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燕南 王譽霖
河南省委、省政府將“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2022年省重點民生實事。為高質量完成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五個一”年度任務,河南省民政廳聯合駐廳紀檢監察組全面強化養老服務資金監管,創新優化監管方式,實行專班推進,日常監管、審計監督、績效管理同時發力,為全省普惠養老服務高品質發展提供安全、規范、廉潔、高效的資金保障。
擴大監督范圍,實現監督全覆蓋、全流程。一是注重全面監督。將2022年中央和省級福彩公益金已下達支持養老服務的5大類總計20749萬元資金,全部納入專班監督范圍,確保每筆資金都在監督下使用。二是注重全程監督。推動結果監督向過程監督轉變,從資金分配“最初一公里”到資金使用的“最后一米”,堅持資金流到哪里、監督就跟到哪里,實現資金全流程監督。三是注重科學監督。組織省市縣鄉四級民政、財政部門和項目承接企業進行座談,深入了解養老專項資金撥付方式、使用范圍、采購方式、實施過程、支付程序等,聚焦難點、堵點問題分析研判,制定資金監督方案,對養老服務資金撥付分配、使用管理、項目實施進行全流程、全覆蓋監督,對重點環節、關鍵節點、主要崗位開展重點監督,實現資金監督信息化、系統化、精準化、規范化的“四化”目標。
創新監督機制,實現同級聯動、上下協同。一是建立廳際聯席會議機制。建立健全監督機制,與省財政廳建立廳際聯席會議機制,不定期召開座談會,重點研究解決各級民政與財政部門在資金撥付使用中發現的重大問題、共性問題、突出問題。二是建立民政系統紀檢監察派駐機構上下聯動機制。省紀委監委駐廳紀檢監察組加強組地聯動,與各省轄市紀委監委,特別是駐市、縣(市、區)民政部門紀檢監察組聯動發力,對問題線索共同分析研判,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三是建立重點督辦機制。省民政廳成立資金監管專班,重點項目實行專人負責制,每天動態更新資金撥付進展情況。對進展緩慢的地方,建立整改臺賬清單,明確時間節點,實行掛圖作戰,資金到位一個、銷號一個。截至5月18日,20749萬元項目資金已全部下達各縣(市、區),撥付到位率100%。
延伸監督觸角,實現省縣直通、精準監督。一是監督直接到縣。充分發揮民政行業系統監督作用,順應省財政對縣級財政實行直管的改革形勢,監督重點由市級向縣級延伸,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由縣級直報省廳,形成直接監督縣級民政部門的工作機制。二是進展雙向反饋。省廳每月對各地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匯總分析,將全省情況同時通報反饋至市、縣兩級民政部門主要負責人,便于各市、縣(市、區)找準定位、明確方向。三是及時糾偏糾錯。綜合分析研判各縣(市、區)資金流向和項目實施情況,分別從政策層面和操作層面查找民政、財政、項目單位各方問題,與財政部門聯動糾偏,做到靠前監督、精準監督、靶向監督。
拓展監督服務,實現點面結合、以督提效。一是共性問題跟進解決。緊盯縣級特困供養機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設施和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全覆蓋、資助1萬戶以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智慧養老平臺入網老年人達到1000萬人以上的年度目標,及時研究基層反饋的問題和建議,優化完善頂層設計,合理調整資金分配方案,激勵各地謀劃項目的積極性。二是重點環節加強指導。通過政策培訓、實地調研、動態跟蹤、座談交流等方式,現場釋疑、對癥指導,提高各級民政干部法紀意識,規范項目采購、組織實施等工作,從源頭減少問題發生。三是優化環境倒逼提升。用深入監督推動項目資金效益最大化,倒逼服務供給企業創新設計、優化產品、提升服務、培育品牌,實現市場主體與民政服務對象普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