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凌雪
[華潤混凝土(欽州)有限公司,廣西 欽州 535000]
建筑工程項目在規劃和建設時,混凝土一直以來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對于項目整體建設質量會產生直接性影響。但是由于受到溫度以及施工等諸多因素條件的影響,混凝土質量很難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混凝土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對于建筑外觀會產生影響,甚至會導致混凝土構件高度以及強度無法達到標準要求,不僅會影響到整個結構質量,而且會縮短建筑使用壽命。所以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建筑工程混凝土質量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對引起質量的諸多因素條件進行確定,這樣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對策,保證各環節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以此來延長建筑使用壽命。
1.1.1 外約束質量問題
外約束質量通常情況下是指由于降溫幅度過大而導致其質量出現問題,特別是在整個施工后期,受到舊混凝土墊層或者巖石地基等諸多因素影響,混凝土自身均勻降溫過程很容易受到不同強度的約束,此時勢必會產生對應的內部拉應力[1]。如果混凝土在施工時,其自身高度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很難滿足拉應力提出的要求,會導致混凝土出現一系列質量問題。
1.1.2 內約束質量問題
內約束質量通常是指混凝土內外部分的溫度相對比較大,進而引起嚴重的質量問題。比如構件養生過程中,其自身的整個相對比較迅速或者構件在整個加熱養護時,很容易出現過快的降溫情況。混凝土在養護施工過程中,外界溫度突然下降會導致其出現一系列問題。而在冬季施工時,由于混凝土自身拆模時間過早或者沒有及時對混凝土進行保濕處理,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嚴重的收縮差或者溫度差[2]。由于在溫度方面帶來的一系列差異影響,很容易導致混凝土出現嚴重質量問題。
1.2.1 沉降收縮質量問題
沉降收縮質量通常是指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其選擇和利用的材料沉降時出現嚴重不均勻等問題,進而引起開裂等情況。特別是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受到重力影響和作用,逐漸出現嚴重開裂,在整個骨料顆粒混凝土澆筑完成施工之后,勢必會出現向下沉落等問題[3]。由于水分不斷上升,其受到粗骨料等因素的影響,混凝土出現相互分離等情況,導致混凝土自身質量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1.2.2 塑性收縮質量問題
塑性收縮質量通常是指混凝土仍然處于塑性狀態時,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速度相對比較快,導致其出現嚴重的體積收縮的問題。一般在環境中,由于受到濕度、風速等各種因素影響,其表面水分出現不同程度的蒸發,尤其是在干燥天氣很容易引起該類型質量問題。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時,為了從根本上實現對其施工質量的管理和控制,要意識到配合比設計的重要性。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一直以來都是生產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混凝土工程項目整體建設質量會產生直接性影響。所以必須要加強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重視程,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要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參數進行選擇和利用,嚴格按照現有規范化標準要求進行適配處理。結合混凝土檢測結果對混凝土設計配合比進行確定,在整個配置過程中要保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以及相關規定要求能夠真正有效落實到實處。對整個配合比設計中涉及的骨料含水率等進行有效管控,避免其中留下隱患問題。對于需要增加外加劑等情況,要保證其加入量可以達到標準要求[4]。在整個混凝土配合比參數計算時,要嚴格按照現有規范化標準要求來進行,這樣才能夠為參數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提供保證。
在混凝土整個生產中,要嚴格按照配合比中涉及的一系列問題展開深入分析,特別是對其中用量進行合理配置,保證水泥強度等級可以達到標準要求,同時要對石子含泥量以及砂石含水率等進行管理和控制。在混凝土拌和用水方面,不僅要滿足目前混凝土用水標準要求,而且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實際含水率等相關因素條件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才能夠對水量進行適當調整。針對具有一定抗腐蝕等特殊需求的情況,可以適當增加外加劑,同時要對外加劑添加是否可以達到標準要求進行確定,這樣才能夠滿足目前預期目標。
在整個混凝土運輸過程中,由于混凝土在級配以及物料大小等各方面具有非常明顯差異性,所以選擇和利用的運輸設備之間也具有明顯不同。但是多數情況下主要是以混凝土攪拌車來進行運輸,為了從根本上保證混凝土在運輸時的質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需要保證混凝土在運輸是具有一定均勻性,避免出現嚴重的離析等情況。在混凝土攪拌車運輸時,要保證處于低速運轉狀態,避免出現不均勻等問題。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要對混凝土運輸時間進行管控,保證混凝土在初凝之前能夠直接進入到對應模型,同時進行澆筑施工處理[5]。由于夏季或者冬季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具有一定差異性,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對運輸時間進行適當的調整。另外,盡可能選擇符合要求的保溫隔熱措施,避免夏季升溫過快或者冬季受凍等情況。混凝土在運輸時,禁止私自加水,否則勢必會導致混凝土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2.4.1 樁基
對于不同樁基施工來說,由于所處地質情況的復雜程度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所以在施工方法的選擇和利用方面,也具有明顯不同,目前比較常見的包括人工挖孔樁、旋挖灌注樁等。
無論任何一種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手段在選擇和利用時,施工原理等各方面都具有明顯的不同。無論利用任何方法,根本目的都是為保證基礎混凝土承載力可以達到標準要求,結合樁基實體混凝土在檢測時的數據信息等進行仔細的核對和確定。現有檢測方法中主要是以低應變、高應變等為主,檢測方法應用時的目的是為對樁身混凝土完整性進行檢查,保證其自身的極限承載力可以達到標準要求。
2.4.2 基礎底板
為了最大限度保證基礎底板混凝土在澆筑施工時的質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避免其出現大面積裂縫等情況,一般都會按照后澆帶施工、伸縮縫以及沉降縫等各種不同類型構造來進行有效劃分。將其劃分成各個不同板塊,促使其能夠對防水帶進行合理設計。在主樓基礎集中受力位置,可以對大體積混凝土底板進行合理的設置[6]。該方式在應用時,主要是保證大體積底板與樁基之間能夠實現有效結合,這樣能夠盡可能避免上部結構帶來各種荷載影響。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澆筑施工處理,水泥在整個硬化時,勢必會釋放大量的水化熱,此時混凝土內外溫差會越來越明顯,很容易導致其出現嚴重的溫度或者收縮應力。如果無法及時對其進行妥善處理,那么勢必會引起嚴重溫度裂縫,整個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會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在整個基礎混凝土質量管理和控制時,要加強對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管控,這樣才能夠達到良好的質量控制效果。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的小工澆筑施工之后,水泥在整個硬化時勢必會出現溫度裂縫,導致其出現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所以在整個配合比設計時,要盡可能選擇中熱或者低熱的硅酸鹽水泥,以此來實現對溫度裂縫的有效規避,保證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可以達到標準要求。對各種不同類型原材料用量進行管控,這樣能夠對混凝土進行合理配置。所有原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之前,要保證滿足目前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無論是在水泥等級或者外加劑性能等各方面要符合規范化的標準要求,在整個混凝土攪拌以及制作過程中,要對減水劑以及膨脹劑等各種外加劑進行適當加入,這樣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結合目前設計中提出一系列要求,對溫度縫以及伸縮縫等進行提前預留,根據不同構造進行合理施工。在高溫季節時,水以及砂、石等各種不同類型原材料在攪拌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冷卻處理,這樣能夠避免混凝土在入模的時的溫度過高。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對其進行二次振搗以及二次抹壓處理,為其施工質量提供保證。在混凝土的內部,需要對冷卻水管進行合理的設置,這樣能夠對混凝土內外溫差進行有效控制,避免其超過25℃。另外,需要在混凝土的表面做好一系列的保溫以及保濕處理,對混凝土的表面以及空氣溫差進行有效控制。
2.4.3 上部結構
在上部結構混凝土施工時,主要是以梁、板、柱等部位施工組合而成,需要注意的是這幾個部位施工基本上都屬于高空作業。所以要結合實際要求,保證各部位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避免出現嚴重質量缺陷等問題。結合各部位施工要求,對不同方法進行選擇和利用,這樣才能夠為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提供保證。高空澆筑混凝土一般可以選擇利用塔吊或者是汽車泵等比較常見的運輸設備來進行輸送,塔吊施工的速度一般比較緩慢,效率也相對比較低,很難為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提供保證。所以,目前比較常見的澆筑方式是以泵送為主,這樣不僅有利于為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提供保證,而且還可以提高澆筑效率。混凝土在澆筑施工時,其施工順序一般都是從遠到近,先對墻柱進行施工,后進行梁板施工,以連續性的方式進行施工處理。
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期,一般可以利用鼓風機或者是水管對墻、柱底部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雜物進行清理,這樣才能夠避免混凝澆筑后拆模出現爛根等情況,促使結構的上下連接并不是很牢固,進而引起嚴重的質量缺陷等問題。為最大限度保證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可以達到標準要求,在整個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期,要對混凝土墊塊是否可以達到標準要求進行確定,同時還要對間距是否合理進行確定。澆筑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在入模時,一般都會選擇利用導管下料等方式,其整個自由下落高度要低于2m,當超過2m 時,則可以利用溜槽、溜桶等方式,促使其自由輕落高度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其出現混凝土骨料分離等問題。墻柱混凝土標號相同,可以實現同時澆筑施工,反之則需要結合實際要求,以墻柱依次澆筑50cm 進行交替處理。混凝土澆筑施工處理之后,要及時做好振搗處理,在振搗施工過程中,一般都是以插入式的振動器進行分層施工處理,上下兩層振搗搭接不能夠低于50mm,振動器在使用時,其要求是以快插慢拔的方式,按照順序進行操作,避免其出現浮漿等情況。
2.4.4 混凝土養護以及成品保護
通常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的8~12h 范圍內,需要對薄膜進行覆蓋處理,同時要加強澆水養護的管理力度。一般在墻柱混凝土拆模之后,不能夠利用養護液來進行養護處理。基礎混凝土養護時,不能夠少于14d,墻柱或者樓板養護管理時,不能夠少于7d,一直到滿足目前設計標準中提出的要求為止。樓板混凝土養護強度方面必須要可以達到1.2N/mm2時,才能夠上人,對成品混凝土進行養護處理時,要避免出現踩踏等情況,同時還要避免受到重物的沖擊影響。
通常在施工完成之后,混凝土表面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蜂窩或者縫隙等各種不同類型的質量缺陷問題。要想從根本上實現對現有諸多缺陷問題的妥善處理,需要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前期保證準備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對其中涉及的各步驟進行有效管控。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編制和落實,結合質量缺陷特點,采取有針對性對策進行妥善處理,保證成品混凝土保護工作的有效推進,這樣能夠盡可能避免由于保護不當而引起嚴重質量缺陷。
混凝土施工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多樣性特點,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項目在規劃和建設時的重點,如果無法對混凝土施工質量進行管理和控制,那么勢必會導致建筑工程項目的整體結構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必須要結合混凝土施工要求,從配合比設計開始,實現對整個施工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嚴格按照規范化標準流程進行質量管理和控制。在保證各工序有序開展的基礎上,全過程質量管理與控制能夠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提供保證,為工程整體結構穩定性提供保證,有利于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