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是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22年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統一部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開展主題為“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生產月”活動。
通知要求,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及有關單位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當前安全生產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安全生產的重大決策部署,認真組織學習宣傳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好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貫徹落實。同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各項活動有序開展、取得實效,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安全環境。
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法主題宣傳活動,督促企業主要負責人切實擔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規定的7項職責,提高關鍵崗位人員依法履責的能力。扎實推進全國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和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認真宣傳貫徹《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2)》,督促工程參建各方嚴格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主動研判風險、排查隱患。結合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進一步做好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理行動的宣傳力度,使每一名從業者對治理行動要求“入腦入心”。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統一部署,廣泛開展“我是安全吹哨人”“查找身邊的隱患”等活動,調動職工參與監督企業和主要負責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深入開展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監管人員及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形成常態化培訓機制,著力提高培訓質量,提升全行業安全素質。開展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專題培訓活動,將治理行動相關要求,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危大工程施工方案編制指南,危及安全生產施工工藝、設備和材料淘汰目錄等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強化警示教育,組織觀看生產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專題展,拓寬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社會公眾對安全生產重大風險、事故隱患和違法行為進行舉報,發揮媒體監督作用,曝光一批典型事故案例和重大隱患案例。深入企業、深入項目、深入一線,加大對一線作業人員、新進場建筑工人的教育培訓力度,特別是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認真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和知識技能培訓,切實提升一線作業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實現安全培訓“一線化” “基層化”。
日前,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包括財政政策、貨幣金融政策、穩投資促消費等政策、保糧食能源安全政策、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6個方面共33項措施。其中,在穩投資促消費等政策方面,要因地制宜繼續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指導各地在城市老舊管網改造等工作中協同推進管廊建設,在城市新區根據功能需求積極發展干、支線管廊,合理布局管廊系統,統籌各類管線敷設。加快明確入廊收費政策,多措并舉解決投融資受阻問題,推動實施一批具備條件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
日前,《陽泉市數字經濟優先發展戰略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印發,明確以將陽泉建成全省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信創產業先行市、全域自動駕駛智車城、新型智慧城市樣板市為總體目標,圍繞建設山西數字經濟發展核心增長極,打造國內知名的“智車之城”“數智雙碳先導區”城市品牌。到2024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的6%以上,數字經濟相關市場主體超過400家,數字經濟示范應用場景不少于100個。
行動計劃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在重點任務中,將實施數字基建夯實工程、數字產業化培育工程、產業數字化融合工程、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工程、數字政務提升工程、數字生態涵養工程六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