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根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關于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民政部 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的意見》等有關規定,家庭或個人在因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時,可以向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臨時救助申請。
具體來說,臨時救助根據困難情形可分為急難型和支出型。急難型主要對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和個人給予臨時救助;支出型主要對因教育、醫療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一定時期內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給予臨時救助,原則上支出型救助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應低于當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有關規定。
具體情況請咨詢當地縣級民政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咨詢電話可從全國社會救助服務熱線(hotline.treeyee.com)查詢。(民政部社會救助司供稿)
答:根據《民政部關于執行〈婚姻登記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當事人屬于集體戶口的,婚姻登記機關可憑集體戶口簿內本人的戶口卡片或加蓋單位印章的記載其戶籍情況的戶口簿復印件辦理婚姻登記。持集體戶口個人單頁的,頁面上需有詳細住址記載并蓋有派出所戶口專用章;單頁無住址的,需復印首頁、索引頁一并蓋派出所戶口專用章或保管單位印章。(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供稿)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四章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規定,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民政部養老服務司供稿)
答: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清理整合居住小區內各類閑置和低效使用的公共房屋和設施,經業主共同決策同意,可交由物業服務企業統一改造用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政府所有的閑置房屋和設施,由房屋管理部門按規定履行程序后,可交由物業服務企業用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鼓勵物業服務企業與房地產開發企業協商,將開發企業自持的房屋改造為養老服務用房,允許按照適老化設計要求優化戶均面積、小區車位配比等指標,相關建設工程應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和消防安全管理要求。(民政部養老服務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