售業生意都不理想,通關將幫助本港零售業復蘇,因為零售生意有1/3來自入境旅客。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預期,去年全年香港出口按年下跌6%,不過受惠內地重新開放經濟,香港今年出口有望反彈5%。
港媒注意到,國務院的通知發布后,內地旅游平臺同程旅行上,香港旅游相關搜索量瞬間上漲379%,內地往返香港的機票搜索量瞬時上漲287%,香港酒店搜索量上漲163%。同程研究院分析稱,香港、澳門一直是內地居民的熱門旅行目的地,日前兩地相繼向內地居民開放了復必泰二價疫苗的自費注射服務,增加了旅游熱度。預計春節假期赴港旅游將迎來一波小高峰。香港旅游界議員姚柏良認為,初期6萬人配額是合適數目,期待特區政府在實行一周后,盡快檢討配額安排,以滿足春節期間港人回鄉探親的龐大需求。
香港選舉委員會委員陳曉鋒博士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國家在春節來臨之際放出利好消息,大大振奮了香港社會的信心。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青研香港召集人陳志豪5日成功預約了1月回深圳的通關名額。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期盼能夠免隔離檢疫進入內地,,是數百萬香港人3年來的共同愿望”。很興奮在中央的安排及特區政府的準備下,能夠在春節前實現免隔離檢疫通關,讓數百萬香港市民能夠在春節期間返回內地,可謂最佳春節禮物,并且為內地與香港強勁復蘇打下最大的強心針。他預期香港可更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會進入新階段。“我對2023年充滿信心,”陳志豪說。▲
環球時報2023-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