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群
《共產黨宣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經典著作,也是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重要文獻,其中所蘊含的意識形態思想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共產黨宣言》成為了全球共產黨人運動的首部黨綱性文章,也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制定的完備理論綱領。在揭露資產階級思想各種缺點的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建立了無產階級意識形態思想,這對于應對資產階級滲透危機以及各種社會思潮的誤導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資產階級政府想要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就必須要像以往的統治者們那樣把自己的政治思想粉飾為正確的價值觀,這是其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揭示出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思想所固有的局限性、利己性、欺騙性等,并對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思想的建立提出了重要依據。
利潤最高的追求目標,驅使著資本家們不斷拉長工人的生產時間,并不停地增加產量。為服務資產階級生產方式而生的意識形態,在使同舊的生產關系相適應的傳統觀念逐步消滅的同時,又使人們中的交流觀點變為了“利來利往”的互動。作為“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的觀念本身”[1]417,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是根據資產階級的物質生產方式來確定的,其內在地帶有資本主義的內在局限,最后將隨著資本主義社會被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而逐步消失。
昔日例如醫師、法官、教授等具有一定圣潔性質的群體,加在其頭上的圣潔光環卻被其他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價值觀逐漸擊碎,最后他們都成為了資產階級買賣的雇傭勞動者。而為了保護這種利己主義價值觀,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一直在努力地對資本主義的道德、信仰、法制等方面加以標榜,而在馬克思眼中,它們都是“資產階級偏見,隱藏在這些偏見后面的全都是資產階級利益”[1]411,進一步揭露了資產階級利己的價值觀念。
資產階級把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從歷史的、在生產過程中是暫時的關系變成永恒的自然規律和理性規律”[2]289,等等??梢哉f,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不論是對資本主義體制的標榜,或是對共產主義的攻擊,都掩飾和扭曲了資本主義奴役工人、資產階級欺壓工人階級的事實,其目的就是欺騙工人階級,以維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政權。
意識形態革命就從其起源而言,是各個時期為了保持執政地位,而對以往的思想觀念和本階層的意識形態加以打破重構的成果,其內在蘊藏著批判與構建的雙層內涵。正是在以揭示資產階級思想的各種弊病中,以馬克思的理論批判為抓手,才逐漸撥開了圍繞在人們周圍的資產階級思想迷霧,將無產階級意識形態思想全面展現在廣大人民面前。
意識形態作為精神生產的相對系統的產物,是對現實物質生產和生活的反映,也是人們物質利益關系的觀念表達,必然“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2]291。剝削階級的思想觀念“總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運動”,“只有當階級對立完全消失的時候才會完全消失”[2]293。在未來社會,由于生產資料私有制與階級矛盾的逐漸消失,國家將消亡,有階級性的意識形態才會徹底消失。
無產階級在進行自己使命過程中,需要進行“兩個決裂”。一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二是“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2]293。第一個“決裂”是消滅資產階級的所有制,實現整個社會聯合擁有生產資源;第二個“決裂”是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進行全面的改革,控制整個社會的精神產品?!皟蓚€決裂”的思考說明無產階級革命有著空前的深遠性。
十九世紀上半期,由于歐美資本主義的急劇增長,“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敵對的陣營,分裂為兩大相互直接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2]273。為指導工人運動走正確路線,馬克思與恩格斯于1846—1848 年,對這些社會主義思想展開了猛烈的思想理論戰斗。他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影響工人階級思想發展的社會主義思潮逐條加以分析與批評,并闡述了各類社會主義思潮的實質以及批判社會主義思潮的方法論準則。
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有著很重要的史學意義和實際意義。在新形勢下,我們仍需穩固意識形態的現實根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警惕錯誤社會思潮的誤導,防范資產階級的滲透危機,切實保障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共產黨宣言》中有關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存在與發展規律的有關論述,對于當今分析中國意識形態的發展格局以及建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很大的參考意義。首先,發展生產力,是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文化建設保駕護航的內在需要。發展生產力能為意識形態建設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第二,重視社會實際問題,是給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添磚加瓦的實際條件。針對中國目前改革的巨大變化,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建立不要以僵化的方法進行,不要使意識形態飄到了太空,而是要深入實際,落入人民生活。
“兩個徹底決裂”思想為今天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思想教育領域中的指導地位,提供了理論基石。第一,正確地認識任務完成的艱巨性是保持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地位的重要現實條件。當前,中國唯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才能在完成“兩個徹底決裂”各項任務后的長久時間里抵御世界任何國際社會思想的沖撞,以牢牢捍衛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第二,必須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保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內在條件。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鞏固其指導地位。
當前活動在中國意識形態領域內的各類社會思想特點不同,思想形態多元,并以各種形式影響著人民群眾的觀念和行動。做好對社會思想的科學研究工作,是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導人民群眾思想、保障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必然需要。對待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應當進行正確的思想戰斗,從政治意識形態思想方面分析其意識形態思想,并闡明其實質及其影響。我們應當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引領人民大眾認識錯誤社會思想的根源,并主動地抵御有害意識形態的思想侵蝕。
更多西方的反動思潮利用網絡蔓延、文化傳播等手段進入中國,部分西方發達國家更是開始進行思維侵略與“和平演變”,企圖借助網絡發展與經濟國際化的時代潮流對中國實施文化策反。因此,必須毫不動搖地保持黨中央對文化工作的正確領導地位,以“意識形態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4]153的戰略定位來積極組織與推動全國意識形態各項工作,自上而下、全方位構建意識形態安全網,積極應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重大危機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