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嫻敏 曹磊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省太倉市認真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牢牢把握城鄉一體化發展思路,全面優化政策資金要素保障,加快設施提檔、服務升級,創新打造養老服務品牌,積極發展銀發消費市場,推動養老服務從兜底、基本、普惠向品質多元發展,探索形成了“覆蓋城鄉、普惠優質、專業高效、文化鮮明”的縣域養老模式,榮登2021年度中國康養百佳縣榜首。“頤養金倉·品質享老”成為“幸福太倉”最靚麗的風景。
完善扶持要素,筑牢品質享老“牽引器”。一是強化規劃和政策引領。2013年起,相繼出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完善全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辦法》《社區養老服務“示范增能”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明確城鄉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目標和規劃建設、運營獎補、考核評價、人才培育、制度標準、品牌升級等一體化扶持政策。二是搭建一體化標準和評價體系。2017年,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養老服務工作標準》和《養老服務考評辦法》,明確城鄉養老服務規范標準、考評細則。每年頒布《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明確基本養老服務城鄉一體化的惠老政策。三是完善財政資金扶持機制。明確養老服務項目資金市、鎮(街道)各50%財政投入比例,為太倉縣域養老城鄉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提供財政扶持。
提檔設施網絡,打實品質享老“服務圈”。一是率先推動鄉鎮養老機構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型。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養老機構新建工程,累計投資10多億元,全市8個鄉鎮建成8家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6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鄉鎮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比例達100%。二是全面構建“1+N”10分鐘養老圈。158個村(社區)建成201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站)和助餐點,“離家不離村、康養在社區”的“10分鐘養老服務圈”基本形成。三是加快建設老年大學。積極弘揚傳承“婁東文化”,2019年以來,投資1.3億元新建了1家市級老年大學和6家鄉鎮老年大學,村居老年學校實現全覆蓋,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老年學校共培訓學員4萬多人次。
創新多元改革,激活品質享老“強引擎”。一是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服務公建民營,各類養老服務社會化率達98%以上。加強人才組織培育,搭建“三獎勵、三補貼”政策,創新“養老護理員節”,培育引入30多家養老領域社會組織和企業、200多名老年社工、1500多名養老護理員。二是實施十項提升行動。2019年以來,全面實施養老機構“升星達標”、社區養老“星級示范”等十大提升行動,穩步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品質。三是創新銀齡互助模式。2014年以來,圍繞城鄉高齡困難老年人需求短板,積極推廣互助養老模式,全市組建互助小組500多個,服務老年人5000余人。
推動融合共治,構建品質享老“共同體”。一是強化部門協同。市政府成立市級養老服務體系領導小組,市民政局組建市養老服務體系指導中心,依托智慧養老服務大數據中心,搭建“一中心,六平臺”,實現養老服務業務指導、質量發展、評價考核、智慧服務、安全生產的共建共治共管。二是提升鎮域能級。整合鎮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養老培訓基地、適老化展示中心等功能,積極推動鎮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建設,提升基層養老服務監督管理能力。三是促進行業發展。率先成立縣市級養老服務行業協會,積極構建“太倉市養老行業信用評價指標”,定期發布“養老服務行業紅黑榜”。依托行業協會,創新開發“愛爸媽優選”購物小程序,打造“99孝老購物節”“頤養金倉”養老商標品牌,形成了太倉特色的養老事業產業融合共治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