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民政局
江西省贛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獨特優勢,通過“四個聚焦”,引導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在服務鄉村振興中展現更大作為。
聚焦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振興“紅色引擎”。鄉村振興,關鍵在黨。贛州是紅色故都,原中央蘇區主體和核心區域,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孕育了偉大的蘇區精神、長征精神。贛州市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把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作為落實基層黨建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開展“百社解百難”行動,通過社會組織黨組織、黨員與相關縣村“結對子”等方式,引導社會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積極作為。全市共591個社會組織參與行動,投入資金2987萬元,幫扶困難群眾40余萬人。
聚焦精準銜接,唱好鄉村振興“主打歌曲”。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贛州市立足發展贛南臍橙等特色農業產業,充分發揮贛州市贛南臍橙協會等行業組織的人脈、技術、市場和平臺優勢,精準對接、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在農技指導、產品營銷、資金服務等方面為果農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對口幫扶服務。同時,加強行業管理,開展行業自律,統一確定發布贛南臍橙采摘日期,授權印制贛南臍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包裝材料,維護贛南臍橙品質,加強贛南臍橙品牌保護,積極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目前,贛南臍橙品牌價值達678.34億元,已成為贛南鄉村振興和富民興農的支柱產業。
聚焦資源鏈接,引入鄉村振興“源頭活水”。贛州市緊緊抓住屬于民政部對口支援地區這一契機,積極鏈接全國性和地方性社會組織資源,匯集慈善力量、助力鄉村振興,2021年以來累計吸引30多家全國性和地方性社會組織到各縣開展幫扶。例如,對接中國蔬菜協會參與承辦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產業合作交流大會,助力全市23個重點農業項目集中簽約,總資金達168.2億元;中國扶貧基金會“活水計劃”項目扶持贛州市多個縣域社會組織發展;“99公益日”期間共籌資金1207萬元用于支持鄉村振興;贛州市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與廣州市9家社工服務機構簽訂“牽手計劃”幫扶協議,重點支持各縣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
聚焦平臺搭建,跑好鄉村振興“接力比賽”。贛州市注重社會組織培育發展,探索“1+X”社會組織培育機制,在全市建立了9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引導社會力量規范有序參與鄉村振興。秉承“群眾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以社會組織為紐帶,搭建“五社”聯動平臺,聚焦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農村養老服務、農村留守兒童保護等重點領域,解決基層群眾困難事、煩心事,不斷增強老區農村“老表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中,興國縣重點培育了興國縣慈善會、興國縣幸福家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基層社會組織,發動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力量資源,組織開展了第一屆“模范興國”慈善周和慈善晚會,全年共募集善款1500多萬元,有力促進了全縣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