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黨飛
近年來,云南省民政廳持續深化民政領域“放管服”改革,協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形成互為支撐的改革合力,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
分類推進簡政放權,做到“應減盡減”。積極推進民政領域簡政放權工作,采取取消、下放、備案等措施,分類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改革,直接取消2個事項,審批改備案1個事項,下放州(市)2個事項,6個州(市)民政局將4個本級事項權限下放至縣級,省級政務服務事項減少21.7%。養老機構設立許可改為備案后,進一步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全省新增備案養老機構158家。積極為中國(云南)自貿區發展賦能,賦權昆明片區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成立、變更、注銷及章程核準等4個審批事項權限。優化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將國內收養登記、涉外收養登記等5個事項合并為2項實施,同步調整“互聯網+監管”事項清單、權責清單。推動更多涉及群眾的服務事項下放基層一線,全省正在試點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權下放鄉鎮,滿足群眾“就近辦、家門口辦”的新期待。
建立健全監管機制,實現“有效監管”。積極建立健全監管事項全覆蓋、監管措施同標準、監管行為有約束的監管機制,推進民政領域監管工作落實落細落地見效。研究開發省民政廳“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系統,將社會團體、慈善組織等納入監管系統開展監管,監管事項覆蓋率100%,監管對象覆蓋率100%,監管結果推送至“互聯網+監管”“信用云南”等監管平臺。建立“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印發養老機構綜合監管制度和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綜合監管方案,制定養老機構備案監管、運營監管、安全監管等7個監管措施,統一編制重點檢查事項清單9項和一般抽查事項清單7項,構建全省養老機構監管“一套標準”體系。建立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協調機制,聯合省級20個部門開展專項行動,處置非法社會組織35個,公開曝光4批34個非法社會組織、4批9個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規范監管行為,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促進公正文明執法,加強執法培訓,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壓縮自由裁量空間,使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充分保障監管對象的合法權益。
優化政務服務舉措,打造“最佳體驗”。積極優化政務服務便民化措施,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立政務服務基本目錄和實施清單,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數據同源、動態更新、聯動管理,全省民政系統49個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圍繞民政高頻事項,在“一部手機辦事通”開設“我要辦低保”“我要養老”“我要結婚”“我要申請高齡津貼”等6個辦理查詢特色服務,在“政府救助平臺”實現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3項救助業務線上辦理。推動更多事項跨區域辦理,將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和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申請納入“跨省通辦”,將老年人福利補貼、慈善組織公開募捐方案備案納入“省內通辦”,在昆明、大理、紅河、玉溪等州(市)開展婚姻登記跨區域辦理改革試點。推行告知承諾制,解決群眾辦證多、辦事難、多頭跑等問題,將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認定、保障金給付事項納入告知承諾制,群眾在“政府救助平臺”簽署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和承諾書,不再提供紙質證明材料,實現“你承諾、我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