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瑪胡

我常常借錢給病人,倒不是刻意,也不是主動。一個大學生慌慌張張地來看病,說胸痛,我開了胸片讓他拍,他杵在那兒不動,我問怎么了,他說沒帶錢。我奇怪,怎么來看病不帶錢?小伙子說,到校醫院檢查,醫生聽了肺部后讓他趕快到大醫院拍胸片,他嚇得坐上的士就來了,忘了帶錢。我暗自好笑,能怎么辦呢?掏出100塊錢給他去拍胸片,又簽字擔保把他收住院——是氣胸。這事就被忘在腦后。過了幾天,他同學推著他來找我,說家人的錢剛剛寄到,有錢還我了。我半開玩笑半當真地問他:“吃飯的錢有嗎?要不你接著用?”他拼命點頭,有錢吃飯。
這種事時有發生,多半是年輕人。其實借錢出去我是沒指望還的,只求心安,比較阿Q精神地想,反正沒有這錢我也一樣過。不過,還從來沒有人不還我錢。
一天,連續碰到3個病人就診,都需要住院治療,又都是帶的錢不夠住院押金,一個帶300,一個帶200,一個帶400,我按慣例大筆一揮,簽字收住院,叮囑他們明天一定交費用,能用醫保卡就用上醫保卡。其中一個病人是要做冠脈造影的,詳細詢問我做冠脈造影的過程和優缺點,我看他比較擔憂,豪爽地說:“不要緊,做之前我去看你。”
術前討論時,我想起我說的話,去病房看他。他看見我,喜出望外。我說:“我答應術前要看看你的,不能言而無信啊。”詢問了他的治療情況,突然想起來,隨口問他:“后來你交合作醫療卡和錢了嗎?”他理直氣壯地說:“不慌,不慌,待做了冠脈造影看要花多少錢,再一起交。”我吃一驚,什么?沒交錢?頭一遭碰到這種情況。我本來胖,好出汗,看他不像賴賬的人,于是開玩笑對他說:“你看你,把我的汗都嚇出來了,我是給你擔保了的,你不交錢,不是害我?”他很坦然,說:“你是個好人,我蠻敬佩你,你放心,我不會害你的。”
話我相信,但心里沒底,一扭頭,指著旁邊床的病人笑說:“你問問人家住院交了多少錢,都是2000、3000,你才交200,你看我冒多大的風險?”旁邊的病人沖我訕笑,我定睛看,問:“哎,你不也是我簽字擔保進來的嗎?交了300。”念頭一轉,再問一句,“你交錢了沒?”他不好意思,小聲說:“住院處說我有醫保,不用交。”
隔壁床的爹爹說:“我一進來就交了5000。”
我手一叉腰,頓足道:“是啊,這才是正常的交費啊。我跟你們說,你們來那天,我簽了3個人,3個加起來還不到1000塊錢……”話沒說完,想起第三個只交400塊的,接著說,“我不跟你們說了,我去看看那個交了沒有,總要交一個吧。”
話是玩笑話,不過,下午電腦顯示,3個人的賬戶錢都是富余的了。
(張秋偉摘自《病人看病醫生看人》/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