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鑫
黨的二十大吹響了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沖鋒號”,發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動員令”,明確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邁進的“新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縱覽歷史、把握現代、遠觀未來,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行動綱領,是做好新時代黨史工作、推動黨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
黨的二十大報告科學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深刻闡述了一系列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省黨史系統要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爭做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表率,自覺走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方陣。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對黨史和文獻工作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持續為全省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做好服務和保障。
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我們黨形成與時俱進理論成果的根本要求和關鍵所在。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在于我們黨始終能夠把握歷史大勢、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以歷史自信強化理論創新,以理論創新推進實踐運用,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任務。”黨史部門是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和黨的創新理論闡釋、研究、宣傳的重要部門,要帶頭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領會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思想精髓和理論要義,增強理論創新意識,努力將理論創新成果運用貫穿黨史研究、文獻編輯、宣傳教育、資料征集、資政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切實以理論研究實際成效踐行“兩個維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3次視察吉林,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對吉林這片紅色熱土孕育的革命精神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利用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教育、推動黨史事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使命,全省各級黨史部門要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具體舉措和實際成效。一是充分發揮黨史部門“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職責使命,深刻把握開展集中宣講的重大政治意義、重大理論意義、重大實踐意義,深入基層一線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宣講,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吉林落地生根發揮作用。二是將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同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發揮黨史部門優勢,為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提供更加生動、更加鮮活的紅色教材。三是聚焦黨史研究主責主業,以研究項目、專項課題等為抓手,推出一批高質量、有價值、時代化的黨史科研成果,切實以最新黨史研究成果打響“紅色吉林”的黨史文化品牌。四是抓好吉林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工作,充分發揮好吉林黨史教育基地的宣傳教育作用,深入闡釋弘揚以“三地三搖籃”為代表的吉林紅色標識,奮力書寫吉林黨史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