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梅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江蘇 常州 213147)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項系統化的工作,涉及的內容多樣,不僅要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工作,包括施工人員、技術、材料及設備的準備工作,而且要做好施工過程的全程管理,包括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程質量管理等,更需要做好竣工階段的管理工作[1]。因此,要不斷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整體性與標準化,更好地以較高的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整體質量。
建筑施工管理在要素中多樣,不僅需要做好施工技術人員的管理,而且需要做好施工用建筑材料、設備的管理,施工流程、施工質量的管理,更需要做好工程驗收的管理[2]。可以說,建筑施工管理是貫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的管理性工作,為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質量,還要做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規避多種施工質量風險因素,提高工程質量水平。以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進行分析,主要體現為:①建筑施工管理能夠保障施工現場的秩序與安全性,施工現場在人員流動、建筑用材料及設備運轉中,常呈現混亂狀態,這不僅造成施工現場安全質量風險,而且可能造成儀器設備或材料的錯誤運轉與使用,是造成建筑工程質量風險的因素之一,但通過建筑施工管理措施的應用,能夠在施工現場進行統籌管理,保持施工現場有序性,恢復施工現場秩序,從而更好地展開各環節工作,提高工程質量的管理水平;②建筑施工管理能夠減少工程安全隱患,建筑施工管理是以全程監管為方式展開管理工作,對于各個環節、程序的施工情況需要進行充分掌握,特別是對施工工序與流程進行全面管理,這就能夠在施工后及時展開工程質量安全風險的檢測,既評估工程質量是否達標,又減少潛在的安全風險,提高工程質量保障;③建筑施工管理能夠控制工期與工程成本,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出現工期延誤、工程成本不合理支出等情況,這與施工現場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相關,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全過程落實下,能夠嚴格要求施工現場依據施工計劃展開施工工作,進而有效控制工期,也避免因工期臨近出現“粗制濫造”的情況,較好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可以說,將建筑施工管理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全過程,對提高工程質量具有重要價值,也能夠減少施工隱患,保障工程安全性。
建筑施工管理作為一項系統化工作,在實際落實中還存在一定問題,造成建筑施工管理水平難以保障,對施工質量的監管更難以達到實際需求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筑工程質量[3]。具體來說,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施工前管理是對施工準備階段進行管理的措施,而施工前準備階段包括多種要素,包括技術、設備及材料準備等,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實際施工的工期效益,也影響工程整體施工質量[4]。當前在施工前管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況:①對于施工人員技術能力的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根據施工要求的不同,在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技術要求上也不同,而實際施工前,由于缺乏對技術人員的管理,可能造成技術不對口,或技術不達標的情況,特別是在未進行施工人員培訓的情況下,更可能造成施工操作問題,影響施工質量;②對于工程設備的管理不到位,工程設備的應用根據實際需求不同,可能在不同的階段進行設備調配,因此,施工前準備階段難以對全部設備進行性能檢測,可能造成未檢測性能的設備在后期應用中出現運行質量問題,也存在由于未進行設備性能檢測,造成施工安全問題的情況,這都直接反映出施工前管理工作不到位;③對于建筑用材料的質量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的原材料不僅是工程效益的直接影響因素,而且是工程質量的直接影響因素,在原材料的采購、檢驗與管理中,都存在風險因素,影響原材料的后續使用,所以需要于施工前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工作,但實際上常出現原材料在使用后方發現質量未達到使用標準、原材料數量不足等情況,反映出施工管理工作中對于原材料的管理存在較多的不足,未能做好原材料質量、數量的管理與控制。
施工現場監管是一項較繁雜的工作,不僅需要做好施工現場安全質量管理,而且要做好施工質量管理,所以在施工現場監管中,需要管理人員發揮管理職能,做好人、物、技術及工序的管理。但當前在施工現場監管中,常存在管理流于形式的情況,監理人員僅完成事后管理,對于事前、事中管理的重視性不足,造成了施工管理工作質量難以保障[5]。例如在某施工工序進行過程中,未結合工程施工流程進行施工技術、質量標準管理,待該工序完成后方發現工程安全隱患或質量問題,則需要進行返工,不僅延誤施工工期,而且造成工程成本的不合理支出。另外,施工現場管理中,對于材料配備管理的工作也未達到實際要求,可能出現建筑用材錯誤配送或使用的情況,也存在部分用材不恰當保存造成質量問題的情況,這都直接影響施工效益與工程質量。其次,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中存在一定不足,由于施工現場人員流動大,未合理規劃人員、物料流轉途徑,可能造成人身安全隱患,也存在安全檢查不到位的情況,對于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未及時發現并處理,因而造成工程質量風險。
分析建筑施工管理在各個環節存在的不足及問題可知,當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不僅存在管理人員主觀問題,而且存在施工管理制度等客觀問題。
當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基于管理人員專業能力、綜合素養問題而造成的施工管理水平及質量問題需要引起重視,考慮到建筑工程項目不斷增多,而工程管理人員數量不足、專業能力不強等問題,還需要從人才角度加以改進。另外,基于管理制度引發的問題也需要得到重視,多個環節下出現管理問題,說明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制度體系上還存在不足,既不能以有效的制度約束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與管理手段,又難以達到科學管理、全面統籌的效果,因此在管理制度上也需要進一步優化改進。
建筑施工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直接影響工程質量,而當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一定問題,影響著施工質量、施工安全性,也不利于建筑工程質量的保障[6]。為此,還需要優化建筑施工管理措施,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人員、管理程序等多個角度入手,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管理的落實受到每一位管理人員自身管理理念的影響,對于建筑施工管理有更清晰、深刻認識的管理人員,在管理理念上能夠不斷更新,以現代化管理思維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質量。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為提高管理水平,還需要優化管理理念,轉變傳統粗放化的管理思維,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進行精細化處理,從而以精細化管理理念落實各環節、各程序的管理。同時,在建筑施工管理在理念上的更新可以與技術更新相適宜,當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應用到更多智能化、信息化的設備,施工管理理念也需要適當更新,提高對于新設備與新技術的接收度,從而更好地以新時代的管理理念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管理是具有系統性、規范性的工作,因此,在施工管理中,需要有標準化的管理制度給予約束,這樣才能夠避免因制度缺漏而造成的管理漏洞,減少管理問題。當前在建筑施工管理制度體系中,沿用過去的制度條款是無法滿足實際施工管理要求的,這不僅是因為施工環節、工程要求的改變,而且受到施工技術與管理理念改變的影響。因此,在施工管理中,還需要以完善管理制度的方式給予基礎保障。一方面,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行業制度準則進行優化,補齊制度條款,為施工管理提供各環節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實際施工中需要根據施工現場環境、條件進行制度條款的適當改進與補充,以更加滿足施工現場實際需求的制度條款展開現場管理,能夠更好地達到管理效果,提高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員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對施工現場管理的影響較大,專業能力不足的管理人員無法進行全面管理,還可能造成管理漏洞,留下施工安全質量隱患,因此在施工管理中,還需要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施工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一方面,需要以人才引進的方式,引進更多專業性人才,建立高專業性的建筑施工管理團隊,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更多有效的建議;另一方面,需要加強人才培訓與考核,提高管理人員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同時,可通過獎懲制度的同步實施,給予管理人員更多激勵,促進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增強其崗位工作職責意識,更好地展開施工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管理是有一定程序性要求的,例如在工程施工前準備階段、施工操作階段與竣工驗收階段,不同階段的管理需求不同,管理程序及標準也不同。明確施工管理程序及措施能夠為施工管理提供更加準確的流程,從而避免混亂化管理,例如在施工材料的管理中,施工前準備階段需要做好原材料采購管理、原材料質量標準檢查、原材料儲存管理等,而在施工階段,則需要做好原材料流轉及運送管理、原材料數量及質量管理等。對于施工技術的管理,在施工前準備階段核查技術人員的證書以確保每位施工技術人員具備專業能力,在施工過程中,以施工操作中技術應用情況進行管理評估,保障施工技術達到實際標準及要求。所以在施工管理中,通過優化管理程序的方式,能夠較好地提高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減少工程質量問題及安全隱患。
建筑施工管理中,任一環節出現差錯,都有可能造成施工質量問題或留下工程質量隱患,影響建筑工程質量。所以需要提高對于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視性,改進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從優化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強管理人員培訓、優化建筑施工管理程序等措施入手,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減少施工質量問題,進而提高建筑工程質量。
[ID: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