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迪華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鄭州 450001)
加強市政工程成本控制以及管理工作,可以及時、深入、全面地發現問題,成為市政工程項目防范風險,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路徑。基于此,在市政工程中做好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至關重要,能夠促使企業建設降低成本,對于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施工企業的主要任務是承接工程施工,通過施工生產轉化為營業收入并獲取利潤,通過業績與資本的積累,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加經濟效益。現階段,我國城鎮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政府每年在市政工程中的投資巨大,為建筑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環境。市政工程項目已經逐漸成為很多施工企業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做大企業規模的主要板塊[1]。隨著承攬市政工程項目的增多,項目成本的控制管理越來越重要,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制定管理目標,有效控制每個項目的成本,全面提升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建筑企業基本上都是通過工程投標的方式獲得市政工程項目的施工任務,每一個市政工程項目的開展,競標單位都會踴躍參加,在整個競標過程中為了獲取競標項目,很多施工單位會適當壓低自己的競標價,減少整個工程項目的利潤。競標項目簽訂合同后,整個款項大致已經確定,施工單位要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只有從做好成本控制與管理入手,通過各種優化措施來減少成本支出,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2]。
鄭州市四環線快速化工程南四環某項目東起櫻桃路,西至鄭少高速終點,全長約4.9 km,跨越賈魯河,設置跨河橋,在萍湖路和凱旋路設置2 對4 條上下橋匝道,在鄭少高速相交處,設置8 條互通立交,規劃控制總寬度180 m(其中,道路紅線寬80 m,兩側各有50 m 寬綠化帶),主線高架橋單幅標準橋寬為16.5 m,局部加寬至26 m,等寬段采用節段預制施工,加寬段采用支架現澆梁。計劃工期540 日歷天。主要工程量:土方開挖9.64×104m3、土方回填4.31×104m3、混凝土2.276×105m3。
市政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指項目部在市政項目實施過程中,為控制人、材、機消耗和費用支出,降低工程成本,達到預期成本目標的活動。項目成本控制是在成本發生和形成過程中,對成本進行的監督檢查、調節和控制,以保證工程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環節,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和關注,施工成本控制包括3 個重要環節:計劃預控、過程控制和糾偏控制。市政工程項目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前者主要是施工過程中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消耗工程項目的勞動力,主要用于工程實體;后者主要針對施工過程中開展的各項組織項目和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花費的大量費用,構成建筑的產品成本,包括管理費(如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用、差旅費等)、規費(員工的五險一金費用)、財務費用等。成本管理即按成本的構成要素,制訂詳細的成本控制內容和操作性強的措施、方法,有效控制施工過程中人、材、機和管理費用的消耗。在本案例中,主要成本包括勞務分包費用、商品混凝土、瀝青混凝土和鋼筋的材料價格、橋梁吊裝費用以及項目部管理費用。
4.2.1 參建人員成本意識欠缺,分配機制有待改進
市政工程中標后,施工單位組建項目部,設置決策層、管理層、作業層的架構,按項目經理責任制的模式組織生產經營,這種組織方式非常適合工程建設。但在施工中常存在管理人員成本意識欠缺,工地管理粗放、浪費現象普遍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參建人員成本意識不強,項目制定的收入分配機制不合理,沒有真正把項目成本與職工的收入直接掛鉤,部分施工單位員工普遍認為,項目盈虧跟自己關系不大、虧盈對自己的收入影響不大等,由于員工成本管控意識薄弱,導致本該盈利的項目虧損,本就小虧的項目,虧損額加大。
4.2.2 項目成本控制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力
市政工程由于工期緊、任務重、協調多,項目部成立后會馬上進入緊張的施工階段,管理人員常常不能及時跟進成本控制制度的制定,或者在施工中為了達到業主的工期、質量目標,項目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將工程施工的進度、質量作為重點,而對項目的成本目標沒有過多的關注與重視,在人工費用、機械設備選擇及材料成本節約方面的管控力度明顯不足,甚至還存在嚴重被忽略的情況[3]。另外,在面對成本管控指令時,很多管理人員都呈現出被動消極的接受狀態,導致管控指令流于表面,未真正地在項目施工中落實。
4.2.3 項目全過程的成本控制不全面
項目自身的成本管理需要對工程施工的全過程成本進行控制,這樣才可以確保市政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的準確性。但是,當前很多施工單位正常施工時段有控制,趕工搶工時段被忽略;施工階段有控制、準備階段與保修階段被忽略。這樣會導致成本管理不連貫、不全面,成本節余空間大,不能實現成本最小化的目標。
1)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將最終的經濟效益作為分配依據,將職責分配直接與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意識掛鉤。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具有復雜性高、種類多的特點,要確保項目順利進行,一定要強化施工人員的成本意識,加強全員參與成本控制的理念,這就需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和指導,開設有關成本控制知識講座,引導企業員工了解成本控制與管理的意義。將個人收入與成本控制責任直接掛鉤,堅持節約有獎、浪費重罰的原則,使員工的收入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如案例中的項目部,把部門負責人的薪酬直接與項目效益掛鉤,很好地促進了部門成本意識的增強。
2)完善項目成本控制機構,加強制度建設。施工現場因涉及成本管理部門較多,結構層次復雜,為了防止管理過程中出現職責重疊,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施工前需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和目標責任制,采用責任到人方式進行管理,從而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內部控制體系[4]。首先,應設置成本管控牽頭部門,賦予管控部門職責和獎懲職權。同時,加強制度建設,有效控制施工費用,針對各個項目開展過程中所使用的費用建立相應的臺賬。其次,通過各項監管和管控制度的制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確保整個工程的施工消耗、支出工料定額及費用均符合設定的標準,達到節約的目的。最后,建立獎懲制度時,可以在制度中增加監督問責內容,使項目全體員工遵守制度,敬畏制度。如案例中的項目部,制定了勞務分包及用工制度、限額領料制度、單機核算制度、材料(設備)招標采購制度、辦公費用包干等各種成本控制制度,并且定期召開經濟活動分析會,每月檢查考核,落實成本的動態管理。
3)對施工全過程進行分析和控制,及時修正不符合時間節點控制的內容和要求。市政工程施工項目開展過程中,必須制訂與施工現場情況和施工進度相符合的成本管理計劃,前期做好目標成本的預測工作,中期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后期做好成本分析與核算工作[5]。對市政工程項目成本形成的全過程和影響項目成本的因素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制定有效的改正措施,發現問題及時糾偏,促使市政工程成本顯著降低,積極做好成本管控工作。
4)加強合同管理是做好成本控制的關鍵。合同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要嚴格遵循“合同第一”的原則,做好對市政工程成本的控制與管理。施工承包合同是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據,合同對市政工程的施工內容、進度、質量和安全都有明確的要求,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在控制過程中如果發現違反合同的行為,要在第一時間采取有效方式處理,避免對市政工程項目造成嚴重的影響,增加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成本開支。
5)把握最佳的成本工期,找到成本的最低點,正確處理成本與供給之間的關系,將整個工期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市政工程施工的技術人員要通過多方案比選,在可以有效滿足市政工程工期或者質量的基礎上,選擇最佳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企業建設的經濟效益,采用新技術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減少管理費用的支出,要注意避免因施工質量不合格而返工、返修,導致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完工[6]。工期延誤是導致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均衡施工是最佳的組織方式,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舉措,施工中應避免趕工和搶工現象。
5.2.1 樹立正確的管理觀念,增強成本管理意識
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必須有良好的管理理念和優秀的管理團隊,樹立節約成本的觀念,增強成本管控力度。唯有企業高度重視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才可以推動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應全面提高員工對成本管理意識,做好相關知識的培訓,轉變觀念,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體現在實際工作中。
5.2.2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大成本監管力度
施工企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確保項目部在成本管理中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成本管理制度要涉及人、材、機、管理等方面。在本項目中,建立了考核和激勵機制,每年要對項目部的成本目標進行考核,對完成指標的項目部和個人兌現獎勵承諾,在公司全范圍公布在成本管理中好的做法與不足。企業要經常組織對標,樹立先進典型,大力宣傳管控好的項目部的經驗。
5.2.3 多種措施并用,共同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措施包括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和合同管理措施,離不開項目部的開源節流。恰當的措施是控制成本的關鍵,為此,施工企業要在項目實施前編制好項目策劃書,在策劃書中要有可行的成本管理的措施、方法,項目部要以策劃書為依據,開展成本管理工作;在實施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外部環境和市場情況不斷調整、優化方案,不斷糾偏,實行動態管理[7]。
綜上所述,深刻理解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持續提升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的質量,對管控造價、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企業需要及時加強項目成本的管控力度,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降本增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