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安委會制定了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十五條措施,部署發(fā)動各方面力量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工作。出臺措施有何考慮?措施突出了什么重點?還有哪些具體部署?國務院安委辦相關負責人對此作了解讀。
國務院安委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我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wěn),但仍處于爬坡過坎階段,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特別是今年以來,受世紀疫情和復雜外部環(huán)境沖擊等因素影響,交通、建筑、煤礦等方面安全事故多發(fā),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復雜。
今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更大、要求更高。同時,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安全感的期待日益增長?;诖?,國務院安委會專門制定了這十五條措施。據了解,制定出臺十五條措施是進一步推動和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又一重大綜合性舉措。突出了五個特點:一是突出責任落實。強化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部門的監(jiān)管責任、企業(yè)的主體責任;二是突出督查檢查;三是突出治理違法違規(guī)行為;四是突出源頭治理。要守住項目審批安全紅線,加強勞務派遣和靈活用工人員安全管理;五是突出嚴格執(zhí)法。重點整治執(zhí)法寬松軟等問題。十五條措施中,專門要求“深入扎實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國務院安委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細化工作方案。國務院安委會將組成16個綜合檢查組,對各地安全生產大檢查部署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今年10月還將開展“回頭看”檢查,推動進一步鞏固十五條硬措施的成效。
國務院安委辦相關負責人要求,各級監(jiān)管部門要注意從實際出發(fā),提高監(jiān)管執(zhí)法的精準性、有效性,處理好“紅燈”“綠燈”和“黃燈”之間的關系,協(xié)調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引導形成良好的市場預期。決不能只亮“紅燈”,不給“綠燈”,搞簡單化、一刀切,動輒一個區(qū)域、一個領域停產。要真正實現(xiàn)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fā)展。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發(fā)展裝配式建筑的決策部署,將標準化理念貫穿裝配式建筑項目的設計、生產、施工、裝修、運營維護全過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標準定額司著力打造“1+3”標準化設計和生產體系,即編制1項行業(yè)標準《裝配式住宅設計選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3項主要構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鋼結構住宅主要構件尺寸指南》《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住宅主要構件尺寸指南》《住宅裝配化裝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稑藴省酚?022年4月1日正式實施?!稑藴省窞閲鴥仁撞垦b配式住宅部品部件標準化設計選型標準,主要從正向的系統(tǒng)集成設計角度出發(fā),解決標準化部品部件與前端設計銜接的相關問題,通過闡述如何通過標準化的部品部件進行結構、外圍護、內裝、設備與管線四大系統(tǒng)的集成設計,有效將建筑設計與部品部件選用結合。
《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郁銀泉對《標準》內容進行了解讀。自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71號文《關于大力發(fā)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發(fā)布以來,裝配式住宅在我國得到了大量應用,相關技術有了很大進步。但目前很多設計院仍然先按傳統(tǒng)思路進行設計,然后再將其拆分為預制構件,缺乏對標準化設計、系統(tǒng)集成等裝配式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實際工程存在大量非標準尺寸部品部件及接口,生產、施工效率受到了極大影響,標準化問題已經成為裝配式建筑發(fā)展的阻礙,亟須在設計理念層面對設計人員進行引導。
《標準》的制定,旨在引領設計單位實施標準化正向設計,重點解決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與標準化構件和部品部件應用之間的銜接問題,為設計人員提供強有力技術指導,推廣“少規(guī)格、多組合”的設計方法。同時,與3項主要構件和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共同構建“1+3”標準化設計和生產體系,將全面打通裝配式住宅設計、生產和工程施工環(huán)節(jié),推進全產業(yè)鏈協(xié)同發(fā)展,通過明確通用部品部件的具體尺寸,逐步將定制化、小規(guī)模的生產方式向標準化、社會化轉變,全面提升新型建筑工業(yè)化生產、設計和施工效率,推動裝配式住宅產業(yè)向標準化、規(guī)模化、市場化邁進。
《標準》共分為8章。其中,“總則”和“術語”規(guī)定了《標準》的編制目的、總體原則、適用范圍和相關術語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定”對設計選型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設計選型的主要內容、部品部件及其接口的設計進行了深入規(guī)定;“建筑設計”給出了建筑設計的總體原則,提出模塊及模塊組合的設計方法,提出了平立面標準化和多樣化設計的協(xié)調方法;“結構系統(tǒng)”“外圍護系統(tǒng)”“設備與管線系統(tǒng)”和“內裝修系統(tǒng)”從裝配式建筑四大系統(tǒng)的角度分別結合其特征明確了體系、性能指標或部品部件的具體選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