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焱
黨的十八大以來,吉林省民政廳堅持以社會工作服務理念推進新時代兒童福利工作。2017年以來,省民政廳積極推行“社工+兒童主任”精準關愛工作模式,以兒童主任為基本工作隊伍,在普遍登記和培訓的基礎上,通過專業社工為兒童主任賦能,使其盡快進入角色,在基層建立起一支“赤腳社工”隊伍。截至目前,全省三分之一縣級地域落地了精準關愛工作模式,摸索了經驗,形成了示范,有力推動了兒童關愛保護工作。
以培訓促提高。吉林省現有登記在冊兒童主任11000多名,絕大部分由村居婦聯主任兼職。她們雖然基層經驗豐富、熟悉村居兒童情況,但是年齡偏大、文化偏低、關愛保護工作經驗少,面對新崗位新任務,急需轉換角色、更新理念、提升素質。為此,2017年起,吉林省民政廳在梅河口市啟動精準關愛行動試點工作,指導縣級民政部門購買社工機構服務,委托社工機構培訓和督導兒童主任開展關愛保護工作。集中培訓之后,專業社工結合遇到的案例和問題,深入村居與兒童主任一起開展具體工作,同時進行常態化培訓交流和幫帶指導,使兒童主任掌握基本的社會工作方法,不斷增強社會公益意識,督促其履行工作職責。2020年,吉林省三分之一的縣市區落地精準關愛工作模式。當年10月,在全省兒童福利業務培訓班上有3名優秀兒童主任登臺講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21年,雙遼市精準關愛項目啟動后,有兒童主任報告,本村有一名女童面臨著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情形,雙遼市民政局在認真調查的基礎上,及時采取了預防性干預措施。
以規范促落實。為確保關愛服務工作規范化開展、標準化實施,各地民政部門指導社工機構制定了相關制度和工作方案,使兒童主任在定期開展排查登記、探視陪伴、個案服務和報告反饋等關愛服務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效提高了工作質量。舒蘭市民政局指導社工中心每年制定全市關愛保護工作方案和實施計劃,把任務分解到周,并建立定期匯報交流制度,還制定了《兒童主任工作實務手冊》等管理制度和工作量表。樺甸市金誠社工中心總結了簡單實用入戶探視“五步工作法”,即“四聽、三看、兩找、兩定、一落實”,讓兒童主任一學就會。樺甸市紅石鎮臨江社區兒童主任肖麗華說,“五步工作法”會時刻提醒自己,該去哪家看看了,該給哪個家長打電話了,哪個孩子有可能又遇到困難了……每當確定一個孩子平安無事,都會長舒一口氣。
以激勵促活力。多地在設立政府購買社會服務項目時,按照每人每月50~100元標準,專門安排了兒童主任通信、交通補貼資金。普遍制定了《兒童主任考核細則》《兒童主任補貼經費發放管理辦法》等制度,由社工機構對兒童主任定期考核、差額發放工作補貼。輝南縣民政局還為每名兒童主任購買了一份人身意外保險;樺甸市金誠社工中心每年組織評選表彰“最美兒童主任”。這些激勵措施進一步調動了廣大兒童主任工作的積極性。梅河口市紅梅鎮隱賢村兒童主任尚春梅在疫情期間手工繪出一份本村地圖,用不同顏色標出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家庭住址,劃分若干網格,發動村委會全體成員分工負責,定期走訪。同時,還積極建議村委會為村里兩個患白血病的孩子組織捐款,先后募得善款2.2萬元。2021年,樺甸市金誠社工中心組織全市175名兒童主任和兩個志愿者團隊,開展了42次家庭監護教育,對93名監護人進行了介入指導,在政府有關部門支持下,對8名兒童的11名監護人監護失責問題,實施了26人次的勸誡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