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旗
(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晉城分公司,山西晉城 048000)
近年來,建筑行業在社會經濟的影響下迅速發展,建筑工程的種類多樣性越來越高,建造工藝也愈發成熟。填充墻砌體技術在目前建筑工程中應用非常廣泛,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結構形式之一,在填充墻砌體技術中應用植筋施工方式,能有效提高鉆孔定位的準確定,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完整性。本文以實際工程建造經驗分析填充墻砌體植筋技術的應用要點,希望能為建筑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主要是在框架結構或剪力墻結構中起支撐作用,能使結構中的混凝土穩固性更強,具有良好的定位和應用效果,增強框架或剪力墻結構的施工效果[1]。目前,植筋法已經成為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種不可替代的施工技術,會對建筑結構的施工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關注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技術的施工質量對促進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來說十分重要。
本文以山西景柏服飾有限公司年產27 萬件(套)服裝項目綜合科技樓工程為例,建設地點位于南村鎮浪井村。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建筑層數為地下1 層,地上6 層,總共7 層;建筑高度為22.4m,地下室層高為 3.6m,1 層層高為 3.9m,2~5 層層高為3.6m,6 層層高為3.9m;總建筑面積為7674.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6601.65m2,地下建筑面積為1073.15m2,建筑占地面積1073.15m2。工程已經完成建設。本文結合工程經驗,分析填充墻砌體植筋技術的施工工序和施工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并對優化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技術的措施展開論述。
彈線定位是填充墻砌體植筋技術施工的基礎環節,施工人員需要預先充分了解設計方案和施工圖紙,結合既定拉結筋位置進行準確定位[2]。具體彈線方式是沿填充墻和混凝土柱的延伸放線進行彈線,彈線順序先進行豎直方向,后進行水平方向,橫豎彈線的焦點即為拉結筋安裝的鉆孔位置。
根據彈線定位方式得到鉆孔點后,選用沖擊鉆進行鉆孔作業,鉆孔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鉆孔的孔徑和深度[3]。一般情況下,沖擊鉆孔的孔徑應在d+2~4mm 之間,孔深應在15d 之內。利用沖擊鉆進行鉆孔作業時,需要將鉆頭與墻面保持垂直狀態,且勻速鉆孔,若定點位置出現偏差鉆孔誤觸主筋,可在原鉆孔位置將鉆頭位置向側邊小幅度平移,避開主筋后再次鉆孔。用水泥材料填充因定位誤差得到的鉆孔,并平整墻體表面。
鉆孔過程中孔內會不可避免地留存一定粉塵,粉塵的存在會影響植筋的安裝效果[4]。因此,在完成鉆孔作業后,需要徹底清理結構面內的鉆孔,使鉆孔的清潔度能滿足植筋的施工標準。為避免在清理過程中對鉆孔造成損傷,需要使用吹風機和專業毛刷進行這一工序,先用吹風機清理鉆孔內浮塵,然后用毛刷將鉆孔內粘連的灰塵刷下,再用吹風機清理,反復交替清理,直到鉆孔內無粉塵為止。傳統清孔作業嚴禁使用水槍等設備,因為水分會降低配膠粘度,影響拉結筋的安裝效果。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目前建材市場中已經出現具有防水性能的植筋膠產品。
清孔作業完成后,現場監理人員應對鉆孔和清孔作業的質量進行驗收,確認鉆孔質量符合植筋要求后才可進行后續施工[4]。
不同類型的植筋膠對配置比例的要求各有不同,施工人員須按植筋膠的配置說明嚴格控制液體膠的用量,才能充分發揮植筋膠的最佳粘結效果。如JGN-Ⅱ型建筑結構黏合劑,兩組液體的最佳配比為4:1。完成配置并拌和均勻的植筋膠需要在半小時內使用,時間過久植筋膠會逐漸凝結并失去黏性。
在建筑工程拉結筋的注膠過程中,通常采用手持式自動灌漿器將植筋膠灌入鉆孔中,灌漿順序必須從鉆孔底部開始直到距孔口約3cm 位置停止,才能保證孔內空氣能被充分排出,然后植入拉結筋。
植筋是填充墻砌體工程施工中的關鍵環節,植筋作業需要在注膠后立即進行,植筋之前先在拉結筋周圍蘸取少量液體膠,然后沿同一個方向旋轉植入,植入后切忌隨意晃動,需至少靜置1d 待其與墻體完全穩固連接后才可進行后臺填充墻砌體施工工序。
在完成植筋施工后,填充墻砌體植筋的關鍵施工環節已全部完成,后續須按照植筋膠的養護條件對其進行必要的養護,避免拉結筋在未完全與墻體連接的情況下被外界因素干擾,確保拉結筋能在工程整體施工中充分發揮效用。
雖然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定問題[3]。具體問題表現如下:施工單位未能充分認識到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技術的重要性,在施工前未能全面檢測施工材料的質量,施工過程中未能做到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施工后未能仔細地驗收施工質量。另外,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對植入技術具有一定要求,很多施工單位未能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拉結筋的植入質量良莠不齊。最后,物業單位未能在建筑工程投入施工后對填充墻砌體進行必要的養護,會使填充墻砌體的使用壽命受到影響。
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使保障施工質量的基礎,提高填充墻砌體植筋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可從以下3 個方面入手:①在正式施工前利用現代化設備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考察,結合建筑工程的結構特點、墻體材質、施工環境的氣候特征等制定全面且詳細的設計方案。方案中應明確拉結筋施工的工期規定、各施工工序的質量標準、人員職責和技術分配等,為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的開展提供必要的行動指導。②完成初步擬定的設計方案須交由設計院等專業單位進行審校,確保方案數據的可靠性和施工計劃的可行性。③對填充墻砌體植筋各項施工工序的質量標準提出詳細要求,如明確鉆孔工序中,孔洞的深度、孔徑、垂直度等標準,明確清孔工序中設備的使用規范、孔洞的清潔度等標準,以此提高填充墻砌體植筋的整體施工質量。
(1)材料質量監督。在保障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方案科學性的基礎上,需要對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進行控制,施工材料是影響填充墻砌體植筋技術功能作用的直接因素[5]。在材料進場后,現場監理人員和質量管理人員應審查建材的出廠合格證明、質量檢驗證書、成產批次、生產時間等,采取抽樣檢測的方式對不同類型的建材進行質量檢測,還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施工試驗,確保所有施工材料都能滿足填充墻砌體植筋技術的應用要求。
(2)施工單位應安排專人對填充墻砌體植筋各項工序施工中產生的數據進行記錄,如鉆孔環節中鉆孔數量、深度、直徑,清孔的質量,植筋配膠的型號、用量等,一旦后期填充墻砌體植筋出現質量問題,可根據工程留檔迅速確定問題原因,并進行及時的處理。
(3)施工單位應委托專業監理人員對填充墻砌體植筋的施工質量進行仔細的驗收,對未達到施工標準的環節進行返工處理。
我國一線建筑施工人員多由農民工組成,技術水平良莠不齊,在進行專業度較高的施工時難以有效保證施工質量[6]。施工單位應重視提高施工人員專業素養的重要意義,在正式施工前對其進行必要的培訓教育,培訓內容包括技術培訓、設備使用培訓、安全教育、施工規范普及等,在施工開始后,根據工程建設需要進行動態化組織培訓。另外,管理人員應在施工全過程中始終為施工人員滲透責任意識,從思想上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感,盡量避免人為失誤對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質量造成影響,還應主動調節、創建良好的工作氛圍,給予施工人員必要的人文關懷,才能從人員角度最大化地提高填充墻砌體植筋的施工質量。
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中使用的液體膠等材料對養護工作的要求較高,但是在建筑工程完成建設后,由于主體運營單位的變更,造成部分工程的養護力度不足,進而影響建筑工程填充墻砌體植筋技術的應用價值。因此,除在初步施工完成后對填充墻砌體植筋進行必要的養護外,施工單位還應與建筑運營單位進行有效的交接,確保養護工作能連續進行,以此實現促進建筑工程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綜上所述,通過在填充墻砌體工程中應用植筋技術,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穩定性,提高墻面的牢固度和穩定性,并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墻面的抗震能力。因此,施工人員應仔細研究填充墻砌體植筋施工技術的應用要點,深入分析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整改,才能有效提高填充墻砌體植筋技術的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