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論述,指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方向,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藍圖,實現了中國現代化理論新飛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指明了前進道路。
現代化作為一種國際潮流,代表著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被迫卷入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洋務運動標志著中國主動加入西方主導的現代化進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統治,開啟了現代化國家構建的歷史進程,建立了號稱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無數仁人志士懷揣現代化夢想,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但無論是中體西用、以器衛道的現代化之路,還是文化改造、全盤西化的現代化之路,都未能挽救民族于危難,舊中國一步步落后于時代。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歷經幾十年奮斗形成的。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標志著中國的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自此以后,中國共產黨成為領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核心,社會主義制度成為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制度保障。此后,經過了“四個現代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目標等的不斷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逐漸清晰。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下一個目標便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p>

70多年篳路藍縷、風雨兼程,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奔跑在現代化的賽道上,用短短幾十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從“現代化的遲到國”躍升為“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中華民族走上了通往現代化的歷史必由之路。
為什么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因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因現實國情、文化傳統、歷史命運不同,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不可避免地表現出國別特色和多樣性,中國只能走具有本國特色的現代化新道路。
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率先完成現代化任務,形成了現代化的西方模式,現代化的話語權曾一直被西方國家壟斷?!敖浀洮F代化理論”主張現代化模式上的西化論,認為現代化等于西方化。人類的現代化進程不過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看齊的過程,東方向西方過渡的過程。發展中國家欲求實現現代化,不僅硬件要西方化,軟件也要西方化;不僅要全盤引進歐美的發展模式和現代科技,也要全盤復制歐美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西方”是衡量發展中國家道路、制度、文化和價值觀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唯一標準。東西方的發展差異,被扭曲為傳統與現代、愚昧與先進、野蠻與文明的對立。世界上很多國家過去也一直把西方現代化等同于現代化,等同于工業化,等同于民主,等同于先進。
但是,實踐證明,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照搬外國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一些仿效西方現代化模式的發展中國家,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比如拉美國家的現代化運動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至今仍深陷拉美陷阱之中;非洲國家的現代化之路更是困難重重。
實踐也證明,西方國家的所謂現代化有成功的經驗,還有很多教訓。西方現代化道路有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比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科技的原始創新能力、聚天下英才為我所用的人才制度、政府公共政策與制度、政府公共品采購制度等。但是,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入發展,一些西方國家的所謂現代化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出現了幾個大的失衡。一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失衡,二是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失衡,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失衡,四是人類生存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失衡,五是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貧富懸殊。那些現代化發展曾領先世界的部分西方國家也日益難以擺脫乏力感——金融危機頻發、經濟衰退嚴重、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激化、民生福利下降……
歐美率先享受到現代化的成果,但并不意味著西方的發展模式、價值觀念、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是實現現代化的唯一標準和式樣?,F代化是確定的,但各有各的做法,任何國家都無法壟斷現代化的一切真理。西方現代化道路并沒有結束人類對現代化的探索,西方現代化文明并不構成歷史的終結。
中國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偉大標本。中國是一個超大型國家,超大國土空間、超長歷史縱深、超大人口規模、超大經濟體量、超大國內市場。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大國,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是一個文淵文脈流淌不息的文明型國家,千年文脈賡續不止,多元民族和諧一體,多元宗教和平共處,語言風俗別具風采。
正是這些特色,注定中國只能走具有本國特色的現代化新道路。這條新道路,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現代化實踐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五個重要特征——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有14億多人口,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14億多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這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的,必然要付出更大努力,克服更多困難,也必然會產生更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徹底改寫世界現代化版圖,這是重塑世界現代化格局的歷史性超越。人口規模巨大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的現代化必須是高度自立自強而不能是依附他人的現代化,必須走自己的路。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標明了我國的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而不是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標明了我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中國追求的不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那種貧富懸殊式的現代化,也不是以日韓為代表的那種屬于財閥特殊利益階層的現代化。后兩種都是少數人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在現代化進程中要自覺、主動地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和收入差距問題,堅決防止兩極分化,使全體人民共享現代化成果。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不會重蹈物質崛起、物質主義泛濫的西方現代化陷阱,不會讓人民在光怪陸離的物質世界中失去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精神力量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為深沉厚重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蔽覀円獔猿稚鐣髁x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從世界其他一些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來看,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都伴隨著資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中國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綠色低碳的新型發展道路。中國的生態文明毫無疑問會給子孫后代帶來永續的可以利用的資源,永續的可以生存的環境。如果是只顧當代不顧下一代,這種現代化是沒有意義的。目前,我國已經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一些西方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血腥罪惡歷史,給世界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中國式現代化克服了資本主義現代化所固有的先天性弊端。中國始終把和平共處、互利共贏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堅持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以和平方式實現民族復興,同時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發展,這正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內涵之一。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當前,中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偟膽鹇园才攀欠謨刹阶撸簭?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華民族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100多年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歷史,都充分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完善黨的全面領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不斷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是什么別的道路,而是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現代化、實現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根據自己國情所創造的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是實現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正確途徑。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道不變、志不改,既不走僵化封閉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新征程上,我們要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堅持發揚斗爭精神。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正是發揚斗爭精神,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新時代新征程,只要我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持發揚斗爭精神,把握事物本質、增強斗爭意識,以自覺的斗爭實踐打開新天地、奪取新勝利,就一定能夠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