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部
今年3月5日,是第59個學雷鋒紀念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是對雷鋒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兩者一脈相承,都具有引領全社會崇德尚義、向上向善的強大精神力量。各級民政部門要在志愿服務制度建設、平臺搭建等方面多發力下功夫,不斷推動志愿服務發展,讓雷鋒精神在志愿服務中熠熠生輝。
要在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建設上下功夫。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志愿服務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特別是全國首部志愿服務專門行政法規《志愿服務條例》的出臺,推動志愿服務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各地民政部門要進一步引導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者按照《志愿服務條例》確定的原則、程序和標準,規范有序開展志愿服務。要積極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立靈活便捷、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平臺,完善志愿服務管理、記錄和表彰機制,推動志愿者組織規范化、專業化、多元化發展。
要在搭建志愿服務活動平臺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志愿服務搭建更多平臺,給予更多支持,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各地民政部門要加強城鄉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平臺的統籌規劃,引導支持基層黨委和政府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立志愿服務站點,搭建志愿者、服務對象和服務項目對接平臺,推進社區志愿服務常態化。要會同相關部門積極引導博物館、圖書館、醫院、車站等公共文化設施和公共服務場所設立形象標識鮮明、功能設施完備的志愿服務站點,為人民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提供便利條件。要進一步加強志愿服務信息化建設,推進志愿服務信息數據歸集,為實現志愿服務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志愿服務供需精準對接提供技術支撐。
要在持續提升志愿服務水平上下功夫。只有培育規范化的志愿服務組織、專業化的志愿服務隊伍,持續提升志愿服務水平,才能更好地推動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將一些隨機、零散、識別度低的志愿服務活動打造成符合社會需要、管理規范有序、服務特色鮮明、群眾歡迎認可的志愿服務項目,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專業化、品牌化。另一方面,要強化志愿者培訓。無論是舉辦大型活動,還是服務困境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都需要相關志愿者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化服務水平。各級民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志愿者組織體系,不斷健全志愿者培訓制度,助力志愿服務從“有”向“好”轉變。
要在營造志愿服務發展環境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近年來,祖國大地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涌現出“郭明義愛心團隊”“本禹志愿服務隊”“王蘭花熱心小組”等先進典型,志愿服務日益成為一種精神追求和行為習慣,唱響了雷鋒精神與時代同行的最強音。各地民政部門要持續挖掘志愿者先進事跡,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微信、短視頻等多種載體,廣泛宣傳志愿者在服務國家戰略、保障大型活動、抗擊重大疫情、參與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積極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氛圍。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相信在各級民政部門的積極推動下,會有更多人自覺地加入到志愿服務組織的行列,爭當雷鋒精神的弘揚者、踐行者和傳播者,書寫更多的新時代雷鋒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