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民政廳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牢牢抓住社會組織黨建這個“牛鼻子”,全力搭建黨建工作平臺,把黨的工作融入社會組織運行和發展全過程,激活社會組織紅色基因與活力,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更好地發揮“四個服務”作用,讓黨的基層組織和基層黨員在社會組織中“扎根”,為全省社會組織黨的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筑牢堅實基礎。
以理順體制為突破口,解決“誰來干”的問題。一是加強頂層設計。2019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促進全省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和《關于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意見》,提出“依托體育、衛健、社科聯、科協、文聯等部門,成立樞紐型行業黨組織”的架構體系。二是理順管理體制。2016年4月,省社會組織黨委成立,同步在市、縣組建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2018年底,省級機關機構改革時,省民政廳設立省社會組織黨委辦公室,與廳社管局共同推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三是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省民政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等17個部門印發《關于持續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加強社會組織監督管理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提出健全省市縣三級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各級社會組織黨委負責本級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各業務主管單位明確內設機構并管理所屬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等要求。目前,河北省社會組織黨委牽頭、各行業主管部門黨組織各負其責的大黨建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四是優化社會組織黨委組織設置。以黨委所屬黨支部為重點,加強分類指導,強化管理工作,爭取財政支持,先后成立省社會組織黨委第一分黨委和省社會組織黨委第二分黨委,切實加強黨對社會組織全面領導,推動省屬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融合發展。
以黨組織全覆蓋為抓手,解決“干什么”的問題。一是集聚力量攻堅。2020年至今,以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雙找活動為著力點,先后在省、市、縣三級社會組織中集中力量開展黨組織全覆蓋攻堅行動。截至目前,省、市兩級社會組織均實現“兩個全覆蓋”,縣級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88%。通過持續攻堅,2022年底前將全面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全覆蓋”。二是聚焦破解難點。社會組織負責人帶頭轉入黨組織關系,社會組織成立、變更、換屆時,不轉黨組織關系的,原則上不得在社會組織兼任職務。三是創新工作舉措。嚴格落實社會組織成立登記、章程核準、年檢年報、專項抽查、等級評估、教育培訓與社會組織黨建“六同步”工作要求,加快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建工作網絡。對于暫不具備組建獨立黨支部條件的,采取“區域聯建、行業統建、掛靠組建”等形式組建聯合黨組織。堅持將黨建工作作為社會組織評估的重要指標,明確未建立黨組織的不能評為3A級以上等級。
以孵化培育為平臺,解決“不會干”的問題。一是建成省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基地。采取“政府資金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專業團隊管理、社會民眾受益”模式,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為萌芽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社會組織提供黨建指導、能力建設、資源對接等服務,確保社會組織一成立就帶有紅色基因。二是打造省屬社會組織黨群活動服務中心。按照“一廳五室一長廊”標準,建成集“咨詢服務、業務辦理、宣傳培訓、黨群活動、成果展示”于一體的省屬社會組織黨群活動服務中心,使其成為社會組織黨委聯系服務黨員職工的綜合性平臺。三是強化“三支隊伍”培訓。近年來,省級層面先后舉辦17期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示范培訓班、業務能力提升班、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等,培訓人數1600多人次,提升了黨組織負責人、黨務工作者和黨員的能力素質。