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度重視兒童收養工作,堅持最有利于被收養人的原則,出臺了收養能力評估工作政策,規范了棄嬰救治相關工作程序,制定了廣西地方標準《兒童福利機構撫養兒童收養人能力評估規范》,積極開展收養檔案數字化管理,提升收養工作規范化水平。
全力做好棄嬰救治工作,鑄牢生命安全底線。自治區民政廳聯合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棄嬰相關工作的文件,明確部門職責。公安機關在接到報案后迅速出警,將棄嬰送至當地民政部門或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雙方做好書面交接。民政部門或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及時將棄嬰送至就近的公立醫療機構進行全身體檢和傳染病檢查。對于患病的棄嬰,醫療機構按照“先救治、后結算”的原則,積極予以救治。對于暫時查找不到棄嬰生父母和其他監護人的,民政部門或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安排好棄嬰在醫療機構內的醫療、陪護等事宜,切實承擔臨時監護責任。棄嬰出院時,醫療機構需出具體檢表,屬于救治的出具治療證明。
嚴格落實監護兜底責任,保障棄嬰基本權利。一是做好臨時監護工作。民政部門或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依法做好棄嬰的臨時監護、撫育等工作。不具備收留撫養條件的,根據實際情況,委托本設區市內的兒童福利機構進行收留撫養,并簽訂委托協議。二是落實長期監護責任。民政部門收到《撿拾棄嬰(兒童)報案證明》后,將棄嬰交由相關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落實長期監護責任。兒童福利機構及時發布尋親公告,公告60天期滿后仍查找不到監護人的,經所屬民政部門同意后辦理正式進入兒童福利機構手續,同時解除委托協議。兒童福利機構在棄嬰正式入院后3個月內向集體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報戶口登記,擬落戶地公安派出所確認情況屬實后為其辦理落戶。
依法辦理收養登記手續,堅持兒童利益優先。2016年,廣西出臺了收養能力評估工作政策,規范了棄嬰相關工作程序。2020年,實施了廣西地方標準《兒童福利機構撫養兒童收養人能力評估規范》。公民有收養棄嬰意愿的,民政部門堅持兒童利益優先的原則,根據民法典及相關法規政策規定對收養人進行資格審查,開展收養評估,符合規定的,依法辦理收養登記手續。收養人憑《收養登記證》向收養人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報戶口登記或戶口遷移的,公安派出所及時辦理。收養人依據法律法規提出保守收養秘密申請的,公安派出所可以在居民戶口簿上將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關系登記為父母子女關系。因棄嬰死亡或被依法收養等原因符合戶口注銷情形的,兒童福利機構持有關材料及時向集體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注銷戶口。
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形成部門工作合力。健全完善工作機制,規范工作程序。經公安、民政部門溝通協調,制定了《撿拾棄嬰(兒童)交接表》,明確交接內容;健全撿拾棄嬰報案處置工作機制,公安機關在出具《撿拾棄嬰(兒童)報案證明》之前,應積極調查,采集棄嬰的血樣錄入“全國公安機關DNA數據庫”進行比對,做好查找監護人等相關工作。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公安、民政、衛生健康部門建立數據共享機制,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公安機關積極開展查找棄嬰的生父母和其他監護人,妥善做好棄嬰戶籍辦理等工作,嚴厲查處打擊遺棄嬰兒、拐賣兒童等違法犯罪行為,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同級民政部門,民政部門依法牽頭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