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華明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對于生活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相關部門對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予以高度重視。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景觀設計與養護管理是最為核心的兩部分內容。只有充分意識到景觀設計與養護管理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重要性,才能應用正確的景觀設計方法和科學的養護管理措施提升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質量,為城市的生態化發展打好基礎。
隨著園林工程項目的日漸增多,為有效發揮園林工程的綜合效益,人們對園林綠化養護的關注度明顯提高。養護管理在園林綠化中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可對園林中的一切要素開展人工干預,保障各種植物的可維持在最佳的生長狀態下,進而可在園林內形成層次分明、高低錯落、色彩豐富的景觀效果,發揮各種植物在園林中的經濟、社會和生態作用。
(2)養護工作的開展可在園林內營造獨特的景觀效果,給人們帶來絕佳的視覺體驗和心理感受,因為養護工作中涉及了植物修剪和造型,可根據人們的審美需求來營造出形態各異的景觀。經由一系列的養護管理工作實施,可最大程度上實現植物的資源化利用,提升園林工程的綠化效果。
(3)養護管理工作可提升園林工程管理水平,對于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都有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植物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系,因此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到植物的生物特性,采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合理搭配,如果將生長互斥的植物種植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兩類植物之間的斗爭,甚至死亡,嚴重影響園林設計效果,同時也會增加整個項目成本。由此可見,城市園林設計相關設計人員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功底,秉承客觀謹慎態度,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植物的生長特性。
園林綠化的養護工作開展時,所涉及的灌溉、施肥工作都與土壤特性有著直接的關系,為保障這些養護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在對土壤加以準確分析的基礎上開展。因此,土壤因素同樣會影響到養護效果,如果在養護管理工作中缺乏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分析,土壤的酸堿度、透氣性、持水性都將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在灌溉工作的開展中,要根據土壤的保水性、植物的需水量,或者其他的氣候因素等分析,選定最佳的灌溉時機,并確定每次的灌溉水量、灌溉周期。再比如,在施肥過程中,需根據土壤成分的分析結果、植物生長中的營養需求,保障所施肥料種類的正確性。
地球雖然是循環體系,但是由于不同的大陸板塊之間有著大洋或者其他地理條件阻隔,不同區域內的生態系統有著差異性。近些年來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區域間的交流逐漸增大,因此借助人類渠道的外來物種也會對其他地區造成侵襲和危害。當前的城市園林規模和數量逐漸增加,引進的植物種類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設計師并沒有注重外來物種與本土化植物的搭配合理性,往往將目光集中在美觀性和觀賞性等方面,部分外來物種有時無法適應新的生態環境,出現存在生長以及發育困境;而另一部分外來物種則可能對原有的生態環境造成侵襲,不僅導致后期的清除治理成本急劇增加,還直接降低了本地生態系統平衡性。
對園林綠化工程項目而言,養護是一項專業性的工作,此項工作是長期性的過程,需定期開展,養護不僅僅涉及了基本的灌溉和除草,更涉及了病蟲害防治、施肥、修剪等一系列工作,不論是哪一項養護工作,都需要交由專業人員來完成,一旦在養護工作的開展中,缺乏專業人才的分配,或者從事各項養護工作的人員專業素質偏低,不僅無法發揮人員在養護方面的專業優勢,也會導致養護工作無法達到預期。因此,人員的專業素質將直接影響養護工作的水平,只有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根據養護工作要求配置了高素質的養護人員,這些養護人員才能夠在自身的工作中密切關注各種植物的生長狀態,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養護措施。
園林植物種植時,還會種植很多花卉,如金盞菊、三色堇、長春花、美女櫻、萬壽菊、醉蝶花、四季海棠等,花卉通常以花叢、花帶、花臺、立體花卉、花境等形式展現出來,在美化園林的同時也能增加人們的觀賞效果。花卉觀賞性強,在養護過程中,除了要重視施肥、灌溉、除草、防治病蟲害、補植等關鍵技術的實施,還要注重提高花卉的開花率和延長花期。花卉栽種方式不同,養護關鍵技術也不同,而不同的花卉類型,養護的關鍵點也不同。花卉作為觀賞性強的園林植物,應從細節入手養護。如盆栽花卉栽種時,一般選擇扦插、整體栽種的形式進行。為了預防病蟲害,花卉幼苗時期可以在花盆器皿中栽種。盆栽過程中灌溉十分重要,水過多過少都不行。另外還要根據各花卉的不同特點,以及季節和天氣變化等做出必要的養護調整。地栽花卉養護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土壤十分關鍵,應根據種植的花卉類型選擇透氣性強的土壤,并在后期進行定期施肥和防治病蟲害等,提高花卉植物的成活率,發揮花卉在園林植物中的觀賞和美化作用。
現代居住小區園林綠化景觀設計主要的目的是為小區內的業主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在不打破自然環境平衡的條件下,充分利用好小區內的一切自然條件,對小區進行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同時需要滿足人性化設計的要求。對于每個不同的居住小區來說,都需要具備公共休閑座椅、休閑娛樂廣場、健身鍛煉設施等為業主提供休閑娛樂的活動空間。人性化的設計不僅需要滿足業主的日常活動空間的需要,還需要為他們打造精品的居住環境,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滿足賞心悅目的需求。居住小區園林綠化景觀,出于安全及成本考慮近幾年已不再提倡人為地在平地上開挖大體量的水體,而是充分利用現狀水系打造臨水景觀或場地內的高差來打造下凹式雨水花園。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觀賞需要,更是為了滿足生態循環的需要,為人們的生活與居住條件的改善提供了便利。在生態水景內投放一些水生植物與動物可以又形成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讓每個業主在閑暇之余可以欣賞臨水植物達到賞心悅目減緩生活節奏的目的。其次,在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加入一些植物園藝的元素,在綠化設計組團中合理設置庭院燈、草坪燈、照樹燈,豐富植物空間的氛圍。人們在休閑長廊進行散步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景觀園林文化特色,生活垃圾的處理都是投放在每個垃圾桶內,大部分塑料垃圾桶缺乏美觀性,對于園林綠化景觀設計整體的美觀性會有所破壞,通過對垃圾桶進行設計,定制一些符合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垃圾桶,合理分布垃圾桶位置,并利用植物進行遮擋美化。出于安全的角度而言,在人工水體岸邊種植一些喜水植物不僅可以防止大人與小孩靠近湖面,更可以起到點綴與裝飾的作用;同時,在高樓附近種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植物,可以防止高空墜物對行人造成傷害,小區是業主聚集的地方,日常生活的安全包含了許多的內容,通過便利的設計可以為園林綠化景觀設計增添需要人性化的設計。
做好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必須要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首先,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具有復雜性,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也較高。工作人員只有掌握一定的園林知識,對生物學和生態學有所了解,才能做好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與養護工作。但是,現階段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既沒有掌握充足的理論知識,也沒有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所以必須要通過培訓提升其專業素養。其次,設立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與考核機制,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考核與評價,結合最終的考核評價結果,對其進行適當的獎勵與懲罰,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提升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效率打好基礎。
自然造景和傳統造景是最為常用的兩種方式,利用植物自然生長的規律及特點創造出不同的景觀,使植物的觀賞價值大大提高,但是在植物搭配階段,要加強對個體植物和群體植物的考慮,合理搭配這些植物種類,確保景觀設計效果與園林綠化設計需求相符。同時,對園林綠化區域的地形條件予以充分的考慮,合理選擇適宜的植物類型,讓植物群落配置彰顯的群體之美全部展現出來,實現美化環境的理想目標。通過對大量實踐案例分析得知,自然美化設計手法有助于園林景觀審美質量的提升,給人們創造出舒適且優美的視覺景觀效果,而傳統的造景方法,基本都是采取垂直結構或水平結構的方式進行景觀設計,將各種類的植物整齊地栽植達到美觀效果,給人一種整體性的視覺感受效果。這兩種造景方式的運用,都有獨特之處,實際應用階段,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以獲得最佳的景觀效果[1]。
綠化養護中的施肥工作主要是為了補充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各類營養物質,植物的生長中,其生長區域內的土壤可提供的營養物質是有限的,但隨著植物的不斷生長,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因此,施肥是為了補充植物所需的營養物質。施肥工作中需注意的問題較多,專業的養護人員應根據樹齡、類型、季節、土壤土質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肥料種類和成分、施肥時間,并確定施肥量和施肥深度。①按照季節特點來進行肥料種類和成分的選擇,園區內一般使用是復合肥、有機肥、尿素和鈣鎂磷等,春季施肥工作中,應選用含氮量高且釋放慢的復合肥,遵循少施勤施的原則,提高植物的吸收率;夏季施肥則以葉面肥和水肥為主;秋、冬季以有機肥為主,并適當增加磷、鉀為主的復合肥。②施肥的深度和距離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在深度的確定方面,應結合根系分布層的深淺來確定,當樹木樹齡越大施肥的深度和范圍隨之增大。對于園林綠化中喬木,施肥方式可采用散點式施肥、放射溝施肥、環狀溝施肥的方式,深度在30~45cm,溝寬30~40cm。對于地被、草坪植物常用有機肥和專用復合肥,采用撒施方式,均勻撒施,并注意及時清理撒落在芽心部和葉腋部肥料,再澆水溶解肥料,避免燒苗情況的產生。③要注意的是要分析植物的種類和生長所需,根據生長速度的快慢,適量地施肥。最后要注意的是植物生長的環境,植物周邊的雜草會與之搶奪養分,因此施肥的前后要及時地清除植物周邊的雜草。
首先,設計師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地理性特征,盡量選擇本地植物,這樣不僅能夠快速適應當地環境,同時也能有效降低成本。其次,在引進外來物種時要充分考慮物種的適應性以及與本土化植物的競爭性,防止出現外來物種的侵襲問題,并對可能發生的病蟲害進行預估。最后,相關工作人員應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對當地的土壤結構、日照強度以及植物搭配等多樣化因素進行分析,選擇合理的植物種植方案,促進植物之間的共生積極性,并能夠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率[2]。
草地是園林植物花卷中的底色和基礎,為造型獨特、優美的樹木、花卉提供了基礎。缺少了草地,樹木、花卉也將失去底色,影響到園林植物的觀賞性。果嶺草、高羊茅、矮生百慕大、馬蹄金等是常見的草地植物類型。草地養護應從種植初期、生長期、衰退期幾個階段入手。如草地種植后,應馬上進行施肥、灌溉和補種。灌溉是草地存活的基礎,一般在一周以后進行,以后每隔兩天在清晨和傍晚都可以灌溉。隨著草地存活率的提高,按照供水次數,供水時間也要有所限制,隨著草地種植量的增加和存活率的提高,可以適當減少澆水次數。注意草地澆水時不可中午進行,以防止草地曬傷[3]。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的社會發展,人們對于綠色生態理念更加重視,現代化的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為城市發展開啟了新的大門,但是不可否認城市園林設計以及植物保護過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充分意識到城市園林設計與園林植物保護的重要性,并結合問題制定相關的解決路徑,在實踐探索中進行創新,推動我國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