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第二條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不屬于企業。(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供稿)
答:《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辦法》規定,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戶籍所在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可以由其中一個戶籍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一致的家庭成員向其戶籍所在地提出申請。對于戶籍地與居住地跨省分離的家庭,需向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申請辦理。下一步,民政部門將積極探索“掌上辦”“指尖辦”等信息化手段,方便困難群眾申請辦理低保。(民政部社會救助司供稿)
答: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主要面向經濟困難老年人,根據地區經濟困難程度和照護需求等級實行差異化發放,并不區分城鄉。農村老人如果滿足相關條件,也可以領取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具體保障對象和補貼標準可以咨詢老年人戶籍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民政部養老服務司供稿)
答:根據《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民政部第24號令),流浪乞討人員向救助站求助時,應當如實提供本人的下列情況:
(一)姓名、年齡、性別、居民身份證或者能夠證明身份的其他證件、本人戶口所在地、住所地;
(二)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農村五保供養;
(三)流浪乞討的原因、時間、經過;
(四)近親屬和其他關系密切親戚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
(五)隨身物品的情況。(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供稿)
答:根據《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民政部第24號令),救助站發現受助人員故意提供虛假個人情況的,應當終止救助;受助人員擅自離開救助站的,視同放棄救助,救助站應當終止救助;對無正當理由不愿離站的受助人員,救助站應當終止救助。(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供稿)
答:《婚姻登記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結婚證、離婚證遺失或者損毀的,當事人可以持戶口簿、身份證向原辦理結婚登記的機關或者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補領。婚姻登記機關對當事人的婚姻登記檔案進行查證,確認屬實的,應當為當事人補發結婚證、離婚證。(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供稿)
答:只有所在地區已經建立收養信息平臺的,才可通過網上報名登記的形式收養兒童,即登錄當地民政部門官網,進入收養登記頁面,按操作流程申請。如果所在地區沒有建立收養登記信息平臺,只能通過線下辦理,可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條的規定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辦理。(民政部兒童福利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