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晉
(山西省人防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在城市建筑建設中,多層人防地下室工程項目的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多,人們對其設計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具體的人防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應增強提升自身的設計能力和水平,確保設計的人防建筑滿足人們的需求。然而,在實際人防地下室建設設計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落后的設計思路、對關鍵點進行忽視等問題,都會影響到人防建筑的設計效果。在人防建筑設計中的消防設計中,設計人員根據具體的人防建筑要求,對現場施工情況進行合理了解,全面掌握當地的實際發展水平和環境條件,合理設計消防設施設備,從而提高人防建筑整體的質量和設計水平。
在城市建筑設計中,人防建筑設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防護建筑設計,人防建筑設計具有特別的效果,因此,在消防設計中要求設計人員滿足一定的要求,增強消防設計的意識。設計人員需要重視消防設計,從而提高消防設計的成效,整體增強人防設計的效果。消防設計不僅能夠在人防建筑設計中發揮安全防護作用,同時能夠在設計中將戰時防空需求與城市發展和日常經濟建設的需求進行結合。因此,消防設計在人防建筑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國相關政策和規定要求人防建筑設計必須包括消防設計,并在人防建筑設計中重視綜合性、合理設計消防部分。在人防建筑設計中加強消防設計,能夠確保建筑在應對火災時避免帶來較大的影響和危害。此外,消防設計中進行防火區域、出入口疏散對外距離與寬度以及疏散距離等因素的分析和設計,從而完善消防區域。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進步,在城市發展中也需要發揮人防建筑的優勢,其中設計的防空地下室需要滿足戰時及和平時的使用需求,同時根據城市建筑規劃和土地建筑計劃,綜合考慮建筑地上和地下部分,從而統籌安排設計人防建筑。按照防空地下室的戰時和平時使用需求,在城市人防建筑設計中,相鄰防空地下室需要在一定的范圍內相通。所以,在人防建筑設計中的消防設計需要充分滿足相關需求,采取技術措施避免或減少火災等災害造成的危害,滿足建筑基本的安全消防目標,同時對人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起到保障作用。為了能夠發揮消防在人防建筑中的安全性能,相關部門需要聯合工作,合理制訂預案,設計人員綜合分析人防建筑的空間、平時使用特征、平面特點以及建筑的使用功能,從而采取措施對火源進行控制,確保建筑安全,避免發生火災。此外,設計人員還需要對建筑的耐火結構材料和平面布局設計結構的耐火極限進行確定,確保使用的消防結構材料具有分隔防火的作用,合理設置安全疏散通道,同時做好報警、滅火和排煙等設施設備。消防設計中充分考慮劃分防火區域面積、出入口疏散通道、疏散距離、寬度等因素,能夠有效地對火災進行控制,起到減少火災危害的作用。所以說,在人防建筑設計中,消防設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是人防建筑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
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中,人防建筑工程非常重要,其中主要是包括醫療救護、指揮工程,區域供水站、生活車間、食品站、警報站、人員掩蔽工程、核生化監測中心等建筑,這些建筑需要發揮戰時人員停留等作用。在人防建筑設計中進行消防設計,需要保證消防設計具有經濟性和合理性特點。人防建筑中的地下室設計中需要按照防空地下室對戰時防護生化武器、核武器及常規武器爆炸等要求進行消防設計。我國人防建筑工程在滿足戰時要求的基礎上,還需要發揮人防建筑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人防建筑設計中的地下室一般采用平戰結合和轉換的方式設計,然而,在具體的人防建筑設計中發現消防布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人防建筑工程多為地下掩埋工程,需要設置較長的出入口。若是地面建筑密集,還會制約防護單元和消防疏散出入口的設置;若是在人防地下室進行消防設計,也需要確保設計滿足地下室消防標準和規范要求,確保制定的消防設計方案具有可行性,從而積極推進后續施工,保證人防建筑整體施工的安全性和應用的可靠性[2]。
在人防建筑設計中進行消防設計,需要對人防建筑進行總體規劃,充分考慮城市規劃內容,人防建筑設計需要根據具體的施工位置、規模、建筑平戰的用途等因素,同時結合城市人防建筑工程和地面建筑規劃,綜合考慮地上和地下建筑,對人防建筑進行統籌布局。在人防建筑中的防空地下室消防設計中,還需要對地下室中庫房、易燃易爆物品生產和儲存的廠房之間的距離進行合理設計。對通風采光窗、柴油機排煙口、排風口等的位置進行合理布置,確保設計的消防設施滿足平戰不同狀態下的使用需求。此外,還需要對人防建筑中防火間距、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等位置進行明確規定,進而在發生火災時起到良好的消防作用。
人防建筑設計需要切實滿足我國出臺的關于建筑和防空工程中防火規范等相關要求,同時還需要根據現行的消防標準進行人防建筑的消防設計。在人防建筑的消防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注意避免液化石油氣、密度相對不小于0.75可燃氣體以及閃點小于60℃的液體燃料的使用和儲存。禁止進行托兒所、哺乳室、幼兒園、游樂廳等殘疾人員以及兒童活動場所的設置。不可使設計甲類和乙類火災危險性儲存物品的經營和儲存。若是人防建筑整體面積比規范要求大時,設計人員需要考慮設計防火墻分割消防區域和人防區域,同時選擇設計的防火分隔措施需要更加安全、可靠,并連通相鄰區域。消防設計中的防火隔間、防煙樓梯間、避難走道、前室、下沉廣場也需要按照規定要求進行設置。在裝修人防建筑工程內部設施時也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防火規范要求進行設計和規劃,在具體防火消防設計中,按照現行規范標準和要求進行防火卷簾、防火門窗、防火分隔、防煙區域防火墻、防火分區等的設計和設置。不使用甲級防火門時,也需要確保設計使用的防護密閉門、防護門等的耐火性能與甲級防火門要求相符合,并且避免在平戰結合和轉換出入口位置進行防火門的設置;一般設計的防火門能夠及時反饋信號,嚴格把關設計自動噴水滅火、消防水源以及控制系統,設計設置的消火栓、移動滅火裝置等的位置方便人們取用,確保在發生火災時及時取用消防設置進行救援滅火[3]。
在人防建筑設計中的消防設計中需要重視防火設計,其中根據防護對象不同可以將防火設計分為防火墻和內墻滅火裝置兩種設計,其中前者能夠對外部火焰進行隔絕,后者能夠起到內部火災搶救的作用。按照我國人防設計中防火相關的規范要求,在人防建筑工程中需要將防火分區使用防火墻進行劃分,一般在消防設計中的防火設計中需要分析防火設計對人防區域的影響,進而在消防管道的設計中避免對人防區域的單獨性造成影響。所以,在防火設計中一般選擇使用的消防栓為環狀管,進而避免消防管道在穿入防護單元時影響人防區域的防護功能。
在人防建筑消防設計中加強防火門的設計,首先需要了解防火門的主要級別分為甲級、乙級、丙級。,其中甲級防火門的耐火極限是1.2h,乙級防火門的耐火極限是0.9h,丙級防火門的耐火極限是0.6h。為了能夠充分發揮防火門的作用,在消防設計中禁止設計使用的防護密閉門材質為鋼筋混凝土。一般防火門主要是以平開門的形式設置的,當關閉防火門時,可以手動將其打開。在設計中若是在主要通道或疏散樓梯的位置安裝防火門,一般需要設計單向彈簧的安裝,進而能夠打開疏散位置;若是在人防建筑工程內部進行防火墻的安裝工作比較困難,在設計中可以選擇安裝具有保護水幕功能的防火卷簾,進而取代防火門的安裝[4]。
在人防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消防設計中,防火墻建立的目的也是為了劃分防火和防煙區域。在防火、防煙區域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5點。
(1)在人防建筑工程的出入口最后一道密道門的范圍內設計劃分防火和防煙區域。
(2)在人防建筑設計中避免在防火、防煙區域范圍內設計安裝水庫、水泵房等結構。
(3)在人防建筑消防設計中劃分的防火、防煙區域需要與實際安裝設置相符合,同時在設置劃分的過程中結合防護單元。若是在消防設計中設置自動滅火裝置,工作人員還可以在設計環節中適當增加防火、防煙區域的面積。
(4)在進行防火區的消防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還需要充分考慮和分析不同防火區域之間的間隔距離,確保不同防火區域之間的間隔在合理的、可控范圍內,同時也需要確保在進行不同防火區域間隔分割的過程中,選擇的防火墻或擋板需要滿足安全條件,例如,具有良好的密閉性,或材料能夠完全密閉,同時防火分割材料的耐火極限大于2h。
(5)在人防建筑的防護區域與防火區域相接近的地帶需要進行有效貫通和銜接,其中主要是通過緊急逃離梯步道或防火隔間等形式進行連通。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注意在人防建筑消防設計中設計設置防火隔間是為了確保相關人員在遇到應急事件時可以緊急通行,防火隔間的面積需要大于10m2,選擇甲級防火門作為防火隔間的門,同時確保不同防火隔間的門間距大于5m。在人防建筑中設計的避難通道也是消防設計中防火、防煙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的防火墻需要滿足超過3h的耐火極限要求,同時不同樓板的耐火極限也需要比防火墻的耐火極限更高,設計人員在進行消防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從宏觀和整體的角度進行布局和規劃,從而確保人防建筑具有較好的消防安全設施[5]。
在人防建筑消防設計中還需要重視設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此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綜合考慮以下5點。
(1)人防建筑的地下室設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需要確保系統與自動報警控制器進行連接,從而保證地下室與地面主體結構有相同的火災自動報警保護對象。
(2)在地面設計消防控制室的設置,該位置也是報警控制中心系統,坐落在人防區域的防火分區,設計的報警控制中心系統需要設計兩總線,其中在進行通風機房和配電間的設計中添加光電感煙探測器的設置,在汽車庫設計溫感探測器的裝置安裝。
(3)安裝的燈具和探測器之間要保持不小于0.2m的水平凈距,送風口邊與探測器之間要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凈距,自動噴水頭與探測器之間要保持不小于0.3m的水平凈距,其他遮擋物和墻與探測器之間要保持不小于0.5m的距離。
(4)在地下室消防設計中確保在防火區域中進行消防對講電話的插孔、手動報警按鈕裝置的設計,其中安裝的插孔和按鈕與地面高度為1.5m左右,設計固定式的消防電話分機在送風機房、配電間以及排風機房內,安裝的電話分機與底邊高度為1.5m左右。
(5)在設計安裝的消防栓箱內設計消防栓按鈕的設置,在消防栓箱的開門一側設計安裝接線盒,接線盒與地面的距離大概為1.5m,當發生火災發出報警信號之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會根據實際情況啟動送風機,達到補風效果。啟動排煙風機,并將返回信號進行接收,確認火災之后,自動啟動噴淋泵、消防泵,并將反饋信號進行接收,其中消防電話自動接通,同時對防火卷簾門的下落速度進行控制,對反饋信號進行及時接收,將應急照明裝置進行自動啟動,并對反饋信號進行接收,自動切斷非消防電源,并接收反饋信號,通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啟動消防設施和設備,從而減少火災影響。最后需要注意設計的所有消防設備和設施都需要進行明顯的標志表示[6]。
在人防建筑設計中的消防設計中也需要加強重視保障消防用電,保證設計安裝的消防設施設備以及消防用的應急照明設備能穩定運行。當發生火災時,人防建筑的自動系統能夠對滅火設備進行及時、自動啟動,同時也啟動緊急疏散的照明設備,從而便于對初期火災進行及時撲滅,對火勢蔓延進行控制,同時快速提供逃生路線。所以,在消防設計中需要重視設計應急照明系統和設備,通過對總配電箱末端的雙電源進行切斷供電,同時應急照明系統和相關設施設備設計中需要自帶蓄電池,確保蓄電池工作時間超過30min,因為火災發生后的應急時間大概在半小時左右。為了能夠整體提升人防建筑的防火性能,設計礦物絕緣類且是不燃性的材料作為電力電纜的主要材料,這樣當電纜在消防設備用房、樓板、隔墻、建筑防火分區穿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防火材料對火災進行封堵,避免火災沿著電纜進行蔓延。在弱電機房、消防控制室、變配電所等人防建筑應急照明消防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注意設計備用照明系統,確保備用照明設備滿足3h以上的應急照明時間要求。公共場所的應急照明設計容量需要是正常照明的10%~15%;將疏散照明以及指示燈等應急照明系統設計安裝在人防建筑的電梯間、樓梯間、前室、主要出入口、疏散路線等場所。此外,消防設計中的應急照明燈等設備的材料需要具有不燃性特點,同時采用玻璃等不燃燒材料進行保護罩的制作,確保所有的應急照明系統設備設計符合疏散和消防應急指示的相關規定,避免由于照明線路鋪設不合理造成火災的出現,也就是說,在消防設計中還需要設計科學鋪設照明線路,從而整體提升人防建筑的設計水平。
在人防建筑設計中進行消防設計,設計人員還需要在完成專業配合和大部分設計工作之后,對人防建筑的掩蔽人數和面積進行準確計算,對消防疏散寬度進行分析并設計,其中對建筑可能需要進行大的改動,可能會增加人防口部的設計,或增加口部內通道、坡道以及樓梯的寬度,這些設計改動將會導致不同專業施工出現矛盾,延長設計工期。所以,在進行人防口部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結合消防疏散寬度設計人防疏散寬度,從而滿足平戰結合和轉換的要求,避免人防建筑設計發生大的變動。
總之,在人防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對消防設計工作引起重視,對人防建筑整體進行統籌布局,合理設計規劃,同時對人防建筑的布局進行合理安排,避免占用較多面積,對施工成本進行節約控制。同時為了確保人防建筑的整體質量,滿足人防建筑消防需求,在消防設計中合理設計防火、防煙區域、防火門、自動火災報警系統等,確保設計的消防系統運行穩定,從而保障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推動人防建筑的可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