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久清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省安慶市緊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堅持健全政策體系、提升服務品質、優化發展環境、強化要素保障,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2014年,被民政部、國家發改委評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地區。2017年,被民政部、財政部評為第二批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入選“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2018年,被評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優秀市。2022年,安慶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工作入選全國51個典型案例之一,并爭取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試點項目。
強化政府引導,打好政策“組合拳”。安慶市委將“發展社區養老”作為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市政府成立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發展社區養老各項工作。市人大正在推進《安慶市養老服務條例》立法。市政協多次開展養老領域主題調研。2017年以來,相繼出臺《安慶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2017—2030)》《安慶市城區2017—2020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安慶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方案》《安慶市居家和社區養老基本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等30余個政策文件,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市區兩級財政已累計發放建設、運營補貼近40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投資9億多元。
強化需求導向,推動服務“多樣化”。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依托市級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和12349養老服務熱線派單,對五保、低收入等困難老年人,開展家庭保潔、個人護理、助醫服務等8大類基本養老服務。2018年以來,累計發放城區低收入老年人服務補貼2242.42萬元,惠及14.62萬人次。在全省率先實施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完成改造1429戶。拓展社區養老服務。2018年,借助世界銀行全球首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落戶安徽契機,對城區82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進行統一改造,開展“10+N”服務(生活護理、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洗滌、代辦、康復、精神慰藉等),升級改造“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20個。建設老年助餐體系。2022年,推進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動,設立“安慶市老年助餐慈善基金”,協調市財政安排100萬元注入基金池。通過新建、改建、整合資源等形式,建成社區老年食堂8家、社區助餐點78家,開展助餐服務3萬余人次。
強化開放合作,打造市場“生力軍”。組建專家指導委員會,協助制定養老服務政策標準。與上海閔行區等地簽訂《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服務協作備忘錄》,深化區域合作交流。堅持本土培育和招商引資相結合,先后引進多家國內知名服務企業,城區75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移交社會力量運營。探索新興產業,在全省率先打造4.8萬平方米的安慶市健康養老示范園區,完成投資2億多元,入駐醫療康復、康復輔具租賃、產品研發等7個項目。依托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開展康復輔具社區租賃服務,累計投入資金400萬元,建成社區租賃服務點10個,開展服務3500人次。
強化資源支持,織密要素“保障網”。拓寬融資渠道,爭取世界銀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項目貸款4300萬美元和中央財政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資金4039萬元,整合市財政、福彩公益金等各類資金3億元,統籌用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建設、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智慧養老等項目。加強隊伍建設,對引入養老、護理型專業人才的養老機構,給予資金獎補。實施養老服務人才“555”培訓計劃,即每年培訓50名養老機構院長、500名養老機構護理員、5000名養老服務志愿者,累計培訓養老服務人才1.5萬余人次。規范購買服務流程,參與編制《安徽省政府購買基本養老服務指南(試行)》。投資1200萬元建成市級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通過“互聯網+服務監管”,生成各類數據160萬條,實現了信息可追溯、服務可監督、支付可監管、數據可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